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分为八章,主要介绍了织物织造过程各个工序的生产工艺参数及其确定、各工序的质量要求、生产加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织物或纱线半制品的质量指标与检验、各种制品的疵点形成原因与质量控制等内容。
药酒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广泛使用药酒防病治病,补益强身。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曾提到“以酒为浆”,作汤液醪醴,用于治疗。后世称酒为“百药之长”。酒性轻扬,味苦甘辛,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之功,在治疗方面能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适应性等特点。祖国中草药材资源丰富,在防病治病上具有独特的疗效。中草药材按照一定配伍用酒浸泡制成药酒,形成了扬酒之长,集中药之功的奇异作用,药酒具有制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所以药酒深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喜爱。本书为“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丛书”之一,对药酒的泡制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在简介纺织品(棉、毛、丝、麻)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按纺织助剂、印染助剂、后整理助剂共420个品种分别进行介绍。其中,纺织助剂173个,印染助剂139个,后整理助剂108个。对各品种从品名、别名、英文名、组成、分子式或结构式、性质、质量指标、制法、应用、生产厂家等各方面给予介绍,对重要品种以实例说明。 本书可作为纺织染整助剂的研究、生产、应用、管理、供销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共九章,章、第二章分别简述织疵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布面疵点的检验方法,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梭织常见织疵和特有织疵,第五章至第八章介绍喷气织、剑杆织、喷水织及片梭织主要织疵的形成原因和消除方法,第九章为化学纤维混纺织物的防错。 本书第二章布面疵点的检验方法和第七章、第八章喷水织片梭织主要织疵是重点增补的新内容。本书对与降低织疵有关的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措施作了比较全面、详细的介绍。 本书主要供棉纺织行业生产工人、干部、技术人员日常学习使用,也可供纺织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详细介绍了外生产的主要无梭织机,内容包括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片梭织机和多相织机的主要结构、技术特征以及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同时介绍了无织机的配套件及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书可供无梭织机及其配套生产企业与使用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纺织材料热湿传递数学模型及设计反问题》以基于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功能性纺织材料与制品为背景,介绍热湿传递数学模型及设计反问题. 这类问题在数学上属于重要的反问题研究领域,能为功能性纺织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解释. 纺织材料与制品结构特征(层数与厚度、孔隙率与曲折系数)与性能特征(热传导系数、水汽传递系数、凝水率或者含水率)等决定其热湿传递特征,从而决定了纺织制品的热湿舒适性、高保暖性/高散热性、热防护性等. 基于纺织材料与制品的极薄性、多孔与多层性,并伴随着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汽化、凝结等物理化学过程,建立描述织物内部热湿传递规律的耦合微分方程组定解问题,并研究其适定性,构造高性能数值算法. 《纺织材料热湿传递数学模型及设计反问题》系统提出满足纺织制品(服装)设计目标的若干类反问题,
中国素有“衣冠之邦”的美称,服饰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不但创造出数不胜数、精美绝伦的服饰,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为历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走进五彩缤纷的中国古代服饰世界,体味龙袍凤冠的华贵与厚重,感叹霓裳羽衣的绚丽多姿。
《家具史(公元前3000-2000年)》由莱斯利·皮 娜的Furniture iHistory:3000 B.C.-2000 A.D(《家具史(公元前3000-2000年)》)翻译而来, 作者以确切的史料、大量的图样、简洁的文字、通俗 的语言,概述了西方家具的发展历史,全书按照历史 时间顺序,从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 中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近现代等 各历史阶段的欧美各国家具的发展,就其历史背景、 时代特征、风格艺术、工艺技术、主要设计流派和相 互影响等,作了比较系统和详细的介绍,还从工业设 计的角度介绍了现代家具设计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 ,揭示了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对家具 发展的影响,并客观真实地展现了西方不同时期极具 代表性的家具风格和设计典范。视野宽阔、史料丰富 、脉络清晰、编排独特、行文流畅、图文并茂、点评 精辟、通
