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杂环农药:除草剂 杀虫剂 杀菌剂(套装共3册)各分册内容如下: ●杀虫剂:系统介绍了杂环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不对称合成与分离,立体化学,天然产物,生物活性与作用机理,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残留与残留免疫印记分析,代谢,剂型加工及抗性等。 ●杀菌剂:系统介绍了杂环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波谱化学、立体化学、天然杂环化合物、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手性分离、残留与代谢及作用机理等内容。 ●除草剂:系统介绍了杂环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各种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波谱化学、立体化学、天然杂环化合物、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手性分离、残留与代谢及作用机理、抗性、加工等内容。 这套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农药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植物
本书是“十四五”全国职业教育医药类规划教材。药物化学是职业院校药学、药物制剂、药品检验、化学制药等药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教材按照立体化资源结合以项目任务 型课程为主体的模式编写,学生通过丰富的视频、案例和活动完成具体项目,从而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按照药学类专业要求,结合企业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实际提出的。使职业院校学生掌握各类重要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制备方法、质量分析、作用靶点、临床用途、药物在体内体外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药学知识和技能。 数字化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课件等,以达到扩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行业发展与相关职业要求的目的。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及技师院校药学相关专业类的教材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用书。
《农药标准汇编》收集了截至2009年底批准发布的农药标准,分通用方法卷和产品卷,通用方法卷一册,产品卷分为上、中、下三册。产品卷共包括标准240项,其中国家标准129项,行业标准111项。本书为产品卷(下),包括行业标准110项。 本汇编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GB或GB/T),年代号用四位数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标准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 本汇编包括的标准,由于出版年代的不同,其格式、计量单位乃至技术术语不尽相同。这次汇编只对原标准中技术内容上的错误以及其他明显不妥之处做了更正。 本汇编目录中,凡标准名称后用括号原国家标准号“(原GB××××一×
本书系《农药剂型加工丛书》(第三版)中的一册。全书共17章,前两章概括地介绍了农药剂型加工的定义和意义,以及我国农药加工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展望,后15章分别介绍了可溶性液剂、微乳剂、水乳剂、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喷雾剂及其应用技术、飞机超低容量喷雾剂及其应用技术、静电喷雾剂及其应用技术、热雾剂、气雾剂、悬浮剂、悬浮乳剂、油悬浮剂、种衣剂、控制释放技术及缓释剂、农药混剂的定义,发展概况,剂型组成,配制工艺及产品的规格性能,检测方法等内容。本书诸位作者结合本国农药剂型加工的实际需要,根据自己积累的大量资料和实践经验,经过系统的整理、综合分析,然后从理论上、技术上给予详细的论述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 本书可供从事农药剂型加工研究、生产、应用、贸易、管理的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详细介绍了189个年销售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农药品种(除草剂86个、杀虫剂51个、杀菌剂5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2个)的合成和分析技术。另外,每个品种均列出了中英文通用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以及其入市时间、应用作物、防治对象、主要生产公司和现销售额等内容。在合成工艺中介绍了不同的工艺路线技术、中试工艺和具体合成方法,在分析方法中则介绍了具体的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 每个品种后均附有参考文献,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从事农药科研、生产、市场和管理的有关人员查阅,也可供高等院校农药、植保、有机合成等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作为《世界农药大全》的杀虫剂分册,精选了308个目前国内外重要品种(含正开发中的新品种),包括杀虫剂220个、杀螨剂33个、熏蒸剂和杀线虫剂21个、昆虫驱避剂3个、杀鼠剂15个,其他16个。此外,还收集了常见的混剂品种94个。系统而又详细地介绍了新药创制经纬、产品简介(名称、理化性质、毒性、制剂、分析、作用机理)、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应用技术、使用方法)、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名称、专利号、专利申请日期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申请的相关专利、工艺专利、制剂专利、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主要参考文献等。在本书前面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相关重要昆虫知识。 每一产品均给出了美国化学文摘主题索引或化学物质名称供检索。书后附有剂型对照表等附录,以及完善的索
本标准的第3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GB 4839—1998《农药通用名称》的修订。 本标准与GB 4839—1998的主要差异为: ——标准名称由《农药通用名称》修改为《农药中文通用名称》。 ——标准增加了农药中文通用名称化合物的数量。 ——重新进行排序。 ——增加了英文索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4839—1998《农药通用名称》。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在简述立体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光学异构体制备与分析方法,农药手性与生物活性和毒性相关性,手性农药的环境行为,以及有机磷、拟除虫菊酯、三唑类、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等手性农药的立体化学。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本书全面反映了手性农药的化学、生物学、环境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与新进展,特别是农药合成中的立体选择性反应、特异性手性催化剂及化学拆分的新方法等,涉及各类手性农药的新品种。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将为农药创制研究人员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提供指导,可作农药学、制药工程、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选用教材,也可供农药相关专业学生、农药研究工作者参考。
《农药标准汇编》收集了截至2009年底批准发布的农药标准,分通用方法卷和产品卷,通用方法卷一册,产品卷分为上、中、下三册。产品卷共包括标准240项,其中国家标准129项,行业标准111项。本书为产品卷(上),包括国家标准70项,行业标准1项。 本汇编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GB或GB/T),年代号用四位数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标准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 本汇编包括的标准,由于出版年代的不同,其格式、计量单位乃至技术术语不尽相同。这次汇编只对原标准中技术内容上的错误以及其他明显不妥之处做了更正。 本汇编目录中,凡标准名称后用括号原国家标准
