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国内知名的工程机械驾驶培训教练编写,总结了多年实际职业培训的要求、经验和方法编写而成,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本书主要教会塔式起重机(塔吊)驾驶员认识、了解塔吊的整体结构,如何一步一步地学会操作塔吊,并逐步掌握熟练操作的技巧;同时还介绍了保养维护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另外,还介绍了新机型、新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使得读者既能操作普通机型又能操作*机型。 本书不仅适用于专业技术培训学校,也可供售后服务人员、维修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为系列教材的第二分册,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和附录共三部分,上篇主要内容包括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及其技术要求、装配图的相关知识及其画法规定,并结合工程设计和制造的实际,分析了各类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制造要求和图样表达方法等;下篇主要介绍SolidWorks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机械零件的造型和编辑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实体装配、工程图样的生成方法以及尺寸的标注等作了详细地介绍。
本书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机械原理教学基本要求”,为帮助机械类本科学生和考研人员学习、复习而编写的。 全书共14章。第1章绪论对机械原理课程作一个概要的介绍,使学生对整个课程体系及内容有所了解。第2~13章配套《机械原理》(李树军主编,科学出版社)各章内容,设置了知识结构、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典型例题、思考题、习题及习题参考答案等模块。第14章给出了4套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相关的科学理论和实用方法。本书体现了方法论的思想,突出创新设计理念,以丰富的实际案例为素材,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全书包括:绪论、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动力系统设计、执行系统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操控系统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加工中心的机械系统设计。
本习题集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吴艳萍上编的《机械制图(第二版)》教材配套使用。为了便丁教学,本习题集的编排顺序与配套的教材体系完全一致,在内容编排上,采用中英文双浯对照的编排形式,以方便双语教学。考虑到各类不同专业的要求,习题的数量和难度有以定的伸缩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本习题集共十章,另加七次图纸作业。主要内容,制图的基本识,正投影法基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以及平面与平面立休相交,基本曲面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轴测图,机件常用的表达力法,标准件、齿轮和弹簧,零件图,装配图。习题类型有补图、补线、选择、填空、改错、作图等。
本书主要论述交流电梯的工作原理。内容包括:电梯的基本结构、基本规格与主要性能指标,各种交流调速电梯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与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电梯的调试与故障处理,电梯的选用、安装、维修与管理。书中详细地分析了电梯的运行速度给定曲线、特性以及相应电路的工作原理。内容比较丰富全面,且在叙述上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技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及有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从事电梯安装、调试、维修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
本套教材分两册出版。其中,《工程图学基础》(已于2011年7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是高等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公共基础通用教材;《现代机械工程制图》(本书)专为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编写,与《工程图学基础》配套使用。 本书依照*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考国内同类优秀教材,采用**的相关国家标准,并吸收“工程制图”陕西省精品课程建设和多项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经过精心组织编写而成。 全书分上、下两篇和附录三部分。上篇为传统的机械工程制图内容,包括机械工程图预备知识、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图、
本书主要阐述机械的组成,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设计过程,各种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和运动特性,机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工作能力计算,基本设计方法、零件选用原则和零件材料选用等。 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总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和减速器、带传动和链传动、螺纹、轴和轴毂连接、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弹簧、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概论、机械创新设计基础。章后还附有思考题及练习题和阅读参考资料。
本书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力机械结构概论,水力机械埋入部件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导水机构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转轮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切击式水轮机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水力机械通用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基于数字化软件的水力机械强度计算等。本书充分反映了现代水力机械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方法,内容充实,结构清晰,各章节均配有详细的三维结构设计图和实物图,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本书系统阐述了机械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作者对本领域的大量文献进行筛选与分类,将确实行之有效的建模方法,根据作者对机械系统动力学体系的理解奉献给读者。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介绍机械系统动力学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张量、矢量等内容;第二部分(第3~7章)介绍解决“机构”问题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包括运动学基础、动力学基础、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基于D-H法的机器人动力学和罗伯森-维登伯格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第三部分(第8~9章)介绍解决“结构”问题的弹性力学的有限元法,包括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静态分析的有限元法和动态分析的有限元法;第四部分(第10~11章)介绍动力学方程的解法,包括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微分方程组的解法和矩阵特征问题的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理念。全书从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高能束加工及复合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微机械及微细加工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检测与监控自动化、现代质量工程、先进制造新概念等方面论述了各自的特点、技术内涵及其应用,体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书是根据专业培养总目标,在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以面向机械工程设计为主线,重点阐述学生在现代机电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机械设计基础相关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与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本书按实验独立设课的需要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模块:①工程图表达实验;②原理和结构分析实验;③运动学、动力学参数测定和性能测试实验;④创新性、研究性实验。全书共计24个实验项目,按3个层次分类,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各高校可按各自的实际情况选用。
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全书共7章,第l~2章为交换基础,讲解交换的共性内容;第3章为电路交换系统,介绍经典的电路交换原理和思想;第4章为通信网与No.7信令系统,介绍通信网络结构和信令系统,树立全程全网的概念;第5章为数据分组交换,介绍分组交换思想和IP化的基础知识;第6~7章为软交换与IMS技术,介绍当前正在使用的交换技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本书各章后有综合性的思考题,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工程机械的维护与修理过程中,正确使用、拆装、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排除故障及修理,充分发挥这些产品的效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无论是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还是对环境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书详细介绍了装载机国内外概况、轮式装载机主机整机使用与维护保养的总体要求,柴油机系统、传动系统、工作液压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车架和工作装置的结构、工作机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并结合工作实践,给出了许多维修案例。 本书为装载机维修技术人员、使用人员编写,也可用作设计人员、相关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本书主要介绍装载机操作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如装载机的结构、操作、日常维修、一般故障排除等。本书图表丰富,易学易懂,可做各类培训机构的教材,也适合自学提高。本书叙述由浅入深,结合实际,非常适合于工程机械相关岗位的上岗就业培训使用。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及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第三章~第六章主要介绍液压元件的结构、功能、原理及选用原则,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介绍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功能特点及应用情况,第九章主要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本书着重阐述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的同时,突出其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