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理论
    •   ( 3 条评论 )
    • 钟栋梁 /2018-05-01/ 科学出版社
    • 高效利用低浓度煤层气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气体水合物技术提纯低浓度煤层气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储气率高、节约能耗等优点。本书将分6章详细介绍低浓度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现状、气体水合物及其应用基础、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理论、溶液搅拌体系的提纯实验研究、多孔介质体系的提纯实验研究、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的经济性评价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结果、以及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

    • ¥57.7 ¥79 折扣:7.3折
    • 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气体净化分离技术
    •   ( 202 条评论 )
    • 上官炬, 常丽萍, 苗茂谦编著 /2012-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就目前煤气净化分离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行概述,在简述气体净化与分离科学和技术基础上,从煤炭中元素赋存形态到污染物的形成出发,重点介绍了煤气中硫化物、二氧化碳、氮化物及粉尘的脱除与分离技术及研究状况。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综述了硫化物、氮化物、卤化物及其他在煤中赋存形态和转化,以及危害和脱除。第2章简述了气体净化与分离技术基础——气体吸收原理与吸附原理。第3章论述了硫化物脱除方法及脱硫研究状况。第4章论述了NH3和HCN的形成、转化及脱除方法。第5章重点介绍了CO2的脱除与分离,并对脱碳工艺进行了比较。第6章综述了煤气中煤尘分离机理及除尘方法。本书适合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环境保护等行业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老师的参考书

    • ¥76 ¥86 折扣:8.8折
    •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付长亮)
    •   ( 138 条评论 )
    • 付长亮张爱民 主编 /2009-08-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对现代新型煤化工的主要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空气深冷液化分离、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生产技术、二甲醚生产技术、醋酸生产技术、煤液化七章。在各章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了目前煤化工发展的现状,突出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大规模空分技术、壳牌煤气化技术、德士古气化技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耐硫宽温变换、低温甲醇洗、克劳斯硫回收、低压甲醇合成、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甲醇液相羰基化制醋酸等新工艺。 本书在“理论够用,重视生产操作”的原则指导下,详细介绍了以上各工艺的发展现状、工艺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生产操作,旨在为高职高专煤化工及化工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认识、学习煤化工生产操作的教材。由于较详细地介绍了各工艺的生产操作内容,本书也可作为相关煤化工企业操作人员培训的

    • ¥28 ¥33 折扣:8.5折
    • 煤化学(朱银惠)
    •   ( 114 条评论 )
    • 朱银惠 主编 /2013-03-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岩相组成与应用、一般性质、工艺性质、分类和评价、化学结构、化学方法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等,并附有实验部分。 本书为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能源、煤燃烧、炭素材料、煤基化学品、煤田地质、采煤、选煤、煤质化验和环境保护等有关管理、研究、设计、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25.8 ¥36 折扣:7.2折
    • 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煤炭气化技术
    •   ( 291 条评论 )
    • 于遵宏王辅臣等 /2010-1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之一。本书立足于国内外煤气化的*研究进展,涉及煤气化过程涉及的各项内容,既有工艺分析,又有理论研究。全书共分为10章,分别是煤气化过程分析、煤气化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炉内射流与湍流多相流动、湍流混合及其对复杂气化反应的影响、煤的成浆特性及煤浆制备、煤气化过程中的原料输送、气化炉内熔渣流动与沉积、气流床气化过程放大与集成、煤与气态烃和生物质的共同气化、气化炉及气化系统模拟。 本书适用于从事煤转化和煤化工科研、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供部分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专业用书。

    • ¥77.7 ¥88 折扣:8.8折
    • 煤气净化设备状态维护与检修技术
    •   ( 27 条评论 )
    • 上海五冶检修公司 编著 /2006-09-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煤气净化装置的作用、生产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对煤气净化装置主要设备的日常点巡检内容及检查方法、检修技术以及验收标准等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对主要工艺设备的管理项目进行列表说明;对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检查基准进行了叙述。后介绍了煤气净化各装置危险化学品危害及采取措施、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动火安全技术、罐内作业安全管理等。本书共分为6章,内容为:概述、煤气净化装置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技术、通用机械维修技术、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技术、仪表设备维护与检修技术以及安全与环保技术简介。 本书可供煤气净化设备维修、操作人员使用,也适合煤气净化企业设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高职高专从事煤化工专业教学酌广大师生的参考材料。

    • ¥38.8 ¥40 折扣:9.7折
    • 褐煤化工技术
    •   ( 64 条评论 )
    • 李青松 主编 /2014-1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的褐煤利用技术,同时介绍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褐煤利用先进技术。从褐煤综合利用的角度,对褐煤利用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进行详细论述。全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世界能源中褐煤利用现状、褐煤物理加工技术、褐煤热解、褐煤燃烧与发电、褐煤气化、褐煤液化、褐煤萃取、褐煤分析检测等内容。

