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是昆虫纲鞘翅目的统称,以约40万种的规模成为地球上最大且最成功的生物群之一,占所有动植物种类的五分之一。 大多数甲虫体形小巧、结实且紧凑,非常适合寻找食物、繁殖和躲避捕食者。它们作为食草动物、捕食者和回收者,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甲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奇迹,它们的存在对于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甲虫专家从甲虫的结构功能、演化等多个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甲虫的神秘生活。
《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主要介绍了浙江天目山自然概况、昆虫采集和研究简史以及昆虫资源与区系特征等,昆虫学实习的基础知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等,天目山常见昆虫的鉴定,天目山昆虫常见目、科分类检索表,昆虫生态学。附录部分列举了天目山模式标本种类、保护种和常见昆虫种类。《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可作为昆虫野外实习教材,整体结构完整、专业理论与实用性组配适当,并附插图,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特色,也反映了昆虫实习学的最新技术。《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适合高等师范、农林院校本科生以及中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昆虫业余兴趣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中国广头叶蝉亚科昆虫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广头叶蝉亚科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生物学、经济价值、材料与方法等。各论部分共记录中国广头叶蝉亚科Macropsinae(半翅目Hemiptera:角蝉总科Membtacoidea:叶蝉科Cicadellidae)8属131种,其中包括1属级新地位、14新种、7中国新记录种、1个新名、6个新组合及1属级新异名和1种级新异名。每个种附有简要的形态特征描述,其中128种附有结构特征(外生殖器)图版,82种附有彩色图版(背面观、侧面观)。同时提供了广头叶蝉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本书可供从事昆虫学、植物保护研究及教学的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中国广头叶蝉亚科昆虫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广头叶蝉亚科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生物学、经济价值、材料与
由伯特·荷尔多布勒编著的《超个体》是近10年来出版的最重要的科普著作之一。在《蚂蚁》一书出版18年后,这部新的著作将我们的知识扩展到了其他社会性的昆虫(包括蚂蚁、蜜蜂、黄蜂、白蚁),吸收了近20年最重要的研究发现。《超个体》是一个组织严密的集群,建立在利他主义的合作、复杂的沟通和劳动分工的基础之上。它代表了生物组织的一个基本阶段,介于普通组织和整个物种之间。正如作者所说的,对超个体的研究将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各种进化水平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以及生命整体是如何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本书收录了中国*翅目昆虫共计3总科10科57属545种。每一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异名、模式产地、国内分布和国外分布等主要信息,所有属均列出了模式种信息及异名。
一部按照A~Z的词条顺序编写的昆虫知识百科,共137个词条。 “杀人蜂”有几种?昆虫界泡泡机是谁?跳蚤也能被驯化?蛆虫是现代医疗设备?记得“洋辣子”制造的童年阴影吗?见过膨起肚子装蜜露的蚂蚁吗?知道向敌人投“毒气弹”的甲虫吗?还有让瓢虫变僵尸的胡蜂?有些昆虫辛苦忙碌,有些坐享其成;有些鸡肉味嘎嘣脆,有些是夺命杀手。 无论如何,昆虫世界 不缺的就是智慧和奇观。昆虫服务于整个生态系统,是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 带上这本小书,出门找虫吧!
