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是根据现行全能标准体系编写的金属材料品种、牌号、性能、应用的大型实用工具书,以常用数据资料为主线,采用图表结合的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资料以及各种金属材料(铁及铁合金、结构钢、专用结构钢、工模具钢、不锈钢及耐热钢、粉末冶金材料、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和其他非铁金属材料)的品种、牌号、特性、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和用途等。全书共分三篇11章,内容全面,数据齐全,实用性强。书末附有钢铁和非铁金属牌号索引两个附录,查找尤其便捷。本手册可供机械、冶金、建筑、轻工、化工、电力、军工等行业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使用。
《实用金属材料手册(第3版)》初版于1993年,于2002年出版第二版。现根据我国金属材料的发展状况及新制订的有关金属材料方面的标准,对第二版进行修订并增加了部分内容出版第三版。 本手册介绍了有关金属材料的基本资料和基础知识,我国常见的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特性,用途以及品种、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和重量等资料,可供与金属材料有关的销售、采购、设计和生产等工作的人员了解和查寻资料。另外,还介绍了列入手册中常见的我国各种金属材料牌号与国际标准以及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标准牌号的对照。这项资料可供有关从事进出口贸易、技术交流和引进工作的人员参考。
本书分为钣金设计篇、焊接设计篇、管道与布线设计篇3篇,其中,钣金设计篇包括钣金基础知识、钣金特征、钣金成形工具、简单钣金件设计实例、复杂钣金件设计实例和钣金件关联设计实例6章,焊接设计篇包括焊件基础知识、焊件特征工具、切割清单与焊缝、简单焊件设计实例和复杂焊件设计实例5章,管道与布线设计篇包括SOLIDWORKS Routing管道与布线基础、管道与布线设计实例两章。 本书的特色是突出技能培养,体现了理论和软件功能相结合的完整性。书中内容紧密结合现代设计与制造的需求,力求做到文字精练、语言通俗易懂、举例实用,并从实际操作入手加以详细讲解,内容深入浅出,操作步骤简单明了,使读者根据书中的讲解即可上机操作,掌握操作技能。本书结合实例编写,使读者能够更快、更熟练地掌握SOLIDWORKS 2022的钣金、焊接、管道与布线设计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700多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退火和正火、金属的淬火、金属的回火和时效、金属的表面淬火、金属的化学热处理、金属的气相沉积、金属的形变热处理和金属的复合热处理。本书全面贯彻了现行的热处理技术标准及相关的金属材料标准,既包含了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成熟工艺方法,又兼顾了近年来发展的新工艺方法。本书内容覆盖面广,简明扼要,具有系统性、实用性、新颖性。
《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对一些金属材料失效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简要介绍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基础知识、失效分析检测技术及方法、金属材料失效分析案例。着重介绍了氨水槽、供热管道、消防水带、混凝土泵车、汽车转向拉杆、燃气输送管道、锅炉管、二沉池齿轮、卫生间淋浴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散热器丝堵、满-液式水源热泵机组、空调等产品的失效形式、断裂形貌、组织结构特点、破损机制和分析手段等;通过对上述产品失效机制的分析和探讨,对相应产品失效程度控制的基本措施和手段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供从事材料失效分析工作、表面工程技术等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师生参考和阅读。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为兵器工业理化检测人员培训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基础理论,金属材料常见元素的化学分析方法,金属材料气体分析,近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等,每章末附有与之配套的复习思考题,涵盖了兵器行业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所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典的分析方法及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也适用于冶金、机械、航天、航空、船舶、有色、化工等行业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从事理化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可作为培训和自学用书。
本书主要阐述了镁合金中间相析出及表面处理与可控生物降解等生物特性的关系,微弧氧化陶瓷涂层在基础电解液中的晶体生长机理、耐蚀性特性及镁合金/陶瓷涂层的可控生物降解特性。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铸造钛及钛合金的性能与切削加工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业纯钛、 ZTA5合金、ZTA7合金、ZTA15合金、ZTC3合金、ZTC4合金、ZTC5合金、ZTC6合金、美国铸造Ti-6Al-4V合金,以及钛和钛合金铸件的切削加工。对每种铸造钛及钛合金,介绍了其材料牌号与技术标准、熔炼铸造与热处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相变温度与组织结构、工艺性能、选材及应用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所列各种数据和图表准确可靠,对铸造钛及钛合金的生产与科研工作极具参考价值。
本书围绕非金属矿物精细化加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实验设计的必要性和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设计、矿物岩相分析、矿物成分分析、晶体结构分析与计算、表面和内部形貌分析、界面分析技术、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还具体介绍了典型非金属矿物的相应*表征测试结果。本书对主要非金属矿物的实验研究、数据查阅、应用推广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广大从事非金属矿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矿物加工、非金属矿深加工和化工、环境工程等科研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物材料等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或教材。