本书由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组织当前国内从事新农药创制工作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由15个专题组成,涵盖了当前新农药创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研发背景到农药分子设计、生物活性筛选、药效试验、毒理试验、安全环境评价、专利策略等均有阐述。 可供从事农药研究、生产的科研管理人员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农药,植保,化工及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部有机农药及中间体与代谢物的质谱工具书。全书共收集整理了1412种有机农药及中间体与代谢物,包括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卫生及建筑害虫防治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其他杀虫剂、杀螨剂、增效剂、杀鼠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农药中间体十四部分,几乎每个品种均列出了中文通用名称、英文通用名称、中文化学名称、英文化学名称、中文别名、英文别名、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分子结构式和电子轰击质谱图(EIMS)。为便于检索,书后附有中文名称索引、英文名称索引、分子式索引和CAS登录号索引。 本书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索引完备,可供农业、环境保护、检验检疫、医疗卫生、司法鉴定等行业和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参考。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以16个实验对当前主要农药剂型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是对乳油、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泡腾片剂等主要剂型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增加了种衣剂和微胶囊剂等两种新剂型。另外,还精选了FAO、OECD、CIPAC等相关标准,便于读者参考查阅。 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农药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农药制剂加工研究和管理人员参阅。
作为《节能减排丛书》的其中一分册,本书按农药品种分类,系统介绍了各类农药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农药品种及其重要中间体生产环节中各种节能减排的实用技术与应用实例。其中对农药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废水,就其减排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与介绍。 本书可供农药及其中间体生产、研发、管理、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阅读,也适合农药、植保等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来源和类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对农药残留量的限量标准、农残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等相关内容。
本书是作者近三十年致力于苦皮藤研究工作的总结。在简述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杀虫植物苦皮藤及其活性成分,苦皮藤素的作用机理和选择机理、衍生合成,以及杀虫植物苦皮藤的开发应用情况。另外,还详细介绍了苦皮藤植株中Hd3菌株、A10菌株、2B菌株等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供天然产物药物学、植物源新农药研发与创制等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农药、植保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作为《世界农药新进展》的续篇,在收集整理大量近几年来国际农药信息的基础上,分别从农药的市场、品种、开发特点、创新访求及今后农药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介绍、分析和归纳了当前世界农药特别是各大农药公司的市场进展,各大类农药的市场与使用情况,重点农药品种的研发与推广等内容,并对当前中国农药的创制、研发及世界农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主要供我国农药的科研开发人员,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市场营销、农药国际贸易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农药、植保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农药标准汇编(通用方法卷)》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605-1979(1989)。本标准为次修订。HG 2-899-1977《商品农药采样方法》于1977年10月首次发布,1979年修订为GB 1605-1979《商品农药采样方法》。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有沈阳化工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有河北新丰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楼少巍、侯字凯、周国柱、张进娥。本标准委托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植物增产剂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本书给出约150种植物增产剂的配方、制作方法。《150种植物增产剂配方与制作》由李东光主编,选用的产品产值高、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且产品环保安全,适合广大读者参考。 《150种植物增产剂配方与制作》尤其是农业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以杂环化合物结构为分类标准,系统介绍了杂环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波谱化学、立体化学、天然杂环化合物、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手性分离、残留与代谢及作用机理等内容,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杂环杀菌剂研究的新成果。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农药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植物保护、环境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精细化工科研与生产、农技推广及农资经营等工作的人员参考。
农药剂型是农药生产中可供用户使用的终产品。本书作为《农药剂型加工丛书》(第三版)中的一本,系统地阐述了13种固体剂型和农药载体的组成、配制和功能等内容。 全书共分14章,除去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干悬浮剂、粒剂、水分散粒剂、片剂、静电喷粉、烟(雾)剂、除草地膜、毒饵和农药载体是对《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中章节的修改和补充以外,增补了国内外研究兴起的泡腾片剂和水分散片剂两章。本书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与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并重,准确评述各种剂型及载体。 书后附有农药剂型名称、代码;与固体制剂有关的物理常数及CIPAC的方法;中国国标测定方法等。 本书可供从事农药剂型研发、生产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校农药化工和植保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旨在阐述农药毒理学是一门关于农药与健康关系的科学。在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农药对机体可能诱发的毒性,在空气、水、土壤、食物、职业和居住生活环境中农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农药品种对试验动物和人的毒性,农药进入机体的途径、代谢过程、引发毒性的机制、风险评价以及农药中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原则和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