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结构发现的故事是由五位杰出科学家追求科学进步的事迹所组成,他们几乎都希望名垂青史: 他们是詹姆斯 沃森、弗朗西斯 克里克、罗莎琳德 弗兰克林、莫里斯 威尔金斯和莱纳斯 鲍林。他们每个人都才华横溢,令人着迷,但又都个性鲜明,经常发生冲突。霍华德 马克尔巧妙地再现了最终促成重大突破的紧张智性时刻和充满矛盾的个人关系。然而,正是五个人中唯一的女性科学家罗莎琳德 弗兰克林,最终成为马克尔关注的焦点。 《生命的秘密》是一个关于天才和毅力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关于裙带关系、厌女症、反犹主义以及夹杂着不端行为的传奇。马克尔通过大量的档案研究,包括对詹姆斯 沃森和弗兰克林的妹妹詹妮弗 格林的采访,引人入胜地揭示了在科学进步的细节处,名誉是如何被毁坏,历史是如何被改写的。
?我们是为休息而生,还是为跑而生??跑步会毁了你的膝盖吗??哪种运动项目蕞适合我??懒惰是不正常的行为吗??每晚都需要睡够8个小时吗??我们可以跑得又快又远吗??体育等于锻炼吗?在不算太遥远的过去,我们那些狩猎采集者、农耕者祖先,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每天需要进行数小时的身体活动,偶尔也会为了娱乐或者社交而做游戏或者跳舞,但没人会为了健康而奔跑或者行走几千米。锻炼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近期才出现的现象。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凭借自己多年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与经验,向我们讲述为什么我们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
《中国虫草:历史·资源·科研》共分9章41节,约150万字,图表220余幅,力求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以及通俗性的基础上向广大读者介绍有关虫草的属性、虫草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学、本草学与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学、生物防治学以及医疗保健作用等诸多学科的研究现状。《中国虫草:历史·资源·科研》是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及反映虫草和冬虫夏草、虫草真菌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著作。可供生物、医药、农林科研工作者、食用菌研究以及医疗保健开发者研读,也可供有关院校师生及虫草真菌爱好者参阅和使用。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竞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聊斋志异外集》蒲松龄)冬虫夏草亘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王者,其功效独特,在医药领域里可谓是“中华神草”。作为滋补药而著称于世的“冬虫夏草
本书是一部介绍我国常见水产品实用常识的图谱。作者选编了有经济及食用价值的常见种类310种,分为海水产品、淡水产品两大类。海水产品类又分鱼类、甲壳类、贝类、头足类和其他类;淡水产品类又分鱼类(包括河口及洄游性鱼类)、甲壳类、贝类和其他类。每种依次列出其中文名、拉丁文学名、英文名、俗名及分类,阐述了每个种类的特征、营养及烹饪、选购、蓄养、保鲜等方法和相关提示,各种均附有原色图,以供查阅。本书附录了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主要水产品名称对照表、国内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介绍等内容。本书还附有检索光盘一张,可提供各种名称、科属、关键字等的检索。 该书对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与贸易、餐饮采购、水产科研与教学、普通民众的饮食参考均有指导意义。
《北京长城周边植物资源》由刘忠华、包仁艳、王晋飞主编,共分为三部分,部分简要介绍了北京自然地理及长城分布情况;第二部分介绍长城周边资源植物,将其分为13类,即油脂植物资源18科34种,淀粉植物资源9科17种,香料植物资源9科22种,色素植物资源6科7种,饮料植物资源4科6种,山野菜植物资源11科18种,树脂树胶植物资源7科13种,鞣料植物资源13科26种,纤维素植物资源21科38种,能源植物资源1科1种,药用植物资源60科179种,观赏植物资源22科40种,农药类植物资源6科6种,蜜源植物资源4科7种,环境保护植物资源8科14种,饲料牧草植物资源8科32种;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261种资源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和使用价值;并配有彩色插图,以便读者加深认识。本书适合广大植物爱好者阅读。
本书严格按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内分泌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使本书内容有一个合理的覆盖面,以便于医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都能使用,同时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介绍了外的内分泌生理学科研成果,尤其是内分泌生理学与多发病、常见病的关系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提高本书的趣味性,拓展、基础和临床的科研思路。 在本书的内容安排上,我们首先介绍了内分泌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内分泌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各章节的内容铺路。全书共分十章,介绍了几科所有的内分泌生理学研究成果。即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这主要是考虑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对机体其他几乎所有内分泌腺体和内分泌细胞具有支配性的调节作用,在第十章简要介绍了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环境与内分泌、应激与内分泌和生长发育、衰老
