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共9分册,主要用于全国总工会、国资委、中电联、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发电厂热工技能大赛(大赛奖为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发电厂生技部热工监督专工持证上岗培训。是发电厂热控方面的权威读物。
本书由国内长期从事火力发电机组热控专业调试、生产、监督、科研的技术工作者精心编撰而成。它以近10年来全国各发电企业基建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控制系统典型故障案例为基础,系统介绍了故障分析处理过程与防范措施,并从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角度,提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配置要求和故障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各类典型控制系统故障的现象、成因与预控,并学会针对性的故障分析方法,以指导发电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检修、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全过程的可靠性提升工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问答》于2013年出版,本项目旨在修改与国网六统一要求不符部分,并新增部分案例。智能变电站相关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对继电保护的设计、调试、运维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人员的保护设备管理水平和运维管理能力,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问答》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本书采用问答形式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基本原理、规程规定、调试及运行技术。本书可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测试、运维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火电厂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与管理 精密点检 故障诊断 预知排查 风险管控》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的意义、设备管理的演进、设备管理的愿景、发电设备管理国内外发展情况),设备点检定修(点检精密点检、设备定修、点检定修管理、点检定修制),设备预知性检修(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状态监测诊断方法与评价、状态监测及诊断实践与案例、状态监测仪器仪表及系统),转动设备振动故障诊断理论基础(转子振动的概述、转子系统振动故障诊断技术、振动监测基本名词术语图谱),转动设备振动故障诊断案例(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及案例、中心不正引起的振动及案例、基础松动引起的振动及案例、轴承损坏引起的振动及案例、齿轮啮合引起的振动及案例、动静摩擦引起的振动及案例、轴承轴向振动原因及案例、流体诱导引起的振动及案例)
本书是《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手册》中的节能监督部分,全书以节能技术监督为主线,详细阐述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监督的基础管理、指标监督;阐述了节能诊断分析方法、节能评价方法和能量平衡方法;介绍了火力发电厂主要的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煤耗率、厂用电率、热电联产指标、单位发电取水量、节煤量(燃料监督)、节油量,以及锅炉热效率和汽轮机热耗率等指标的影响因素、管理措施、评价考核方法和控制措施;介绍了各项汽轮机指标的技术监督内容、技术监督方法、技术监督标准、耗差分析方法、耗差分析结果、技术监督质量要求等;介绍了锅炉指标的技术监督内容、技术监督方法、技术监督标准、耗差分析方法、耗差分析结果、技术监督质量要求等。
由于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迫切呼吁建立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结构逐渐取代以污染严重、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新能源发电变流技术则是新能源发电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关键技术。本书面向具有一定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以典型新能源发电技术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述和讨论新能源发电概述、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并网光伏发电及逆变器技术、风电变流器及其控制、微网逆变器及其控制、储能功率变换系统及其控制、新能源发电中的孤岛效应、新能源发电并网导则及故障穿越等内容。
本书介绍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对比分析了开发海上风电的优劣势,重点剖析了海上风电开发的六大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上风力机的设计原则和系统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了海上风力机的技术路线对比、风力机基础设计与施工、防腐蚀与密封设计、防台风设计、可靠性设计、发电能力优化设计及可维护性设计的解决思路和设计方法。此外,简要介绍了海上风力机的相关标准和认证,后对未来海上风电开发与风力机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本书适合从事海上风电领域,尤其是海上风力机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通用教材,对想要了解海上风力发电的读者也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
林世平编著的《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技术应用手册》主要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工程设计和技术咨询,可满足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深度要求,全书分为技术部分和应用部分,共十章。技术部分包括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及类型;系统主要设备,各种原动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系统设计,包括负荷计算、发电机组选型设计、系统设备配置原则、系统方案设计案例、联合循环汽轮机组选择、能源站选址及条件、噪声防治;电气系统及电力并网;控制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系统构成及案例;能源系统能源利用评价、技术经济分析;工程建设与调试;运营管理,项目运行准备、运行规程、运行策略及系统维修维护。应用部分包括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政策及发展、政策汇编、工程技术规范;区域能源服务商业模式、项目
为了搞好检修生产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按照部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电力行业》、《电力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火力发电厂检修岗位规范》以及检修规程的要求,突出岗位重点、注重操作技能、便于考核培训等,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编写了《地方电厂岗位检修技能培训教材》,分为锅炉设备检修、汽轮机设备检修、电气设备检修、热工控制检修、电厂化学检修、燃料设备检修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7册。 本书是《地方电厂岗位检修技能培训教材》(汽轮机设备检修),共分6篇28章,*篇介绍汽轮机检修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常用材料和备品、常用工具、生产管理和相关知识;第二篇介绍汽轮机本体检修,如汽轮机缸体、汽轮机转子、汽轮机轴瓦、盘车装置等检修和汽轮机本体日常维护;第三篇介绍汽轮机调速保护系统检修,如供油系统及设备设备
