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地层多重划分概念和原则,对福建省各类地层单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清理研究,划分出前泥盆纪、泥盆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晚第三纪3个断代,建立各地层小区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及序列.提出本省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78个,其中群级8个,组级67个,段级3个;建议不采用的地层名称86个。同时建立了福建省地层数据库,录入省内较完整的地层剖面489条以及岩石地层单位的原始定义、现在定义、沿革及参考文献,可随时提供地层数据的输出打印、地层信息的查询检索和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监控等,是省内重要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和进行1:5万等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必需工具书之一,亦可供广大地质工作者和科研、教学等有关人员参考。
滑坡预测与评价是滑坡灾害防治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峡库区滑坡预测理论与方法》针对三峡库区滑坡预测与评价问题,采用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岩土力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现场监测、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从三峡库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入手,系统地研究了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库水作用下滑坡稳定性的动态响应机制,滑坡预测预报模型、方法和滑坡前兆信息的监测,以及滑坡控制原理及防治等内容。剖析了库区典型滑坡与库水位变化之间相关关系和地质特征,建立了库水位变化下滑坡稳定性动态响应模式,揭示了库水作用下滑坡变形破坏规律;总结了三峡库区滑坡预测预报模型与方法,提出了水库水位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计算工况和计算公式,对三峡库区典型滑坡进行了评价与预测。同时,《峡库区滑坡预测理论与
《联合国金伯利进程框架下的钻石原产地研究》创新性地将宝石学和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在全面总结近50年来我国金刚石/钻石的研究成果,以及世界重要克拉通不同产地钻石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辽宁、山东、湖南三个主要产地钻石的颜色、晶体形态、表面微形貌及内部生长特征、光谱学特征、包裹体、碳同位素等要素的对比研究,分析探索了我国不同产地钻石具有的“指纹”特征;并首次系统地将国外25个国家的金刚石/钻石与我国主要产地金刚石/钻石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初步建立了确定钻石产地来源的要素组合判别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不仅对支撑我国参与联合国金伯利进程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为今后我国在扬子地台等区域的钻石找矿提供了新的技术依据,并为认识华北克拉通和华南陆块的形成和演化等重大地质问题提供新的深
本书综合反映了本领域新的、有广泛基础的重要科学进展。原书出版以来,在水文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许许多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大学教师所钟爱。作者讲述的许多问题成为当前地下水研究的热点,包括地下水微生物学、与NAPLs和DNAPLs污染以及一般的多相流体污染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场地净化的新策略、作为污染场地决策工具的风险评价等。 当前,环境科学和水文科学向综合性、系统性方向发展,都离不开地下水的研究。《物理与化学水文地质学(第2版)》的出版必将有利于促进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研究,必将有助于推动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的技术和方法研究。本书由王焰新德等译。
《火山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研究》一书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火山地质遗迹研究与评价、地质公园研究与规划方面的重要成果,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火山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研究》涵盖了不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拥有丰富、典型的火山(火山岩)构成的景观,是一部中国火山的天然百科全书,弥足珍贵。
《探索新疆地质矿产资源奥秘》是一本系统、全面介绍新疆地质矿产资源的科普丛书,内容包括板块构造、古生物、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非金属及地质遗迹等。对青少年了解和普及地质矿产知识,增强保护环境意识非常有帮助。
本书以地球磁层波动现象为切入点,全面介绍磁层空间中各种类型的波动现象,包括超低频波、电磁离子回旋波、哨声模合声波、嘶声波和地磁脉动等。书中给出大量近期新发现的卫星观测数据,详细介绍波粒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计算结果。全书共9章:靠前章为绪论,主要是磁层空间中波与粒子情况的概述;第2章介绍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的波动;第3章介绍非绝热加速形成的特殊的离子能通结构;第4~8章通过测试粒子模拟法详细研究了内磁层中各类波动与不同粒子发生共振相互作用的过程;第9章介绍地磁脉动的优选频率分布等。这些内容涵盖了磁层空间的不同区域,为从事地球磁层物理,尤其是等离子体波动现象和波粒相互作用过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