本书是一本中高级有机化学反应和实验指导书,涵盖当代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有机反应的设计和操作程序,分四个章节论述了C—C成键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基本杂环和生物碱、萜、氨基酸、肽及核苷酸等天然产物分子的制备,包括91个目标分子的合成设计分析和360个实验全过程,并给出了产物纯度的检测、波谱数据和带有要点说明的主要参考文献。全书涉及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合成反应、有机波谱解析和包括固相、微波、高压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内容。对每个类别和目标分子的宏观介绍及从反应机理对各个反合成路线的优缺点分析十分简要而又到位,操作部分则十分详尽且都经过作者与他们的同事的重复实验论证,其性可与知名的丛书“Organic Synthe—sis”媲美。 本书可作为有机合成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中(高)级有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等
本书由10章组成,探讨了CLR即公共语言运行库,涵盖了基本类型、实例、方法调用和消息、AppDomain、安全、以及CLR外部世界。
本书是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一书的修订版。 全书分五部分: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常识;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列入了12个基本操作训练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列入了75个实验,涉及到有机化学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反应和反应类型,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有机化合物的鉴定。书末附有一些常用的数据表及有关知识。
《有机电化学合成导论》共分12章。首先介绍了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内容,然后重点阐述了有机电氧化、有机电还原、有机电氟化、金属有机电合成、间接电合成和特殊电合成的原理与方法,最后介绍了工业上应用的电解槽、电极材料、隔膜材料以及有机电化学合成的技术和工艺。书中编有不同类型的有机电化学合成实例,每章末均附有参考文献。
国内外涉及有机人名反应的著作也有一些,但这本由Jie JackLirn原著,荣国斌译的《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是颇有特色的一种。它并不追求齐全,但富有时代感,着眼于反应是否创新及有否应用价值。全书精选了300多个有机人名反应,每个反应均给出一步一步详尽的电子转移机理过程。新版本进一步增加了相关人名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并增补了的参考文献,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综述类论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有机反应,同时为深入应用有机反应提供了方便。这样的编写方式极富参考价值。因此,该书在2002年初版发行后深受市场欢迎,故近年来不断修订补充。本书是根据其2009年7月出版的第4版翻译而成。 ????《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适合高等院校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发人员参考使用
络合萃取技术对于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络合萃取技术的发展,使有机物络合萃取机理分析和研究日趋深入,有机物络合萃取化学原理得以逐步完善,形成了溶剂萃取化学的一个分支方向。 本书分原理篇和应用篇,包括萃取基本知识、萃取过程描述、各种萃取体系、萃取体系QSPR研究以及萃取过程设计、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系统阐述了络合萃取的化学原理、过程特征、萃取体系、分离工艺及模型预测、应用实例及前景。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生物化工、环境、制药等专业从事分离过程研究开发、设计和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上述专业师生作教学参考书。
国内外涉及有机人名反应的著作也有一些,但这本由Jie JackLirn原著,荣国斌译的《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是颇有特色的一种。它并不追求齐全,但富有时代感,着眼于反应是否创新及有否应用价值。全书精选了300多个有机人名反应,每个反应均给出一步一步详尽的电子转移机理过程。新版本进一步增加了相关人名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并增补了的参考文献,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综述类论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有机反应,同时为深入应用有机反应提供了方便。这样的编写方式极富参考价值。因此,该书在2002年初版发行后深受市场欢迎,故近年来不断修订补充。本书是根据其2009年7月出版的第4版翻译而成。 ????《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适合高等院校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发人员参考使用
国内外涉及有机人名反应的著作也有一些,但这本由Jie JackLirn原著,荣国斌译的《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是颇有特色的一种。它并不追求齐全,但富有时代感,着眼于反应是否创新及有否应用价值。全书精选了300多个有机人名反应,每个反应均给出一步一步详尽的电子转移机理过程。新版本进一步增加了相关人名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并增补了的参考文献,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综述类论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有机反应,同时为深入应用有机反应提供了方便。这样的编写方式极富参考价值。因此,该书在2002年初版发行后深受市场欢迎,故近年来不断修订补充。本书是根据其2009年7月出版的第4版翻译而成。 ????《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适合高等院校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发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实现绿色氧化和还原的催化技术。全书共分六章。