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认识珠峰”“科考珠峰”“攀登珠峰”“测量珠峰”“保护珠峰”五个篇章,全景呈现珠峰的壮美与神奇,再现了珠峰历次科学考察、登山、高程测量的艰辛历程,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可以增进人们对珠峰及青藏高原的认知、推进地球第三极保护。书中首度系统展示了我国6次珠峰地区大型综合科考、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成果;详细绘制了18条人类成功登顶珠峰路线,解读了从北坡登顶珠峰的路线及营地,沉浸式呈现攀登珠峰全过程;讲述了珠峰 高程数字的故事,介绍了中国制造的 登顶珠峰的测量仪器及原理。采用大幅面超长拉页等新颖独特的装帧设计,以大量摄影图片、手绘插图、专业地图及信息图表,以及音频、视频、VR三维地图融媒体延伸阅读,为读者带来一场珠峰知识盛宴和全新的阅读体验。希望通过本书,
《化石:全世界500多种化石的彩色图鉴》中收录世界上500多种化石,配有1500余幅彩色照片,内容、编排系统,使读者能轻松掌握鉴别化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化石:全世界500多种化石的彩色图鉴》对收录的每一种化石均有详细的论述,色彩绚丽的照片将每种化石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 《化石:全世界500多种化石的彩色图鉴》向化石爱好者介绍了化石的概念、分类、收集化石的方式,并对如何鉴定化石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书后附有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
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的模式,旨在为世界荒漠化土地修复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荒漠化概括;库布其模式解析;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产业化;亿利扶贫,绿富同兴,共走富裕路;《中国库布其生态恢复与财富创造商业模式》解读;库布其 沙漠论坛;模式推广成果——亿利集团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重点保护植物研究;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植物研究;鄂尔多斯三耐植物名录;库布其模式的理论思考;库布其治沙展望。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维护》主要介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全书分为三篇,篇为设计篇,主要内容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系统建设范围,遥测站网布设及论证,预报方案编制,通信系统设计,系统设计,供电及防雷设计,土建设计以及建设进度的安排等;第二篇为建设篇,主要内容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实施规划,水情自动测报常用设备,施工前准备及土建施工,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系统的考核验收等;第三篇为运行维护篇,主要内容为系统运行维护要求,各种设备的维护方法,常见故障及处理,以及系统运行管理等。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可作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粤西沿海》以广东西部沿海地带为范围,讲述这片山海之间的绵长地域。书中介绍了这里的地貌形态:三角洲、海岸、岬角、岛礁,杂然并陈,重点介绍了应地利而发展起来的海洋渔业,以及沿海岸线分布的诸多优良港湾。而关于生活在粤西沿海的古人类生活在书中也有讲述。同时,受地理位置影响,这里成为古代移民的避难所,中原文明、百越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交汇,随之而来的习俗——疍民婚俗、咸水歌、鳌鱼舞、妈祖崇拜,这些内容在书中都有精彩呈现。
全书立体呈现了地球上庞大的地理实体——海洋的全景:从海洋的起源、演化,到海岸、海山、海岛、洋底、洋流、潮汐、气候现象、纷繁多样的海洋生物,以及世界海洋的地貌图集。同时,本书配有近5000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清照片和彩图,包括卫星图及绘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不同海洋事物的鲜明特征,将自然界的神奇与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具科学和美学价值
《海陆的起源》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开创地球学史上新纪元的经典论著。1912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今日的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及南极地区大陆在古生代时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破裂成了数个板块,从而导致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的出现,逐渐形成当今世界的大洲、岛屿和海洋的分布格局。
该书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担 编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我国核聚变能源研究的重要基地,我国第 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核聚变领域个大科学工程装置——中国 环流器一号(HL-1)就诞生于此。中国环流器一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 个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它的建成和运行实现了我国核聚变研究由原理 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重大跨越,是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尤其是磁约束 核聚变进入大规模实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托起明天的太阳》以核工业 西南物理研究院建造的中国环流器核聚变实验装置及取得的成果、目前为 止中国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 划及中国智慧在ITER计划中的主要贡献为主线,向公众通俗易懂地普及宣 传清洁、安全、绿色的可控核聚变能源科学知识,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研究 发展历程
《汶川特大地震专业救援案例》一书汇集了数十支专业救援队、数千名救援队员冒着死亡的威胁从一线带回的宝贵资料,集合了各级、各种、多支救援力量救援的行动与案例,从专业救援的角度反映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系统地总结了汶川地震专业救援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科学的思考与建议,为我国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和丰富的史料,也为我国地震巨灾救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书叙述了地球重力场的基本理论及重力异常的概念;介绍了常用的重力测量仪器,陆地重力测量方法,航空、卫星、海洋、地下重力测量及重力梯度测量,以及岩石密度的测定方法;详细论述了重力资料的数据处理及解释方法(包括重力异常的分离及正、反演方法等);介绍了重力法及重力资料在地球结构及地质构造研究、资源勘探及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应用地球物理相关专业大学本科生的教科书及研究生的参考书,亦可供地球物理工作者参考。
本书全面介绍了紧急救援的基本概念、建筑物倒塌及生存空间、搜索救援理论和方法、灾时应急心理救助、地震应急救助技术与装备、中国特色的搜索与救援模式,以及外紧急救援案例的分析等。本书汇集了课题组五年来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一部关于地震灾害搜索救援理论与方法的学术著作。本书的出版对于地震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各级地震救援队的组建和培训,以及在地震灾害现场的搜索与救援工作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