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面包板电子制作130例》四色印刷图书和全部配书电子元器件套件,内涵电子基础知识、130个电子制作的原理、装配说明以及配套的电子元器件,读者使用本套装,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制作出电子产品,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实验采用面包板,即插即拔,安全易操作。本套装无年龄限制,适合任何一位电子爱好者,是小学生科技特长、中学生课内外兴趣班以及电子爱好者从新手到高手的良师益友。
本书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缆的选型和应用;包括对导电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材质的比较和选用;对电缆额定电压、中高压电缆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和电流等基本性能的选用;按稳定负荷、断续和短时负荷、冲击负荷、允许电压降、短路热稳定、经济电流密度等要求选择电缆截面积;对中性线、保护接地线、金属屏蔽层截面积的选用;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矿物绝缘电缆、预制分支电力电缆、防(耐)水电力电缆、风电用耐扭曲电力电缆、耐高温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耐寒电缆、防白蚁电缆、氟塑料绝缘电力电缆、通用橡套软电缆、矿用橡套软电缆、船用乙丙橡胶绝缘电缆、常用控制电缆、本质安全型信号控制电缆、常用计算机电缆、中、低压变频器专用电缆、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用控制信号电缆和交、直流牵引电缆、海底电力电缆、光纤复合
《超级电容器储能材料、器件与应用》一书从 理论 材料 器件 应用 链条出发,系统地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理论基础、性能特点及评价方法,概括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研究现状和产业化发展态势,阐述了超级电容器单体和模组的器件制造工艺技术,总结了超级电容器在工业电子、电网、交通、军用装备、智能传感等领域中的应用。本书还对新型超级电容器如柔性超级电容器、固态超级电容器和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论述。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材料、化学和能源类专业的教学用书及相关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电线电缆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介绍了电线电缆的发展历史、产品分类及不同类型电缆产品的结构、用途、型号编制和技术标准;电线电缆的相关认证;对电线电缆生产中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工艺过程、结构计算、过程检验及质量控制分别进行了介绍;还对电缆盘具的使用和选择、包装储运、电缆载流量及电缆选型进行了分析。 本书集多位一线资深技术专家之智,以应用技术为本,以实用、适用原则选择内容、掌握深度,既保留了传统、实用的内容,又拓展了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内容全面、层次清晰、案例具体、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教材使用,亦可供从事电线电缆制造以及电力、通信行业从事电缆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考和培训之用。
本书共分为10章,前4章主要介绍了铜铝的精炼、制杆、拉线、退火、绞线工序的工艺技术、加工原理、晶体结构变化及理论分析,导体类型和绞线过程中单线的变形;第五、六、七章介绍了绝缘材料和护套的加工;第八章对绝缘线芯成缆、线芯变形进行了分析;第九章对绕包、装铠、编织、金属护套等护层制造技术和工艺进行了介绍;第十章对双金属线、金属的挤压包覆、新型架空导线、矿物绝缘电缆的型式、制造方法、制造工艺进行了介绍。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电缆生产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心得的总结,实用性强,可供电线电缆制造行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还可供电缆检测及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0800:1992《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英文版)。 本标准在等同采用IEC60800:1992时修正了原文中几处编辑性错误。这些修正如下: ——IEC60800:1992的2.3.6中原文有误,3。5.5应改为2.3.5,本标准已作了相应修正。 ——IEC60800:1992的2.4.4.工中原文有误,2.5.3.5应改为2.3.5.3,本标准已作了相应修正。 ——IEC60800:1992的2.4.5中原文有误,2.2.4应改为2.4.4,本标准已作了相应修正。 ——IEC60800:1992的2.7.4.2中原文有误,1.7.6.4应改为工.7.4,本标准已作了相应修正。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删除了IEC 60800标准前言。 ——本标准的1.2采用了适用于我国标准的引用语,删除了IEC60800标准的引用语。 ——IEC 60800:1992引用了IEC 60702-I:1988,目前IEC60702-1:1988已更
摩擦学研究者致力于润滑机制的研究,通过计算获得润滑状态的基本规律,而润滑工程师通过润滑参数设计保证摩擦副的性能与寿命,但真实机器摩擦部件中的动态油膜厚度及其分布极难获得。聚焦上述工程应用瓶颈,本书系统地展示了机械装备关键摩擦副润滑膜厚度的超声在机测量技术,力图将摩擦学润滑理论设计向实际运行状态延伸,构筑状态监测领域新方法。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超声测量基本原理、多层平行结构中的膜厚计算模型、曲率接触摩擦副中的补偿方法、膜厚与磨损同步测量模型、参考信号在线重构方法、在线温度补偿算法等内容,幵在各部分都给出了实际工程算例,尤其在最后两章系统介绍了两类典型装备中的应用实例,丰富了内容的实践性和工程性。 本书内容融合了摩擦学、流体力学、声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