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机械图样绘制基本知识为基础,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实用图例为中心,从工程设计实际出发,归纳展示了350例常用机械零部件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样。 书中把设计、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材料、成形工艺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图例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而成,复杂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的方法,降低了识图门槛,便于快速读图。对于复杂装配图,采用3D图形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装拆顺序等。 书中图例均来自生产实践,可直接用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图样具有示范作用,可作为设计表达过程中的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机械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开关电源的基础知识、典型开关电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及各种保护电路的作用、开关电源的设计流程、开关电源的调试与测试方法等,并给出了几种开关电源的设计实例分析。与本书相关的技术丛书还包括《开关电源设计提高》和《开关电源设计实例详解》。 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供电子和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仪器仪表及家电维修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电子爱好者阅读。
本书从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工业机器人设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多类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进行研究与设计,特别对容易被忽视的部件连接与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提出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则性解决方案。 本书本着 理论 设计 应用 的写作思路,共计6章。分别是:第1章导论;第2章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第3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驱动;第4章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第5章典型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第6章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书以设计案例为中心,以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转动机构、升降机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是编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纳机械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方法编写而成。在编写中力求体系合理,信息量大,突出实用性和使用方便性。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分上下两篇。上篇在介绍机械零部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图例介绍了铸件、锻压件、冲压件、切削件、热处理零件和粉末冶金件、工程塑料件、橡胶件、焊接件等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以及零部件设计的装配与维修工艺性;下篇以通用零部件为主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常用连接件、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典型零部件的选用和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
本书结合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将机器视觉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详细讲解机器视觉的基础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并尝试解决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化的相关问题。本书共12章,主要包括机器视觉概述、硬件构成、硬件选型、图像处理技术、缺陷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尺寸测量技术、目标定位技术、机器视觉软件CKVisionBuilder基础及实战、机器视觉软件In-Sight基础及实战。本书图文并茂、由浅入深,特别适合机器视觉的初学者学习或参考,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企业相应岗位的培训教材。
《看图学液压维修技能》(第二版)以 用图说话 的方式,以大量的图、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来阐述液压维修技能,内容主要涉及各类液压元件的外观、工作原理和内容结构等基本知识,各种液压元件、回路及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拆装方法、修理方法等基本技能。
《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根据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手册共四篇。篇介绍与紧固件知识有关的基本资料;第二篇介绍与紧固件基础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内容;第三篇按国家标准,分别介绍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紧固件一组合件和连接副、焊钉等12类标准紧固件的具体品种、规格、尺寸、公差、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另外,又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新品种(其他紧固件)的规格、尺寸、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第四篇为附录,是本书引用的紧固件国家(行业)标准的索引,以及每个紧固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ISO)程度。《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可供广大从事与紧固件有关的采购、经销、设计、生产和科研等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供需要了解、学习紧固件知识的
本书遵循 行动导向 教学理念,以零件加工为主体,共分11个情境,内容包括:加工中心操作入门、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加工中心编程入门、平面铣削编程与加工、圆弧加工程序编制与加工、工件轮廓铣削编制与加工、模具型腔零件程序编制与加工、槽类零件编程与加工、孔类零件编程与加工、变量编程、计算机辅助制造。 本书可以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用书,也供相近专业的师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用书。
掌握机械零部件测绘的方法是机械行业技术人员的技能。 本书根据机械零部件测绘的实际需要,以零部件测绘过程为主线,详细讲解了机械零部件测量与绘制的基本方法、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主要内容包括:机械零部件测绘基础、零部件的测量、零件内外质量要求的确定、常见零件的测绘方法、齿轮及蜗轮蜗杆的测绘、机械部件测绘实例、现代测量方法和逆向工程。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机械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学者学习的参考书。
陈继文、范文利等编著的《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全面介绍了工程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以电工、电子技术及工程机械构造为基础,系统讲述了常用工程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维护及检修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启动机、点火系统、照明及信号系统、仪表与报警系统、辅助电气设备、全车电路总线、施工现场供电及安全用电、故障诊断技术。本书内容比较丰富全面,且在叙述上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同时注重结合工程实践、实例说明、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可供从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与试验人员及有关管理与维护保养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机械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是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阐述了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基础理论,全面介绍了液压元件,分析了液压基本回路和典型液压系统,讲授了液压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概述了液压伺服控制及PLC控制。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论,第二章液压传动介质,第三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第四章液压泵,第五章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第六章液压辅助元件,第七章液压阀,第八章液压基本回路,第九章典型液压系统,第十章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第十一章伺服控制与PLC控制。本书内容全面、取材新颖、图文并茂,并附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内容与我国同类课程相近,涉及机械设计概论、工程力学、轴、弹簧、螺旋运动、铆焊连接、润滑、轴承、齿轮和蜗杆传动、过盈配合连接、飞轮、受冲击载荷的零件设计、凸轮设计、工程材料等。本书附有一张光盘,其中约有50个计算程序,可进行多种设计计算。本书的习题和例题兼有公制和英制,并给出了换算表,使用很方便。书中例题、习题丰富,内容广泛实用,启发性强,同时增加了现代机械设计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从事机械工程设计、制造方面的教师、大学生、研究生使用的教材,对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学习工程英语的参考书。