进入20世纪,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由于传统纺织技术用人多、劳动生产率低、劳动成本高,发达国家纺织生产大量向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1924年,英国棉纺织工业曾经达到6330万纱锭、79.2万台织机的规模。美国、日本的棉纺纱锭也分别达到3620万锭和1300万锭。但是,时过境迁,曾经为这些国家资金积累、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先导型产业已成为“夕阳产业”,先后退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在纺织生产中广泛应用.纺织技术不断向优质、高产、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大幅度减少用人、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道路。80年代后期,欧洲首先出现了全自动纺纱工厂,纺织技术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纺织品印花加工的知识和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内容涉及纺织品印花的网(版)制作、色浆调制及助剂应用、平网印花、圆网印花、数字喷墨印花、特殊品种印花、印花配色仿样、印花设备及印花回修等,共320个问题,并从多方面介绍了国内在印花加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本书可供印染行业有关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阅读,也可供纺科研院校师生、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阐述的主题是美国食品行业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作者以大量鲜为人知的手资料向人们揭示:在美国,食品行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高额利润,以合法的政治手段千方百计地影响国会的立法和政府政策,以做出有利于食品行业而不利于消费者的营养和健康的政策举措,从而向世人昭示:食品政治是美国所有政治的基础;要解决美国人的营养和健康问题,必须从政府体制改革入手。 读者对象:政府和研究机构卫生/食品理论工作者,轻工业企业管理人士,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本书系统地阐述近年来染整行业中出现的一些高新技术,包括喷墨印花、等离子体技术、生化酶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功能染料等,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应用方法、加工特点作了较深入的介绍,并介绍了这些高新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此外,对天然染料、纤维改性和染色、活性染料受控染色和中性固色、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助剂增溶染色、天然纤维转移印花、新型功能整理等也作了较深人的分析。 本书可供染整、化纤以及相关的纺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供染料、助剂等化工行业技术人员学习。
《21世纪纺织品新进展丛书:功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系统介绍了纺织品功能化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纺织品服用功能、卫生保健医疗功能、附加功能、生态功能、产业用特殊功能开发结合典型产品进行了阐述,对功能纺织品前处理、印染后整理以及产品性能检测评价进行了讨论,并对功能性纺织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21世纪纺织品新进展丛书:功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注重理论与应用的联系,反映了纺织品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对贯彻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有助益。 《21世纪纺织品新进展丛书:功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适合纺织部门领导、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可作为高等院校专业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供关心纺织行业发展的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参阅。
本书从缝纫设备的基本知识入手,旨在帮助缝纫机维修初学者快速入门。 本书从缝纫设备维修实践出发,介绍了缝纫设备维修人员的工、量具的使用和缝纫机的成缝原理;对常见的工业平缝机、包缝机、钉扣机、平头锁眼机、圆头锁眼机、套结机等工业缝纫设备的性能特点、结构原理、使用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检修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简明,实用性强,主要供服装、针织行业的工人、设备管理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技工培训、服装缝纫技术学校的教材,还可供缝纫机制造行业的相关人员参考。
刘中勇编著的《国外纺织检测标准解读》根据广大一线检测技术人员对国外纺织检测标准进行的收集、汇总、整理,按照项目分别解读。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纺织服装及羽绒产品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比较、主要标准差异及关注点,以AATCC、ASTM、Bs、DIN、EN、、JIS和NF为主。本书内容新颖全面,解释简明扼要,适合进出口企业有关人士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同志阅读,也可作为纺织专业学生的实习教材。
玻璃纤维、碳纤维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按国际标准分类,都同属ICS 59.100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是石油化工、电子电力、纺织、道路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业原材料。 本汇编收集了截止到2014年6月31日前批准发布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标准,共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内容涵盖所有现行有效的标准。
《时装的觉醒:西方现代服饰史》主要讲解了自20世纪初至今,100多年来,西方服装的发展、演变过程,它是一部西方服饰逐渐现代化,逐渐简单、舒适,逐渐适应现代生活的演变史,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时装的觉醒:西方现代服饰史》在介绍每个时代服装服饰的同时,还专门分析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服饰变化的影响。《时装的觉醒:西方现代服饰史》按时间顺序划分章节,内容条理清晰,分别介绍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时代偶像、服装服饰、化妆发型以及时代代表性的设计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