    • ¥76.4 ¥98 折扣:7.8折
    • 煤化工手册--中煤煤化工技术与工程
    •   ( 106 条评论 )
    • 徐耀武 /2013-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汇集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已有、在建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国内外新工程技术成果和典型示范项目,介绍了中煤集团目前主要煤炭资源和已有、在建以及拟建煤化工项目的基本情况,以供集团部门和各单位相关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从事煤化工和关注煤化工的人员参考。

    • ¥75.1 ¥95 折扣:7.9折
    • 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煤基醇醚燃料
    •   ( 137 条评论 )
    • 李忠谢克昌 /2011-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就目前主要能源及替代燃料的发展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甲醇燃料、二甲醚燃料、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四种重要替代燃料。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国际与国内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替代燃料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第2~5章分别论述了主要替代燃料——甲醇燃料、二甲醚燃料、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的物理化学性质、燃料性质、制备方法、应用方向,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生产消费情况。 本书适合广大从事煤化工研究、替代能源研发的科研人员,以及关注替代能源特别是替代燃料发展的科研人员以及管理者使用,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老师的教学参考书。 一级分类:科技图书 二级分类:化工 三级分类:煤化工

    • ¥118.5 ¥150 折扣:7.9折
    • 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煤化工生产技术
    •   ( 19 条评论 )
    • 侯侠//王建强 /2012-02-01/ 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 本书结合中国煤化工发展的实际,较系统地介绍了煤炭气化技术、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煤化工课题实践等内容。书中引入了典型的煤化工生产实例,反映了当前煤化工发展的成果;同时为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特在章节中加人了实际操作的基本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技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煤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煤化工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 ¥42.5 ¥50 折扣:8.5折
    • 煤质近红外光谱智能分析理论与应用
    •   ( 36 条评论 )
    • 李明,雷萌 著 /2018-12-01/ 科学出版社
    • 为了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必须及时掌握煤质的变化规律。受测量方法和相关技术限制,传统的煤质分析技术已不能满足煤炭生产、加工和利用等过程的要求。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煤质快速检测方法,可实现煤质全元素的快速在线分析。由于该技术是一种间接分析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建模数据及方法。鉴于此,针对煤样光谱数据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多、维数高、特征变异范围广等问题,本书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相应的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框架,并围绕影响其应用的四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建模样本优化筛选研究,煤样光谱数据的恢复处理研究,煤样光谱数据压缩处理研究,煤样光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后,据此构建煤质的快速在线分析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书中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快

    • ¥60.5 ¥89 折扣:6.8折
    • 煤化工工艺学(孙鸿)
    •   ( 121 条评论 )
    • 孙鸿 /2012-08-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煤化工工艺学》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煤炭资源与煤分析、煤炭洗选、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利用、煤炭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以及煤化工与环境保护等内容。本书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个章节的编写中,减少理论性的内容,注重对工艺、设备的介绍。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在每章后增加了思考题部分。 《煤化工工艺学》可作高等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煤化工利用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 ¥30.4 ¥39 折扣:7.8折
    • 现代煤化工新技术(第二版)
    •   ( 342 条评论 )
    • 唐宏青 编著 /2016-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全面论述了现代煤化工的基础工艺、技术路线、气化下游产品、新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作者以科学发展煤化工为指导思想,客观评述了现代煤化工各类新技术的优缺点。本书可供从事煤化工科研开发、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111.8 ¥148 折扣:7.6折
    • 煤的流化床气化及应用
    •   ( 50 条评论 )
    • 李风海段玉玲张传祥 编著 /2016-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实现煤炭高效、清洁、低碳化利用的需求日趋迫切。流化床气化作为低阶煤高效洁净转化的有效方法,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书在探讨低阶煤的特征及分布、气化技术的基础上,对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矿物质演变、结渣物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及预防气化结渣的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还对流化床气化飞灰的特性和利用途径进行了系统总结。 本书对低阶煤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方向)、能源化工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参考教材,还可作为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46 ¥59 折扣:7.8折
    • 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煤基合成化学品
    •   ( 166 条评论 )
    • 应卫勇 编著 /2010-08-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分册之一。煤基合成化学品是以合成气(CO、H2)、甲醇、甲醛为原料合成的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包括醇类化学品、醛类化学品、胺类化学品、有机酸类化学品、酯类化学品、醚类化学品、甲醇卤化化学品和烯烃化学品。本书以阐述煤基合成化学品的生产技术和应用为主要内容,旨在开发煤基合成化学品的新产品、新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煤化工、煤基合成化学品生产、研发和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专业类师生参考。