植物化感作用已经被发现有二千多年,但真正进行、深入的研究则是近三十年的事情。由于植物化感作用的理论和实践能实现农林业的持续发展和达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近年植物化感作用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本书全面地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和应用,从基本概念到外进展都给予了详尽的介绍。 本书适合从事农林、环境生态、植物和化学的科技工作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最前线病毒学家的亲身经历,包括麦科明克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一手策划进的“热实验室”,也包括他们在地球上最原始落后的地区追踪病毒的故事。在那些地方,恶劣的气候、贫瘠的土地、动乱的政治和疾病一样致人于死地。 他们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的村落,巴西的贫民窟与热带雨林,巴基斯坦的荒漠游牧部落里,以无穷的好奇心、无畏的勇气、侦探的技巧与诚挚的热情追踪危险的毒。麦科明克与费雪贺区不仅是夫妻,更是同事,也是举世闻名的病毒学家,他们在本书中以人称口吻,带领读者深入世界不毛之地,让我们见识了赤道非洲的美丽,也带领我们一起摸索电子显微镜下神秘的病毒世界。当其他的病毒学著作局限在“热实验室”、病猴与枯燥乏味的实验数据,《第四级病毒》却巧妙地将病毒世界的苦难、死亡与存活结合在一起。
This is a monograph related to Chinese tree peony cultivars and the cultivars resources。 There are 9 chapters, describing the origiand development, resources status quo, genetic diver sity of tree peony; elaborating the advances of tree peony cultivars strategy ithe tree peon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introduces the his toric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cultivars constituent, ecology habit, cultural technique, de 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430 maicultivars of Xibei(Northwest), Xinan(Southwest) and Jiangnan(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ree peony cultivar groups and Yanasub-group, E sub-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Handi(Cold area) tree peony is also introduced。 The book introduces Chinese tree peony completely, systematically and describes it idetail to readers, focusing oits beauty and limitless prospect。
This is a monograph related to Chinese tree peony cultivars and the cultivars resources。 There are 9 chapters, describing the origiand development, resources status quo, geic diver sity of tree peony; elaborating the advances of tree peony cultivars strategy ithe tree peon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introduces the his toric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cultivars constituent, ecology habit, cultural technique, de 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430 maicultivars of Xibei(Northwest), Xinan(Southwest) and Jiangnan(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ree peony cultivar groups and Yanasub-group, E sub-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Handi(Cold area) tree peony is also introduced。 The book introduces Chinese tree peony pletely, systematically and describes it idetail to readers, focusing oits beauty and limitless prospect。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1831—1856)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震惊当时学术界,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给宗教以一次沉重的打击,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本书共分十六章,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经典的分子调控到表观遗传、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详略恰当地描述了生物如何从DNA转录为RNA。之后翻译成蛋白质,包括如何进行修饰。
本书结构新颖,内容丰富,涵盖了近年来人类学研究上的新热点,对过往的人类学研究有重新评价与解释,对人类学各家理论进行了介绍和诠释,是一本十分有益的本科教学用书。
本书是作者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资料编写的一部人类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精夜细胞学与超微结构图谱。该书全面而系统地从精夜细胞的收集、分类染色和电镜技术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光镜检查和电镜技术相结合,对不同生精细胞正常和异常情况下形态特征、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描述。精选各种类型生精细胞、非生精细胞光镜和电镜图片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组织形态图片,共318幅。大部分生精细胞的光镜图片放大1000倍,电镜图片图像清晰逼真,图文并茂。本书适用于从事男科学研究、医学检验、病理学研究的医技人员及临床医师阅读,同时也可作为医学院校检验系师生使用的一部参考书。 细胞学已经成为当今男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借细胞学的检查,不但能够了解机体的精子发生情况,而且可以对辛丸生精障碍及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