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结合工业缝纫机的结构特点和维修需要,从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入手,由表及里,围绕平缝机、包缝机、钉扣机、锁眼机、套结机等当前主流机种,分别从工作原理、产品结构、装配调试、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等重要环节,详细讲解了工业缝纫机维修的内容及方法,内容翔实,针对性和可读性强。 本手册知识涵盖面广、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可供服装、针织行业的工人、设备管理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技工培训、服装技术学校的参考书,还可供缝纫机制造行业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在参阅国内外纺织类重要期刊、专著及教材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染整领域的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高能物理技术、微胶囊技术、元水染色及少水染色技术、纳米技术、功能染整、稀土染整等,阐述了这些新技术的基本理论、应用方法、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专色配色指南(亚光铜版纸)》特点:一、本指南为专色色样与专色油墨调制配方,可供印出、出版、包装、装潢、广告行业的调墨师、平面设计师参考使用。二、本指南中含基本色26个,配方色735个,共计761个色样。三、本指南采用牡丹油墨印制,由于使用的油墨会略有差异,因此,本指南在与其他配色指南兼容的同时,可能需要稍量调整。四、凡例五、本指南妥善保管,由于颜料的褪色曝光及纸张变色等因素,指南的色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两年更换新指南,以确保颜色交流的准确性。
张宝华主编的这本《纺织艺术设计(2014年)》汇集了“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中的多件优秀作品。此次大赛活动提倡自然、环保、融合、人文的理念,以“穿针引线、针线之艺”为本届大赛的研讨主题。让传统刺绣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再放异彩,营造美好的环境与健康的生活。
传统纺织品印花,是由历史传承而来的纺织品的加工过程、印花技术、工具材料及其成品的总称。传统纺织品印花具有技术和艺术双重价值,体现着物质和精神双重文明,它既是纺织科学技术史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是中国对于世界纺织文化的一项卓越贡献。研究中国传统纺织品印花,有其本身的历史学价值,更可以通过印花纺织品的印花,有其本身的历史学价值,更可以通过印花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参看相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此推动世界纺织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在科学地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传统的长期动力中,前辈研究者为此做了大量的记录、整理、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成绩斐然。
在“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有三样颇具日常生活实用性的掌中珍品。 它们是恋恋锋行传匠心的杭剪,是亭亭华盖扬美名的杭伞,是悠悠古韵诉衷情的杭扇……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杭剪历经百年风云依然银光闪烁,杭伞任凭风吹雨打依然绽放街头,杭扇走过岁月春秋依然玲珑有形。 打开《执手千年》,让我们来聆听它们前世今生荡气回肠的动人传奇……
《纺织品功能性整理》内容包括功能整理的发展状况、安全防护功能整理、卫生保健功能整理、舒适性功能整理、环境友好型功能整理技术、功能整理的评价与标准、以及功能整理的*近研究进展七大部分,其中安全防护功能整理主要介绍阻燃整理、防紫外线整理、防辐射整理、拒水拒油整理等;卫生保健功能整理主要包括抗菌整理、皮肤保健整理、负离子保健整理和远红外保健整理等;舒适性功能整理主要包括防水透湿整理、吸湿排汗快干整理、蓄热保温整理等;环境友好型功能整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酶整理技术、涂层整理技术和泡沫整理技术;功能整理评价方法与标准主要包括功能整理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等。 《纺织品功能整理》系统论述各种特殊功能的整理方法、原理、整理剂的结构与性能、应用实例以及整理效果与对环境的影响
《清梳联合机使用手册(第2版)》一书共分八章,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清梳联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纺织原料的基本知识,清梳联的工艺流程,各单元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主要单元机的安装使用要求、运转及工艺调试,清梳联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本书在第1 版的基础上对新一代JWF 系列国产清梳联设备进行了全面介绍,不但能够帮助用户循序渐进掌握新型清梳联设备的操作使用,而且还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国产清梳联设备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本书可作为棉纺织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资料及保全工、挡车工的系统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纺织院校的参考教材。
一、本指南为专色色样与专色油墨调配配方,可供印刷、出版、包装、装潢、广告行业的调墨师、平面设计师参考使用。 二、本指南中含基本色26个,配方色735个,共计761个色样。 三、本指南采用牡丹油墨印制,由于使用的油墨会略有差异,因此,本指南在与其他配色指南兼容的同时,可能需做微量调整。 四、凡例 每个专色配方色介绍两种配制方法,一种方法是按“份”配比,如本指南中PSZN090号色样所示,是用2份中黄,1份洋红,2份黑和30份冲淡剂调配而成。另一种方法是用重量的百分比表示,同样以PSZN090号色样为例,中黄、洋红、黑与冲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7:2.9:5.7:85.7。 五、本指南应妥善保管,由于颜料的褪色,曝光及纸张变色等因素,指南的色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每两年更换新指南,以确保颜色交流
“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的宗旨是“经纬之韵——自然、环保、人文”,共收到设计作品130余件、学术论文70余篇,这些作品与论文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染织艺术设计面向市场需求的探索与成果,以及设计思维多元化的趋势。国内外有50多个高等艺术院校、团体参与了这次活动。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芬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纹织艺术家、纺织艺术设计者、学者、专家和民间艺人,将和国内的设计师们共同展示古老的传统染织技艺和绚丽多姿的手工艺作品,共同交流探讨传统与创新的染织技艺的技术美和时代美。另外,本届大赛作品出自在校学生的设计作品比例明显高于往年,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近年来染织艺术设计教育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田青主编的《纺织艺术设计纹织作品集》汇集了2013年第十三届
