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工业机器人设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多类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进行研究与设计,特别对容易被忽视的部件连接与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提出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则性解决方案。 本书本着 理论 设计 应用 的写作思路,共计6章。分别是:第1章导论;第2章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第3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驱动;第4章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第5章典型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第6章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书以设计案例为中心,以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转动机构、升降机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是编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纳机械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方法编写而成。在编写中力求体系合理,信息量大,突出实用性和使用方便性。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分上下两篇。上篇在介绍机械零部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图例介绍了铸件、锻压件、冲压件、切削件、热处理零件和粉末冶金件、工程塑料件、橡胶件、焊接件等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以及零部件设计的装配与维修工艺性;下篇以通用零部件为主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常用连接件、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典型零部件的选用和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
《看图学液压维修技能》(第二版)以 用图说话 的方式,以大量的图、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来阐述液压维修技能,内容主要涉及各类液压元件的外观、工作原理和内容结构等基本知识,各种液压元件、回路及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拆装方法、修理方法等基本技能。
本书遵循 行动导向 教学理念,以零件加工为主体,共分11个情境,内容包括:加工中心操作入门、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加工中心编程入门、平面铣削编程与加工、圆弧加工程序编制与加工、工件轮廓铣削编制与加工、模具型腔零件程序编制与加工、槽类零件编程与加工、孔类零件编程与加工、变量编程、计算机辅助制造。 本书可以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用书,也供相近专业的师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用书。
掌握机械零部件测绘的方法是机械行业技术人员的技能。 本书根据机械零部件测绘的实际需要,以零部件测绘过程为主线,详细讲解了机械零部件测量与绘制的基本方法、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主要内容包括:机械零部件测绘基础、零部件的测量、零件内外质量要求的确定、常见零件的测绘方法、齿轮及蜗轮蜗杆的测绘、机械部件测绘实例、现代测量方法和逆向工程。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机械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学者学习的参考书。
本书是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阐述了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基础理论,全面介绍了液压元件,分析了液压基本回路和典型液压系统,讲授了液压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概述了液压伺服控制及PLC控制。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论,第二章液压传动介质,第三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第四章液压泵,第五章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第六章液压辅助元件,第七章液压阀,第八章液压基本回路,第九章典型液压系统,第十章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第十一章伺服控制与PLC控制。本书内容全面、取材新颖、图文并茂,并附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将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分开阐述,共分12章。第1章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液压油和流体力学与液压的相关基础知识。第3~6章介绍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性能及其选用。第7章介绍液压基本回路。第8~10章介绍典型液压系统实例、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液压伺服系统。第11、12章介绍气压传动特有的元件和回路设计方法与实例,以及液压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方法。附录列出液压元件、液压回路和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为方便学习,每章都有重点难点分析、能力培养目标、案例教学实例、课堂讨论、思考题与习题等,部分章节还附有实验内容,以提高学习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化工与化工机械、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动力与车辆工程等专业的教材,
本书以新型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探索实践研究为起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基本理论、加工制造方法、实验研究,是作者自博士研究以来对一系列新型精密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研究集成。本书具体内容如下:通过齿轮啮合原理构建了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啮合方程,利用Matlab软件求得了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空间啮合曲线,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获得了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精确3D模型,并根据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改装了相应的机床,后通过搭建的实验平台获得了相应的传动性能数据。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第2版)》是为了满足高职高专机械土程类专业或近机类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26nbsp;%
陈继文、范文利等编著的《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全面介绍了工程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以电工、电子技术及工程机械构造为基础,系统讲述了常用工程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维护及检修等方
全书共分十章。靠前章、第二章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及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第三章至第第六章主要介绍液压元件的结构、功能、原理及选用原则,第七章、第八章介绍了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
本书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部分。上篇液压传动部分讲述了:液压传动概述、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下
本标准等同采用IS0 11342:1998《机械振动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方法和准则》(英文版)和补充件ISO I1342:1998/Cor.1:2000。 本标准等同翻译IS0 11342:1998,在标准结构和技术内容上与其完全一致。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与国际标准比较,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11342:1998的前言,重新编写了本标准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英文中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代替GB/T 6557—1999《机械振动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方法和准则》。 本标准与GB/T 6557—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GB/T 6557—1999中8.3.3.1中的c)和8.3.3.2中的d)条款。 ——修改了附录D.1中的内容,删除了D.1中注1的内容。 ——修改了附录D.1中表D.1和表D.4的数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