全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凝汽式电厂冷端系统的技术改造和优化运行。前六章围绕湿冷发电机组的冷端系统,依次介绍凝汽器、湿冷塔、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清洁度管理、抽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变工况性能及其技术改造或优化运行方面的内容;第七章介绍直接空冷系统的改造与优化运行技术;第八章介绍电厂冷端系统故障诊断原理与综合节能改造案例;第九章介绍电厂凝汽器余热回收技术;在各章中均提供了若干实际工程案例。
《燃煤发电机组能耗分析与节能诊断技术》是一本关于燃煤发电机组能耗分析和节能诊断技术的专著,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阐述了影响燃煤发电机组能耗的主要因素、燃煤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及措施、燃煤发电机组运行性能监测及效率核实方法、典型燃煤发电机组节能诊断案例,并给出当前世界能源和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等。本书融合了作者多年从事燃煤电厂经济性分析和技术改造研究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将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我国电厂实际相结合,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书是300MW火力发电机组丛书之一,本书在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更新修改,并加以充实、提高,使之更适合大容量火电机组的目前状况。全书系统地介绍了300MW汽轮发电机及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原理、结构、特性以及运行、维护、调试等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汽轮发电机本体、励磁系统、电气一次系统及设备、继电保护配置及设备,电气设备调整试验,并且介绍了大型汽轮发电机设备的结构特点以及当今世界上大功率汽轮发电机及电气设备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全书内容丰富,讲述精练,反映了我国生产和进口的300MW等级汽轮发电机及电气设备的设备水平。
主要内容包括热工计量与测量、热工自动调节、热工保护与顺序控制、汽轮机电液调节控制、计算机控制、热控电源及现场管理、热工技术管理。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绘图题、计算题。目 录章:热工计量与测量装置第二章:自动调节系统第三章:热工保护与顺序控制第四章:数字电液控制系第五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公共系统第六章:热工技术管理
本书在讲解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模块化预制舱、集成式隔离断路器、智能变压器、智能GIS、电子式互感器、智能二次设备、一体化业务平台、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等设备在智能变电站的集成应用。在本书的*后,针对吉林永吉220kV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工程设计、建设、工艺以及一、二次设备的选型、配置进行了详细讲解;特别总结了高寒地区预制舱、新型断路器、土建创新优化等十余项智能变电站的创新成果。本书适合从事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汽轮机运行与检修技术》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运行与检修技术丛书》分册之一。书中介绍了超(超)临界汽轮机设备、热力系统、调节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特性,分析了超(超)临界汽轮机启动、停机、运行维护及运行安全性方面的知识,全面阐述了汽轮机本体、主要辅机及管阀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等。孙为民等编著的《汽轮机运行与检修技术》可供设计院、发电厂、电力试验所、电力建设单位等从事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可作为现场生产运行、检修人员的培训资料和教材,也可供大型火电厂汽轮机专业技术人员查阅和供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师生学习参考。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产和引进的300MW级火电机组就陆续成为我国电力生产中的主力机组。由于投入运行时间30多年了,涉及机组运行、检修、技改和节能减排、脱硫脱硝等要求越来越严,以及急需提高实际运行检修人员操作技能水平,组织编写了一套《300MW级火力发电厂培训丛书》,分为《锅炉设备及系统》、《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环保设备及系统》、《化学设备及系统》、《输煤设备及系统》、《热控设备及系统》、《电气控制及保护》、《集控运行》9册。本书为《300MW级火力发电厂培训丛书 热控设备及系统》,共七章,主要介绍3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热控设备的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分散控制系统、机组保护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炉膛安全监测系统及现场测量执行设备等。
本书强调的内容:1.强调大规模、高效率的聚热方式实现的可能性,如何从系统、设备、部件上完成设想并予以实现。2.强调电能输出品质如何适应电网的要求,通过蓄热的实现,解决负荷的波动,根据设备状况和控制手段,实现若干种标准负荷输出特性曲线。3.强调理论的指导,从坐标体系到计算公式,有一些公式是作者自己推导出的,从而形成完整的计算模型。4.强调知识的全面性,涵盖太阳能热发电方面的内容都包括了,专业包括天文、气象、太阳能辐射、材料、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以及常规能源方面的知识。
在各发电集团、电力科学研究院和相关电厂专业人员的支持下,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组织收集了2017年全国发电企业因热控原因引起或与热控相关的机组故障案例近200,从中筛选了涉及到系统设计配置、安装、检修维护及运行操作等方面的128个典型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整理、汇编。发电厂热控专业及相关人员,可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提炼和总结,积累故障分析查找工作经验,探讨优化完善控制逻辑、规范制度和加强技术管理,制定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消除热控系统存在的潜在隐患的预控措施,以进一步改善热控系统的安全健康状况,遏制机组跳闸事件的发生,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本书依托国家标准GB/T 51307 2018《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IEC 62862-4-1《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厂设计总体要求》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太阳能光热发电及热利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项目编号:2017YFF0208300) 的有关成果,结合国内示范工程案例和国外光热发电站设计经验提炼撰写而成。本书围绕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光热资源评估、站址选择、光污染分析、光热关键设备部件选型设计、镜场设计、储热系统设计、光热工艺系统集成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信息系统设计、吸热塔结构设计、定日镜结构设计、消防设计、镜场清洗技术等方面。
《高效低碳环保大型燃气轮机电厂工程实践 技术篇》为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编写,其是早进入燃机项目市场的设计企业之一,从1998年投入商业运行的天津滨海燃机电厂,到2013年2月投运的北京草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二期工程,华北院已完成及正在设计、建设的国内大型燃机项目共56台(套),装机容量1500多万千瓦,占全国燃机市场的近50%,同时向白俄罗斯、加纳等海外市场的延伸。 本书对华北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建设完成的燃机项目,进行了技术总结,内容涉及工程技术特点,主厂房及主设备情况、系统设计情况及特点,供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