本图书系统介绍了上海九段沙湿地常见昆虫141种,涉及11个目76个科,并提供了上述昆虫的形态特征照片和描述,以及这些昆虫的生物学信息和在九段沙的分布信息,以期增进读者对九段沙湿地昆虫多样性的了解。本图书系统介绍了上海九段沙湿地常见昆虫141种,涉及11个目76个科,并提供了上述昆虫的形态特征照片和描述,以及这些昆虫的生物学信息和在九段沙的分布信息,以期增进读者对九段沙湿地昆虫多样性的了解。
本书总论部分介绍了蚜蝇科的主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分类概述部分介绍了蚜蝇科在双翅目中的地位、外蚜蝇科成虫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等;种类记述部分记述秦巴山区蚜蝇科昆虫244种,其中包括新种86种,中国新记录种11种,给出了亚科、属、种检索表;讨论了秦巴山区蚜蝇科昆虫的区系组成及特点。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物系、植物保护系师生及从事农业、林业、自然保护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尽管我们生活在舒适、设备齐全的房子里,但我们仍然不断地遭遇不速之客,有一大群小动物侵略者觊觎我们的居所。无论是地窖里的甲虫,还是卧室里的蚊子,我们都无法接近躲开它们。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和我们家庭的一部分。本书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全世界,介绍了世界性分布的各种典型的小动物,探索它们如何逐渐适应进入人类家庭中生活。同时,本书附有鉴定指南,详细描述所列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等,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遇到的入侵者是何种生物,以及如何应对等基本生物学常识。
本书分为上、中、下3篇,共18章。上篇的内容是采用生态系统的组分性知识结构,即从昆虫与植物、昆虫与昆虫、昆虫与微生物的关系上讨论昆虫生态学基础理论,这里注重了进化论思想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尤其阐述了昆虫与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以及不同种昆虫之间竞争、捕食、寄生的进化关系。中篇沿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的思路,讨论了害虫防治中的生态学问题。下篇介绍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种群空间格局与农田昆虫调查、种群动态分析与单种群基本模型、种间相互作用模型与农林生态系统分析、生态信息学与植保信息技术概论、生物信息学与昆虫分子生态学概论,等等。
本书分为上、中、下3篇,共18章。上篇的内容是采用生态系统的组分性知识结构,即从昆虫与植物、昆虫与昆虫、昆虫与微生物的关系上讨论昆虫生态学基础理论,这里注重了进化论思想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尤其阐述了昆虫与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以及不同种昆虫之间竞争、捕食、寄生的进化关系。中篇沿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的思路,讨论了害虫防治中的生态学问题。下篇介绍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种群空间格局与农田昆虫调查、种群动态分析与单种群基本模型、种间相互作用模型与农林生态系统分析、生态信息学与植保信息技术概论、生物信息学与昆虫分子生态学概论,等等。
本书分为上、中、下3篇,共18章。上篇的内容是采用生态系统的组分性知识结构,即从昆虫与植物、昆虫与昆虫、昆虫与微生物的关系上讨论昆虫生态学基础理论,这里注重了进化论思想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尤其阐述了昆虫与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以及不同种昆虫之间竞争、捕食、寄生的进化关系。中篇沿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的思路,讨论了害虫防治中的生态学问题。下篇介绍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种群空间格局与农田昆虫调查、种群动态分析与单种群基本模型、种间相互作用模型与农林生态系统分析、生态信息学与植保信息技术概论、生物信息学与昆虫分子生态学概论,等等。
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是高峡水库的典型代表,是低山区库塘湿地、河流湿地的典型类型,栖息地面积辽阔,湿地植被丰富,生物类群众多。2005-2012年经浙江大学等单位调查,共查明维管束植物1186种,水生无脊椎动物45种,脊椎动物240种。2011-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针对昆虫纲节肢动物进行调查和整理。共查明昆虫17目154科570种。同时对昆虫各类群结构和多样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常见昆虫拍摄了生态照片并附昆虫名录,可供后人进一步研究参考使用。
这是一种来自远古的物种;这是一种美丽与速度共存的精灵:这是一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动物,它就是蜻蜓。早在恐龙出现之前,它们就飞翔于天际。它的飞行能力在昆虫界无以匹敌。它生活的环境多样,遍及大地。在海南岛的无数大川小溪、湖沼湿地中,多元化的淡水生境孕育了165种蜻蜓,其中有22种属于海南岛独有。《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图鉴》展现了海南岛常见蜻蜓的形态、习性和特色。
这是一场关于数字0的奇妙历险,除了追踪0的符号与意义的演变历程,还有数字0的宗教、历史、哲学及科学的想象。?在0出现之前的年代,纯粹的逻辑是主宰者,宇宙建构在有理数之上,昭显着上帝的存在,一切皆有迹可循,秩序井然。?随后,在充满0的宇宙里,逻辑溃不成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土崩瓦解。物理学上所有大谜题背后都潜藏着0的身影,黑洞的无限密度是除以0,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无穷能量还是除以0……?科学家们*终知道,宇宙始于0,终于0。谁能掌握0,谁将掌握宇宙的奥秘。?本书文笔简练,字句诙谐,内容丰富,极具启发意义,既是作者对世间*古怪的数字投去的审视目光,也是作者对人类思想中*伟大的悖论进行的深沉思考。
本书共8章,涵盖分子昆虫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昆虫的基因组及其基因(章)、昆虫分子系统发生分析(第二章)、昆虫种群的基因流动(第三章)、昆虫行为的分子基础(第四章)、昆虫抗药性的分子基础(第五章〉、昆虫发育及转基因昆虫(第六章)、昆虫内共生菌Wolbachia(第七章)以及基因组学在昆虫学中的应用(第八章)。此外,本书还设置6个基本实验,对于初学者尤为适用。上述内容大多与笔者自身的研究工作紧密相连,特别是案例和实验。书中所列所有实验都经过笔者的实验验证,因而操作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