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竺可桢为我国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情怀和毕生倡导的 求是 精神,特汇编本纪念文集。书中收录了近年来各领域学者在学术期刊和媒体上发表的部分论文与评述,一方面向社会公众介绍《竺可桢全集》这套凝聚了竺可桢毕生心血的著述,探讨其作为珍贵历史资料所特有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从诸多角度展现对竺可桢学术思想、文化理念和科学贡献的回顾和研究,借以启迪后学并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
本书通过对现有省级运行的四套业务系统包括运行监控系统、动态管理系统、测试维修系统、计量检定系统的融合,形成省级装备保障业务一体化系统。建立标准的省级装备保障业务规范,以统一的数据资源池为基础,结合现有各业务系统已实现的功能与流程,通过切割与取舍部分功能,建立省级装备保障业务一体化平台,实现省级业务流程再造与标准化管理。 本书可供全国各省、市、县的装备保障人员参考。
本书在科学总结典型城市气象灾害特点及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提炼了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演变趋势及其对城市气象灾害的影响,并对未来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叠加的背景下城市气象灾害的演变和可能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此为基础,从应对城市气象灾害的非工程性措施角度介绍了城市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体系,包括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査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等。进一步从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的角度,介绍了靠前外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气象灾害巨灾保险等应对方案,并提供了多个城市的气象灾害应对案例。 本书立足上海,借鉴参考靠前外其他大城市的优选做法,数据翔实可靠,结论具体明确,具有较好参考应用价值,可为、企业和公众对城市气象灾害演变和可能的影响提供参考。本书是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及相关技术人员了
本书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了韧性城市的研究进展、外经验启示、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论。并以上海为例,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系统、绿地与湿地系统的韧性状态,提出了综合性的韧性城市发展对策。
任超、吴恩融编著的《城市环境气候图——可持续城市规划辅助信息系统工具》是本全面详细介绍城市环境气候图的书,汇集了世界上*的都市环境气候图研究信息,注重介绍其城市规划应用和工程项目的有益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回顾了城市环境气候图近40年的研究发展历程,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制作过程、信息录入、研究关注角度、相关气候规划政策和条例的制定;第二部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环境气候图案例,通过介绍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着重探寻局地气候环境的评估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应用成果;第三部分探讨了城市环境气候图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城市环境气候图——可持续城市规划辅助信息系统工具》适合职业城市规划师、环境工程人员、地理学和气候学研究者及城市规划和管理决策者使用与参考。同时它也可供专业研究机
本书以提高天气预报业务人员对京津冀暴雪天气过程的认识为目的,针对京津冀暴雪天气过程及雨雪相态转换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及总结。全书共分为5章,内容包括京津冀地区降雪的气候特征、主要影响系统和环流特征、新探测资料在暴雪中的应用、暴雪过程中的中尺度分析,雨雪相态的预报技术等。 本书内容丰富,对暴雪研究和预报均有指导作用。尤其是京津冀地区降水相态的高时空分辨率精细化客观预报技术,为今后做好冬季降水相态的预报和服务提供技术路线和科学依据。本书可供从事天气分析预报的气象、水文等工作者参考,也可供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以浙江省椒(灵)江流域为例,对椒(灵)江流域的预报调度和数字孪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主要内容包括椒(灵)江流域的总体概况、主要洪涝灾害情况、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流域预报调度技术方案及模型建设、流域数字孪生以及椒(灵)江流域数字化系统等。 本书适合于对流域预报调度和数字孪生有兴趣的读者、对智慧流域有研究的同行、水利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等阅读参考。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村镇的室外微气候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镇室外空间形态与微气候环境的关系机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村镇的建筑布局、环境特点、气候特征均与城市有较大差异,城市的形态与微气候环境的关联机制对村镇而言并不适用。本书分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层层深入研究村镇社区微气候与其空间形态的量化关系、微气候评价方法、优化设计策略。其中,上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6个村镇为例,研究村镇空间形态对其微气候环境的影响与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提升舒适度的村镇空间评价、识别和优化的方法,以指导该区域村镇的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并特别探索了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空间形态因子对室外热舒适度影响的机理;下篇将研究范围从西望村扩大到苏南地区,根据该地区常见的空间形态布局方式,建立了48个
本书介绍了基于多源降水信息的定量降水监测技术、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定量降水集成预报技术、基于定量降水监测的山洪预警方法、基于定量降水估算(QPE)和定量降水预报(QPF)的淮河上游洪水预报方法、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ECMWF)集合预报性能评估以及基于ECMWF的洪水集合预报实例试验。本书可作为从事应用气象、气象服务、水情防汛和水文水资源等专业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学科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