    • ¥66.3 ¥78 折扣:8.5折
    • 煤与甲烷共采学导论
    •   ( 4 条评论 )
    • 李树刚林海飞 编著 /2014-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是回顾国内外涉及“煤与甲烷共采”核心内容的研究现状,研究采场覆岩裂隙演化与卸压瓦斯储运的关系,提出采动裂隙椭抛带的工程简化模型,寻找出采场内瓦斯富集区,并对部分矿井进行实例分析,初步构建出实现“煤与甲烷共采”的基本体系。 本书可供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煤层气开发工程等专业的研究学者阅读,也可作为煤矿企业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 ¥64.2 ¥88 折扣:7.3折
    • 煤化工工艺学(郭树才)(三版)
    •   ( 345 条评论 )
    • 郭树才 /2012-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2006年7月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煤化工工艺学》(第二版)的修订本。新版书在内容上增加了相关工艺与设备的*成果,并以近年来公布的统计公告及新标准为依据,更新了数据。 全书共分为9章,所需学时数为80学时。介绍了煤炭资源、煤的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间接液化、煤炭直接加氢液化、煤制碳素制品、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能源、煤炭、化工、电力、环境保护等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32.8 ¥42 折扣:7.8折
    • 中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8
    •   ( 8 条评论 )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 /2019-05-29/ 应急管理出版社
    • 本书为全面深入研究、分析、介绍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的综合工具书,旨在使读者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方针,剖析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现状及发展走向、研判信息技术在煤炭产业应用的方式和前景。本书以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委托的《我国煤炭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为核心,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推进两化融合提出了建议;汇集了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出台的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法规、战略规划、指导意见,集中展示了大型煤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的技术和经验。

    • ¥82.8 ¥98 折扣:8.4折
    • 碳一化工
    •   ( 56 条评论 )
    • 黄风林 主编 /2015-01-01/ 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 本书以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等含碳化合物原料中碳、氢元素的变化为主线,以一氧化碳、氢气的生产为源头,以碳、氢的化学反应为核心,系统介绍了碳一化工与能源、碳一化工原料、合成气与氢气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甲醇系列产品、乙酸系列产品、低碳醇、燃料及燃料添加剂、烯烃芳烃生产等原料气、碳一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催化剂和反应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能量有效利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能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以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为原料从事化工、能源类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43.8 ¥58 折扣:7.6折
    • 碳一化工/黄风林 中国石化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黄风林 /2015-01-01/ 中国石化出版社
    • 本书以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等含碳化合物原料中碳、氢元素的变化为主线,以一氧化碳、氢气的生产为源头,以碳、氢的化学反应为核心,系统介绍了碳一化工与能源、碳一化工原料、合成气与氢气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甲醇系列产品、乙酸系列产品、低碳醇、燃料及燃料添加剂、烯烃芳烃生产等原料气、碳一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催化剂和反应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能量有效利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能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以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为原料从事化工、能源类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47.4 ¥58 折扣:8.2折
    • 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煤的热解、炼焦和煤焦油加工
    •   ( 262 条评论 )
    • 高晋生 主编 /2010-08-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为《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分册之一,全书共3章。第1章针对煤化学转化的共性过程,介绍了煤热解化学的基础和新技术开发进展;第2章详细介绍了炼焦技术,包括焦炭质量、资源与配煤技术、现代焦炉的技术进步与现代化管理、扩大炼焦煤资源的预处理技术、21世纪新炼焦技术和节能减排等;第3章介绍了煤焦油加工,包括焦油化学基础、焦油蒸馏、馏分油加工、沥青提质和焦油产品深加工,此外还介绍了粗苯精制和非高温干馏焦油的加工技术。全书以化学—工艺—工程—环境—技术经济为主线。 本书适合于从事煤炭能源开发转化,特别是煤化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学有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 ¥73.1 ¥86 折扣:8.5折
    • 再生资源科学与工程技术丛书--水煤浆制备及应用
    •   ( 73 条评论 )
    • 刘明华 主编 /2015-07-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对水煤浆制备及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侧重于水煤浆制备及应用。全书共7章,第1章主要介绍我国能源特征、水煤浆技术、水煤浆技术发展现状;第2章主要介绍水煤浆的级配机理以及燃烧机理和水煤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第3章主要介绍水煤浆制浆技术,包括制浆用煤的选择、级配技术、磨矿设备及工艺以及国内外典型的制浆工艺;第4章介绍水煤浆的装储、运输、燃烧技术;第5章、第6章主要介绍特殊水煤浆新技术以及水煤浆的深度应用技术;第7章介绍了水煤浆添加剂的种类,包括水煤浆分散剂、稳定性、辅助添加剂等。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可作为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51.3 ¥68 折扣:7.5折
    • 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及工艺过程分析
    •   ( 141 条评论 )
    • 李文英冯杰谢克昌 /2011-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的发展变迁和多联产工艺中所涉及关键技术和主要工艺单元技术的介绍,对目前多联产建设过程中工艺的配置、产品的选择及相关的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多联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了论述,提出在我国目前能源环境条件下可能的多联产系统方案。 本书可供能源化工研究方向的生产单位、相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研究人员和师生参考。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能源化工研究方向的生产单位、相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研究人员和师生参考。 一级分类:科技图书 二级分类:化工 三级分类:煤化工

    • ¥61.6 ¥78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