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为主要角度,对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进行思考、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怎样的价值、何种学习方法才是有效的,以及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人们需要主动训练自身的反思能力并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心智模式、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与利用的,《暗时间》书名也由此而得。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得足够久,坚持就会慢慢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去驱动的事情便成了家常便饭。本书可以为读者打开一片心理学的广阔天地,能够让我们在扑面而来的巨大信息量中充分领略知识之美和阅读的快感,可以极大拓展我们的知识和视野。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是在总结前五版的成功经验,考虑广大读者的使用习惯及对《机械设计手册》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共5卷,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第2卷包括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润滑与密封,弹簧,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带、链传动,齿轮传动;第4卷包括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减速器、变速器,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机架设计;第5卷包括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等。 《机械设计手册》保持了前四版的风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实用性,从机械设计人员的角度
快加入这场给金融世界带来风暴的技术革命。《精通比特币》作为指南提供了参与货币因特网所需的知识,可以带你穿越看似复杂的比特币世界。无论是正在开发下一个杀手级应用、投资初创企业还是仅仅对新技术好奇,这本经修订和扩充的第二版都能提供入门所需关键细节内容。
本书主要以机械产品为对象,面向长寿命指标需求,立足于可靠性科学原理,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故障机理分析与建模、寿命设计与分析、寿命试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此外,本书还结合大量工程型号实际应用案例,并注重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可以使读者迅速掌握机械产品寿命设计和试验相关理论和方法。本书可作为新一代航空机械产品开展寿命设计与试验评估等工作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和研究所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书或教科书;由于书中所含内容的一般性,也可作为一般机械、机电类产品,如航空发动机附件、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寿命设计、分析、试验、评价、验证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著名工业传记作家L.T.C.罗尔特在本书中用十一章的笔墨,简要叙述了机床的进化过程——从最早的时代到今天的全自动动力控制机床。这本书的目的是扩大兴趣和增加技术的历史知识,以打破技术专业化带来的交流障碍。机床的故事始于人类制造出第一台粗糙的车床镗床,并随着陶瓷工具、金属成形机和电子磁带控制机器的发展而持续到20世纪。这一健全、平衡的机床发展和机床制造商的历史为车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连贯的视角,车间技术的发展使所有技术领域的无数进步成为可能。本书的叙述涵盖从个体工匠作坊所中发明的机器,到18世纪机器工具的雏形的发展及其在第一批机器在工厂车间中的使用,到将金属切削提升为一门艺术的亨利·莫德斯雷以及克莱门特、福克斯、罗伯茨、内斯密斯和惠特沃斯等先驱的工作被正确看待,后讨论了美国可互换制造的崛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带非线性漂移的维纳退化过程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含突变点维纳性能退化过程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伽玛退化过程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逆高斯退化过程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性能退化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基于相关向量机模糊模型的性能退化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基于证据推理的性能退化建模与可靠性预测、权值选优粒子滤波性能退化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性能退化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基于寿命预测信息的退化设备很优检测策略及应用、资源有限情形下两部件系统的合作预测维修等。 本书可为从事设备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寿命预测与维修决策等方面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主要涵盖了连续损伤力学的基础、无序介质以及金属晶体和合金的损伤、结构损伤、电子封装和金属成型过程中的损伤、复合材料损伤的微观力学、粒状材料的弹塑性损伤和修复耦合力学、动态载荷下的损伤、损伤的实验表征、层压复合材料损伤的微观力学、核损伤表征,以及损伤和修复力学的近期新发展趋势等。重点介绍了损伤力学的相关基本知识及其在材料和工程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材料和结构损伤过程的实用工具。
本书追溯了科学仪器与工业机械的先进技术在19世纪初的发展与法国新兴观念之间的联系。不同于机械科学例证中的经典机器,19世纪后的机器不再冰冷,被赋予了与物相同的生命品质。换句话说,他们的组织结构复杂、对环境敏感、反应迅速,并且能够使得环境发生改变。它们被认为是渐进式创新的产物,与前达尔文理论家所描述的进化过程非常相似。特雷希认为,这个时期的机器是独一无二的,能够作为技术手段和富有想象力的模型来解决社会问题,对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作出反应。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仿真》由谢里阳等编著
《康德的批判哲学(精)》是吉尔·德勒兹1963年出版的著作,原版在一百余页的篇幅中,将康德的三大批判体系解释为诸职能(faculté)的三种“法权的”关系构成的一架宏伟“机器”,并将代表着“自由的和谐”的第三批判奠立为代表着“有所立法的一致”的前两个批判奠基的“起源(genèse)”。在德勒兹哲学生涯的早期,即“哲学史”时期,这本小书紧随着其成名作《尼采与哲学》(1962)出版,它被德勒兹自己称作对康德的一次“敌情侦察”,但也包含着德勒兹对康德哲学的态度的转折。这一转折对理解德勒兹思想整体的发展都有着指示作用。进一步发挥其中对第三批判的解释的论文《康德美学中的起源理念》收录在《荒岛集》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2021·代替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了运行中交流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判据和方法等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书包含面向智能制造的AGV需求而开展的路径规划与自主协同控制两大主题内容。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并由此引出了面向新一代智能制造的AGV物料运输需求;其次介绍了两大主题的关键基础技术——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然后重点论述了常见智能优化算法(包括GA、GWO算法、FA、Q-Learning算法)和多AGV协同控制; 给出了应用AGV进行物料运输的智能制造系统案例。本书适合从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也适合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或作为辅助教材使用。
本书系统阐述了机械磨损可靠性设计及其分析技术,内容包括摩擦磨损试验的方案设计及数据处理、磨损预测静态模型、磨损的随机可靠性预测、磨损的模糊可靠性预测、磨损的随机过程分析及基本模型,以及基于随机过程的磨损可靠性预测。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同时,本书也可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硕士生、博士生开展科研工作时的参考用书。
本书循着IEC61508/IEC61511安全生命周期的脉络,以SIS在过程工业的应用为主题,全面解读这些功能安全标准的内涵和要求,指导SIS的工程实践。全书共分11章。章对全书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概念做概括性介绍;第2章介绍在过程工业的SIS应用中有代表性的功能安全标准;第3~6章,围绕着SIS的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活动,介绍危险和风险分析、安全保护层以及SIF的SIL确定、SIS的工程设计;第7章介绍SIS的核心子系统—逻辑控制器(Logic Solver);第8章介绍SIS的现场安装、调试及维护;第9章介绍SIS的典型应用;0章就IEC61508/IEC61511应用中的典型问题作比较深入的专题探讨;1童介绍IEC62061和IEC61513的要点。 本书适合过程工业领域自控设计、应用、维护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及相关专业,与安全仪表系统相关的理工科其他专业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