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保持第五版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除旧添新、适当修改而成的。本书内容共分十章。除了介绍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本书还分别介绍了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检测元件与传感器、自动控制仪表及执行器等;在简单、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新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后结合生产过程介绍了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的控制方案。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适用于其他一些类型(例如石油、医药、轻工、食品、林业、冶金、煤矿、生物、环境 )高校相关专业,还可供从事连续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人员参考。
《仪表维修工》为《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系列之一,涵盖石油化工生产人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该工种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石化企业常用的各类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日常维护、事故判断与处理等。 本书是仪表维修岗位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第二版与版相比有以下变化:(1)删除了版中常用仪表、控制装置的型号、规格和性能指标方面的内容;(2)对版做了一面更新和较大扩充,新编内容约占第二版的70%以上。 《仪表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l共13章,收录、选编了工业自动化仪表选型、使用、自控设计、安装施工中的常用数据和资料。内容包括:常用计量单位、图形符号、字母代号、标准规范:常用物性数据和图表;热电偶、热电阻、流量计、控制阀、过程分析仪表有关技术数据:防火、防爆、防毒、外壳防护、辐射防护标准:腐蚀数据与选材图表:常用钢材、管材、法兰、螺纹、电线、电缆;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其中大多数内容取材于近十年来发布、出版的新标准和新文献,可供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自动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自控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
本书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教程第5分册,是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和需求编写的。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时频测量仪设计、电气参数测量仪、时域测量仪、元件参数测量仪、频域测量仪、数据域测量仪和其他测量仪的工作原理、设计基础、设计方法及大量设计举例。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条理清晰、工程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类、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电子设计竞赛、课程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的参考书,以及电子工程各类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为《中国石油高技能人才培训丛书》中的一本,分上、下两册。上册讲述了大型机组控制技术;执行器的结构.测试、安装、设计及故障分析;集散控制系统的配置、编程;可编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程序。下册讲述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特征;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等级、应用程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及其应用;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组成、特点及应用实例;先进控制技术的概念及工业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应用。 本书主要用于仪表维修技师的培训,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采用彩色印刷,全面介绍了指针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各类电子器件、电路板及家电、电动机等的检测技巧,全书内容介绍以实际步骤操作为序,图例与视频相结合,重点介绍了万用表检测基本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光电与显示器件、电声器件、集成电路、555时基电路、智能传感器、家电器件、电动机、电子电路板及工业芯片电路板的步骤与技巧,并对万用表常见故障及维修技巧进行了实用性说明。全书图文并茂,结合二维码扫码看视频,所介绍的使用方法及测量技巧均经过实践验证,视频均是作者团队倾心准备和录制,便于读者轻松掌握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本书可供电工、电子技术人员、初学者、电子爱好者以及电气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参考。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由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进行合并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3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仪表设备和材料的检验及保管、取源部件安装、仪表设备安装、仪表线路安装、仪表管道安装、脱脂、电气防爆和接地、防护、仪表试验、工程交接验收等。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第三版)以信息为主线,从信息的获取、变换、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过程检测技术及显示仪表的基本概念、各种参数和检测方法、信号的变换技术及参数的记录、数字显示等内容;并结合检测系统的组成以及误差的产生,讨论了各种误差的补偿方法及途径;同时介绍了各种检测元件和实际工业过程仪表选型的原则,增加了检测技术的新进展(智能检测技术和现场总线仪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检测技术及仪表的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液体光子器件的原理及技术。首先简要介绍液体界面现象的有关理论和液滴的物理特性;然后详细介绍电润湿驱动、介电泳驱动和静电力驱动等液体器件驱动技术,重点介绍液体透镜、液体光开关、液体光偏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八章,涵盖了当今实验室常用的专用仪器,反映了仪器*发展动态。每一章前设有“本章学习要求”栏目,从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介绍各章内容,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总体掌握各章知识点。每章都有仪器的原理、结构、特点、仪器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的介绍。本书理论结合实践,使初次接触者对先进仪器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快速熟悉和掌握仪器。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医学检验及相关专业本科、专科和成人教育(专升本)各层次学生用做教材,也可作为临床检验人员日常工作、继续教育和职称考试的参考用书。
本书精选200多个典型例子,通过大量实物图片,从元器件的简要说明、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讲述利用万用表检测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方法、步骤及技巧,还介绍了万用表检测常用小家电中的元器件及常见故障维修及处理的方法。 本书图文并茂,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非常适合电子爱好者、电气工程人员、电器维修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在校生阅读和使用。
本标准代替GB/T 14250--1993《衡器术语》。 本标准与GB/T 14250--1993相比,主要变化内容如下: ——本标准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0IM1 R76《非自动衡器》(2006年版)中的术语为主线,吸收了OIM1 R50《连续累计自动衡器》(1997年版)、OIM1 R51《自动分检衡器》(2006年版)、OIMlR6《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2004年版)、OIML R06《自动轨道衡》(2005年版)、OIM1 R107《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2006年第二草案)、OIM1 R134《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2006年版)六个自动衡器的国际建议和0IM1 R60《称重传感器》(2000年版)国际建议中的名词术语。
本书详细介绍了BIM的基础理论、Autodesk Revit 建模软件基本操作、BIM应用领域和实际工程案例。全书共分为4章,主要内容包括:BIM的由来、技术概念及发展趋势;Revit三维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主要功能;BIM技术在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与价值,以及BIM模型的应用;通过6个应用BIM技术的实际工程项目,对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作用与价值进行具体解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
本书系统、详细地介绍智能仪器的基本内容和实现的技术方法。全书共分l0章,内容包括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与特点,智能仪器设计的原则、指导思想、设计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技术,GPIB、VXl、RS.232、RS.485、现场总线、蓝牙等通信技术,自动校准、故障诊断和抗干扰技术,以及常用的测量与控制算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神经网络算法、专家系统、软测量、虚拟仪器、网络化仪器等。本书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测控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从业者参考。 为了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欢迎登录www.hxedu.com.cn下载。
机械振动与冲击是一项覆盖面很广的共性基础技术,它涉及到机械装备、仪器仪表、能源电力、船舶车辆、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土木结构、冶金矿山、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地质勘探、农林机械、电子电工、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医药卫生等领域,几乎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是近三十年兴起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它对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有效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减少停机维修时间和费用,改善设备管理,提高运行水平和效益,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有重要作用。还可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为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产品升级换代,替代进口,扩大出口,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及国民经济和社
本书围绕数字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及经历,论述了数字制造和数字装备的主要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 全书分为8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数字制造的概述;第2章主要介绍了数字装备及数控加工技术;第3章主要阐述了数字化设计开发及仿真领域的知识;第4章主要阐述了柔性制造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5章主要阐述了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造的相关技术及应用研究;第6章主要阐述了协同设计与并行工程的背景特点与相关技术;第7章主要阐述了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立在信息和网络技术之上、对产品数据实现全面管理的过程;第8章以制造业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为题,阐述了企业资源计划在制造业中的推广和应用。 本书可供制造业产业研究、工艺设计及生产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校及
本教材简要总结了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种类、特点和应用,根据测量对象分别介绍了尺寸、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校准、螺纹及齿轮、硬度、逆向等测量,并结合测量对象及测量案例详细介绍了常见现代精密测量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测量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手段。本教材汇集了近几年工程应用的经验,以实用为宗旨,强调系统性、层次性、实例丰富性、项目多样性,突出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一体化,注重人才工程应用能力和理论素质的综合培养。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专科学校及职业学校的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测量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从事质量检验的企业人员等编写的实践教材,同时可供其他专业的人员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