本书以板料冲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 6.0 为平台,通过对软件基本功能的介绍,配以在汽车及家电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实例,由浅入深,对金属冲压成形从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前处理、计算求解到后处理等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不仅分析了实际零件的冲压成形过程、成形工艺步骤及如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等工艺方案确定的方法,还对出现的成形缺陷提出改进措施。书中所介绍的板料冲压成形模拟实例均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引导读者全面掌握并可以应用DYNAFORM6.0 软件解决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本书可作为各大院校的专科、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板料冲压成形方向CAE 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DYNAFORM 6.0 软件的教程。
本书为《防腐蚀工程师丛书》之一,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组织专家编写。本书主要介绍金属腐蚀的电化学理论,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第1章至第6章)紧紧抓住腐蚀金属电极的特点,在有关可逆过程电化学理论的基础上,阐明腐蚀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重点结合讨论了氢和氧两类去极化腐蚀、金属的钝化和常见的局部腐蚀。第二部分(第7章至第15章)介绍了金属在各种典型环境下的腐蚀、影响腐蚀的各种因素、合理的防腐设计及腐蚀控制的途径,还增加了对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工业系统中的腐蚀及其控制问题的具体剖析,以加深对腐蚀理论的理解,体验理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镁合金复合变形理论与应用》共7章,内容包括镁合金的性质及应用,镁合金材料本构关系模型,镁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模型,镁合金压缩变形微观织构演变规律,镁合金板材压弯-压平复合变形理论,镁合金板材压痕-压平复合变形理论,镁合金复合变形相关技术。本书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材。
本书作者长期工作在有色金属冶金科研、生产和教学一线,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本书则是作者多年科研、教学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本书涉猎广泛,内容丰富,编写简明扼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介绍了锂、铷、铯、铍4种稀有金属,有代表性的6种有色金属,8种贵金属,着重论述了它们的冶金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和生产实践,并结合产业现状对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对稀有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生产过程的资源循环利用、贵金属综合利用、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以及冶金过程“三废”处理、毒性防护也做了适当介绍。 本书可作为有色冶金工程、冶金热能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色、稀有与贵金属冶金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
这是一本用计算的方法进行金属制品和构件展开的实用技术书,作者以投影原理列出计算公式,用计算的方法求得被展体展开所需要的各素线实长,而且还配有立体图、视图、展开图以及相贯体的开孔图,因此读者不用放大样展开,就可直接画出所需被展体的展开图样。为使读者易于学习,本书以“模板”方式编写,其计算方法 ,并通过实际具体数据,对被展体计算公式演算的全过程进行介绍。作者还将书中所有被展体计算公式,分类输入Excel表,制作成“计算模板”光盘,便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快、准、精地完成被展制件。
本书结合现代模具企业对模具设计师的工作要求,以先进、实用、通用为目的。全书分为2篇,每篇各有4章。第1篇主要介绍制件的工艺分析,排样设计及模具结构设计;第2篇为典型多工位级进模的全套详细图例,按照制件的工艺分析,排样设计,模具总装图、模座、模板、模具零部件设计等的顺序排列,使读者可直观地了解到每个模具零件的形状尺寸、几何公差、表面结构等要素,以及有关技术要求等,对读者能起到快速、易读、易懂的效果。所介绍的实例,各有特点,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冲压模具设计及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高效焊接方法》作为 电弧焊基础 等焊接方法类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对近年来国内外新开发或广泛应用的优质高效焊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高效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如A-TIG焊、热丝TIG焊、VPPAW、K-TIG焊和UFP-TIG焊等)、高效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如双丝GMAW、STT技术、CMT焊接、交流脉冲MIG焊和Tri-Arc焊等)、高效埋弧焊(如多丝埋弧焊、带极埋弧堆焊、粉末埋弧焊等)、窄间隙焊(如NG-TIG焊、NG-GMAW和NG-SAW)、复合及多热源焊接(如激光-电弧复合焊、等离子弧-MIG/MAG复合焊和旁路耦合电弧GMAW等)、搅拌摩擦焊、电渣焊和气电立焊。重点介绍了这些高效焊接方法的原理、特点、设备及应用。
本书简要介绍了成像自动目标识别设计的相关知识背景、应用场合以及目前面临的困难。结合本书作者在该领域的工作,详细介绍了成像自动目标识别过程中部分典型算法的并行化实现技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实际应用中,算法的实现方式常常落后于算法的发展。算法适应性与实时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矛盾成为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原因,算法并行化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书介绍了成像自动目标识别过程中典型算法的并行化实现技术,有效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对算法适应性和实时性的矛盾。算法并行化实现技术为算法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本书可供学习成像自动目标识别算法及并行化的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为相关领域设计人员提供相关参考。
中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非金属矿及非金属材料的消费量与产值必然大于金属矿及金属材料;一个国家非金属矿物加工利用的水平往往会反映这个国家现代工业发达的程度。 本书以非金属矿物的精细化加工与综合利用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非金属矿物选矿提纯技术(包括选矿技术基础、重力选矿、浮力选矿、电力选矿、磁力选矿、湿法化学提纯技术、其他选矿提纯技术等),金属矿物粉体加工技术(包括超细粉碎助剂、超微细粉碎技术、超细分级技术、超细微粒分选技术、粉尘危害与防护等),非金属矿物粉体的表面改性(包括表面改性的方法、表面改性工艺、表面改性剂等),特殊形态非金属矿物的晶形保护(包括颗粒整形技术、非金属矿物的晶形保护、非金属矿物的特殊处理等),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