章简要叙述了实现绿色氧化与还原的环境友好方法和技术;第二介绍了均衡催化剂的有机和无机的固定化方法;第三章分类介绍了包括环氧化、醇氧化、二元醇氧化、醛氧化、酮氧化、烷烃氧化、Wacker氧化、双烃羟基化、胺氧化、硫醚氧化、肟氧化、碳水化合物氧化、芳烃氧化、芳烃羟基化、酚类羟基化、含氮杂环的氮氧等绿色氧化方法;第四章分类介绍了包括焕烃、烯烃、醛和酮、羰酸、酯、碳机、氟-有机两厢催化体系及相转移催化技术在氧化和还原反映中的应用;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模拟酶在氧化还原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绿色化学化工、催化、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译自著名化学家Shriner,ermann,Morrill,Curtin和Fuson主编的《The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第八版。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未知物的鉴定,物理性质混合物分离,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分类,核磁共振波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官能团的化学测试,衍生物的制备及附录,并对有机定性分析中几种重要的化学文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文后还附有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各种数据,以便查阅。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使用方便,是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及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一本参考书。
本书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内容丰富,注重介绍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并反映当代有机合成的新进展。全书共分11章,章为绪论,第2至第3章介绍官能团的互相转变,第4至第6章阐述碳碳键的形成,第7章为重排反应,第8章为官能团的保护和潜在官能团,第9章为不对称合成,0章为有机合成设计,1章为复杂分子合成实例。本书在节后附有思考题,各章后附有数量的习题,书末附有问题和习题参考答案或提示以及解答这些问题和习题所推荐的参考文献。 本书适合各类高等院校化学一级学科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化学制药、配位化学以及精细化工、材料化学、林产化学、农用化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有机合成方面课程的,也可供从事有机
络合萃取技术对于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络合萃取技术的发展,使有机物络合萃取机理分析和研究日趋深入,有机物络合萃取化学原理得以逐步完善,形成了溶剂萃取化学的一个分支方向。 本书分原理篇和应用篇,包括萃取基本知识、萃取过程描述、各种萃取体系、萃取体系QSPR研究以及萃取过程设计、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系统阐述了络合萃取的化学原理、过程特征、萃取体系、分离工艺及模型预测、应用实例及前景。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生物化工、环境、制药等专业从事分离过程研究开发、设计和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上述专业师生作教学参考书。
《有机电化学合成导论》共分12章。首先介绍了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内容,然后重点阐述了有机电氧化、有机电还原、有机电氟化、金属有机电合成、间接电合成和特殊电合成的原理与方法,最后介绍了工业上应用的电解槽、电极材料、隔膜材料以及有机电化学合成的技术和工艺。书中编有不同类型的有机电化学合成实例,每章末均附有参考文献。
外涉及有机人名反应的著作也有一些,但这本由Jie JackLirn原著,荣国斌译的《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是颇有特色的一种。它并不追求齐全,但富有时代感,着眼于反应是否创新及有否应用价值。全书精选了300多个有机人名反应,每个反应均给出一步一步详尽的电子转移机理过程。新版本进一步增加了相关人名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并增补了的参考文献,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综述类论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有机反应,同时为深入应用有机反应提供了方便。这样的编写方式极富参考价值。因此,该书在2002年初版发行后深受市场欢迎,故近年来不断修订补充。本书是根据其2009年7月出版的第4版翻译而成。 ????《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第4版)》适合高等院校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发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内容丰富,注重介绍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并反映当代有机合成的新进展。全书共分11章,章为绪论,第2至第3章介绍官能团的互相转变,第4至第6章阐述碳碳键的形成,第7章为重排反应,第8章为官能团的保护和潜在官能团,第9章为不对称合成,0章为有机合成设计,1章为复杂分子合成实例。本书在节后附有思考题,各章后附有数量的习题,书末附有问题和习题参考答案或提示以及解答这些问题和习题所推荐的参考文献。 本书适合各类高等院校化学一级学科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化学制药、配位化学以及精细化工、材料化学、林产化学、农用化学等专业
本书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内容丰富,注重介绍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并反映当代有机合成的新进展。全书共分11章,章为绪论,第2至第3章介绍官能团的互相转变,第4至第6章阐述碳碳键的形成,第7章为重排反应,第8章为官能团的保护和潜在官能团,第9章为不对称合成,0章为有机合成设计,1章为复杂分子合成实例。本书在节后附有思考题,各章后附有数量的习题,书末附有问题和习题参考答案或提示以及解答这些问题和习题所推荐的参考文献。 本书适合各类高等院校化学一级学科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化学制药、配位化学以及精细化工、材料化学、林产化学、农用化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有机合成方面课程的,也可供从事有机合成及相关工作的人员自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