本书专门研究液力偶合器的选型匹配。全书共分9章,第1~3章简述液力偶合器基础知识,第4章简述液力偶合器选型匹配基础知识,第5~7章详细地介绍了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液黏调速离合器的选型匹配,第8章简述了液力偶合器订货与供货注意事项,第9章简述了液力偶合器使用与维护常识。本书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积累了编著者30多年的经验和见解。 本书适合冶金、电力、矿山、煤炭、石油、化工企业及设计院的科技人员阅读,可作为职工培训教材和相关职业学校参考资料,亦可供工科院校的师生们和液力偶合器营销人员参考。
《机械机构及应用(第2版)》对各种机械机构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应用以及必要的设计计算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内容包括运动变换机构、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轨迹图析及应用启示、调节机构、测微放大机构、解算机构、间歇转位机构、快速夹紧机构、快锁机构、滚动摩擦直线导向机构、气动机构、进料自动化机构、xyz三维传动机构、电磁式间歇传动机构、传动保险机构、机构力系的平衡及增力机构,还给出机构的综合应用。 《机械机构及应用(第2版)》按机构的功能分章,便于查阅和应用,并且图文表达简洁、清晰。 《机械机构及应用(第2版)》资料性强、有实用参考价值,可供从事机械设计的技术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将UG软件操作技巧与零件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36个精讲实例、72个扩展实例,详细介绍了UG NX 7.0中文版零件设计的流程、方法与技巧。 全书共包括9章,主要内容包括UG NX 7零件设计基础,螺纹紧固件类零件设计,轴、轴承及套筒类零件设计,杆类、板类及支架类零件设计,块类及座体类零件设计,盘盖及齿轮类零件设计,箱体类零件设计,零件工程图设计以及其他零件设计。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晰,将软件操作技巧与实战相结合,边讲边练。这些案例全部来自工程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利于读者学习后举一反三,快速上手与应用。 本书配书光盘内容特别丰富,除提供了全书108个范例的素材源文件外,还免费赠送36个精讲实例共9个多小时的高清语音视频教学,老师手把手的讲解,将成倍提
本书为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由河南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院校编写。全书共分9章:互换性与标准化概论、测量技术基础、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典型零部件的互换性、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尺寸链。为帮助读者理解教材内容,每章均配有习题。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含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电子、车辆工程等方向)及仪器仪表、热能动力工程类专业等本科生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机械制造工艺、机械零件标准化管理、计量测试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要求,结合机械制造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按照生产技术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工作能力流程设计教学项目,以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为主线,融合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等内容,并以典型零件为切入点分成若干不同的任务。本书共由四个教学项目组成:认知金属切削加工、编制零件加工工艺、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基础、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与专用夹具。
本书共分四篇二十一章,书中提供了各类液压元件、介质、辅件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分析、结构特点、设计方法、静动态特性及分析、使用与维护方法等;同时也反映了该学科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工程应用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本书也可从从事液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等工科院校有关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轴承质量的*检验标准(共70多个)以及企业的实际检验情况,系统介绍了轴承原材料各项目检验,并按照常用的深沟球轴承和汽车配套用圆锥滚子轴承的加工顺序,依次介绍了轴承零部件(套圈、滚动体、保持架)的冷、热加工各道工序检验和成套轴承的成品检验,还详细介绍了这些检验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 本书可供滚动轴承制造和使用单位的质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和经济设备安装维修人员参考,也可供轴承采购与供销人员以及相关院校的机械专业师生参考。
《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是在总结近几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制造技术赛项(高职组)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大赛“机械部件的创新设计与制造”主题,为了更好地服务大赛,促进教学改革创新而编写的。本书通过十个典型案例的讲解以及任务的实施,详细介绍了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全过程。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机床夹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用以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本书在介绍传统加工方法的基础上,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思路和关键问题以及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中的案例选择由简单到复杂,任务由浅入深、依次递进,案例均基于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内容翔实,通俗
本书根据纺织厂技工和保全工应该掌握的钳工知识,简明地介绍了划线、錾切、锉削、锯割、钻孔、锪孔和铰孔、攻丝和套丝、刮削、研磨和珩磨、校直、铆接和做标记等钳工的基本操作知识,以及常用量具、机械零件的装配和修理的基本知识。本书重在钳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的叙述,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纺织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技术例子,并给出了公差和配合、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非金属材料等一般知识以及现代加工技术在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内容和图例力求结合纺织厂生产实际。 本书用作纺织职业技术学校教材,也可用作纺织厂保全工、修机工自学参考书,或作为纺织厂新工人培训教材、职工业余教育教材。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083:2004《球墨铸铁分类》。 本标准和ISO1083:2004相比,在主要技术内容上存在如下差异: ——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编辑性修改,删除了ISO1083:2004中重复性的表注和部分技术要求。 ——增加了铸件外观质量要求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取样批次的划分和检验规则、铸件的其他检验项目、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及铸件防锈、包装和储运要求。这些铸造生产、检验所必需而ISO1083:2004所欠缺的内容,在本标准中给予以补充,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 ——增加了7.5-7.10。 ——增加了8.6。 ——增加了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的全部内容。 本标准亦参照了美国ASTMA536-2004《球墨铸铁件标准规范》和日本JISG5502-2000《球墨铸铁件》等国外先进标准的相关条款。 本标准代替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与GB/T1348-1988相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