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团队深入黄河源一线,在海拔4000-5000米的严苛环境下组织多次专业细致的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黄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原真保护意义和独特文化传统等具有代表意义和传播教育价值的资源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从高原地景、湿地水文、生物多样性、人文传统和国家公园试点创新的角度,带领读者走进国家公园。 这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以来,*本以具体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单位为对象,运用国际先进的环境解说的理论方法,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的形式、方法的一项具有行业示范和探索意义的工作。也是我国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以来,*本针对自然保护地如何开展环境解说和宣传教育的专题出版物。对于推动我国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行业发展,特别是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如何科学、系统地开展专业环境解说和自然教育工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面向地理学博士研究生讲课所积累的资料整理而成的。全书体现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门科学的独特魅力,构建现代地理学思维体系脉络,包括核心思想、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和着落点等,展示人地关系、系统性和空间性三个地理学核心思维的内涵及其应用成果。书中引用作者研究成果作为案例,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地理学思维研究农业所做的设计、研究路线与具体方法,包括形式化语言、图解模式和数学模式,形成地理学研究范式,彰显地理学的“见地及人”和“从微观研究入手,提出宏观决策”的研究特色。书中还透过我国现代地理学的进展,看出我国地理人思维的昨天和今天,并展望发展地理学研究特色的前景。
R.J.约翰斯顿是英国当代著名地理学家,所著《地理学与地理学家》与他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为其代表作,在国际地理学界影响颇大。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汉译名著本12)》是系统、深入、全面介绍自二战直至今日英美人文地理学研究发展潮流的著作,是许多英美大学地理学史课程的选择参考书。对于英美本国的学生,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将他们原先所知的分散零碎、深浅不一的学科知识,上升为一套彼此勾联、有脉络、有结构的学科史。对于外国学生,除了类似的用处而外,更有一层意义,即在整体上认识英美当代人文地理学。
村镇规划与发展的历史进程、阶段特征、问题分析和趋势研判,结合案例分析传统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存在的不足分析,当前技术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基于全国村镇调研和分区研究成果,结合不同气候区、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农作特色,制定分区域的 普适性 差异化 的规划导则体系,包括设计准则、技术指标和评价标准;呈现不少于60个规划设计示范项目成果,5个建成示范项目成果;提出规划实施管理的之策导向和策略机制。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现场应用技术》以宝力格油田规模化整体微生物驱现场应用为例,介绍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现场应用技术,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发展现状、宝力格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微生物菌种筛选及性能评价、微生物凝胶组合驱先导性试验及效果评价、整体聚合物调剖-微生物组合驱现场应用及维护配套技术、影响微生物驱作用因素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在油气田的应用技术,对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可供从事油气田生产、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科研及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石油院校的石油工程、石油地质和环境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用书。
地理信息科学是集地理、信息、测绘和遥感等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理论、技术、系统、工程、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全书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形成、体系、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其次研讨了地理认知与传播、地理信息表达和地理信息基本特征等理论问题;然后详细论述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地理信息可视化和地理空间分析的技术体系;最后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地理信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