本书以*版本的富怡(Richpeace)服装CAD软件为基础,介绍如何进行针织服装的制板、放码、排料等操作。本书将流行的针织服装款式,配上结构图、放缝图、推板图,再结合CAD软件的各种功能,以具体的操作步骤指导读者如何设计服装。 本书既可作为各类服装院校的服装CAD教材,也可作为服装企业的从业人员提高技能的培训教材,对广大服装设计爱好者也有参考价值。
中国是纺织大国,是纺织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然而,由于纺织品文物的脆弱性,在考古遗址中不易保存下来;同时,纺织品研究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导致纺织考古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时发掘出精美的汉唐纺织品,引起了世人的注意,此后,中国考古学家们逐渐介入了纺织考古,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的纺织品文物在各地被发现,古代纺织品的研究愈来愈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纺织品文物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历史和艺术价值必须通过科技价值才能实现。纺织科技考古和纺织科技史研究以出土纺织品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表现为纤维、染料两方面的材料信息和组织、针法等方面的工艺信息。《中国纺织考古与科学研究》一书将围绕纤维、染料、工艺,以及通过修复或专项技术表现的相
本书从最基本的线圈讲起,由浅入深,通过线圈图和织物模拟图对电脑横机的花型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其中主要介绍了电脑横机的基础知识、电脑横机的基本组织结构,利用电脑横机如何编织提花织物、嵌花织物、成形织物及特殊结构织物。 本书可供毛衫行业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阅读,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同时可供纺织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该著介绍了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相关概述,包括植物染料的来源、分类、染色发展简史及应用,以及一些常用植物染料的性质和染色法、单宁植物染料的分类和性质等,通过实验探究了十几种植物染料的染色工艺,通过媒染解决了某些植物染料在直接染色工艺中上染率低的问题。书中配以植物染料在服饰设计及家居装饰中创新应用的图片,注重艺术与工艺的结合,图文并茂。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传承与发展,对染料植物进行染色实践、应用以及艺术创造。 通过这本书,希望能保护、传承与发展人类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倡导大家做一名守艺人,同时促进植物染料染色的产业化发展。我们看过了城市太多光怪陆离的景象,希望借此植物染出的本真、自然的色彩稍稍带给我们新的视觉体验。
今年是“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举办的第12年。大赛承袭“上善若水”之宗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爱心互助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纺织品的天然植物染”作为国际纺织艺术展览与国际理论研讨会的主题词。来自国内22所高校和国外21所高校的师生,以及国内外19所纺织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了此次艺术盛会与学术交流论坛。众多参赛作品通过深邃的立意与创造性的表达,传递着设计者的主观创造指向与客观环境特性。《纺织艺术设计国际植物染作品集(2012年)》收录了其中的优秀作品。本书由田青主编。
一、本指南为专色色样与专色油墨调配配方,可供印刷、出版、包装、装潢、广告行业的调墨师、平面设计师参考使用。 二、本指南中含基本色26个,配方色735个,共计761个色样。 三、本指南采用牡丹油墨印制,由于使用的油墨会略有差异因此,本指南在与其他配色指南兼容的同时,可能需做微量调整。 四、凡例 每个专色配方色介绍两种配制方法,一种方法是按“份”配比,如本指南中PSZN090号色样所示,是用2份中黄,1份洋红,2份黑和30份冲淡剂调配而成。另一种方法是用重量的百分比表示,同样以PSZN090号色样为例,中黄、洋红、黑与冲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7:2.9:5.7:85.7。 五、本指南应妥善保管,由于颜料的褪色,曝光及纸张变色等因素,指南的色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每两年更换新指南,以确保颜色交流的
本书是一本时尚文化研究类学术专著,它讲述了面料中隐含的 和恋物情节。作者通过绘画作品、服装作品、服饰海报、电影作品等多种材料,解读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通过服装面料展现 的,通过面料的魅力达到某种目的。该书也是一本小众类历史文化读物,它不但为国内的时装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素材,同时也能满足对服饰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书中所举例的画作、电影、服装品牌广告插画等都是大众读者所熟知的,从而让普通读者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所讲述的服饰文化背景。
织锦是丝绸织物中结构复杂、花色丰富、工艺精湛、价格昂贵的一种,是丝绸百花园中瑰丽的花朵,数千年来一直闻名于世。其主要技艺已被列入人类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中国织锦大全》共分三编。丝绸织锦编综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织锦,并详细叙述了古代织锦、近代织锦和现代织锦;三大名锦编详细介绍了我国的蜀锦、宋锦和云锦;民族织锦编讲述了各民族、各地区所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民族织锦。 《中国织锦大全》涵盖了我国自古以来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各类织锦,包括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各类织锦,从其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结构特征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剖析和叙述,是部全面完整阐述织锦的专著。
纺织复合材料是以纺织物为预成型体并包埋于基体材料中所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目前和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真正能在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材料。《纺织复合材料设计》主要以纺织复合材料多尺度几何结构为主线,在简要介绍单向板和层合板设计的基础上,系统描述其他种类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和设计方法,涉及材料种类有二维和三维结构的机织复合材料、针织复合材料、编织复合材料、纺织柔性复合材料、混编复合材料、夹芯复合材料、缝编和Z-pinned复合材料。《纺织复合材料设计》是纺织复合材料力学和设计的基础著作,可为复合材料行业工程师设计复合材料结构和工程结构提供参考,也适用于复合材料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