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叙述了分子生物学的主要注意事项,以及近年来国内外主要使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以及在烟草科学当中的应用的实际范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篇,在此篇中,主要叙述了分子实验技术;二是应用篇,主要描述了在烟草中的应用。
烟草育种学是研究烟草新品种选育理论与技术的一门科学,是作物育种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烟草隶属经济作物,且与吸食者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故烟叶质量与安全性是评价烟草可用性的核心,也是烟草独特的一面。随着吸烟有害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降焦减害成为卷烟制品的发展主流,无论在烟叶香气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有害基础物质方面,都对烟草品种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改良烟草品种,使其内在质量向优质、低毒、少害方向发展是烟草育种的特殊使命,同时也是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学科的横向渗透、纵向加深、综合交错,使任何一个领域都成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体。育种学领域更是如此,特别是生命科学的发展为育种学带来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极大丰
本书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部分,共收录了168种天然香料和834种合成香料的资料,内容广泛、信息量大。天然香料的内容包括CAS编号、类别、中英文名称、中英文别名、物理性质(酸值、相对密度、折射率)、溶解性、制备提取方法(包括天然存在)、性质特征描述(外观性状和主要成分)、用途与用量、产地和管理状况等。合成香料化合物的内容包括CAS编号、BRN编号、类别、中英文名称、中英文别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物理性质(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折射率)、溶解性、天然存在、制备方法、香味性质特征描述、用途与用量和管理状况等。书稿中有关各种香原料在烟草中用途、转移行为和滤嘴截留能力的资料内容基本上是郑州烟草研究院香精香料研究室多年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对烟草调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适合烟草行业技术人员
吸烟与健康问题一直是医学、毒理学和烟草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建立整体评价卷烟烟气危害性的科学方法逐渐成为“吸烟与健康”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书以卷烟危害性评价为主题,对烟草和烟气化学成分、烟草和烟气主要有害成分、卷烟烟气主要有害成分测定方法、卷烟烟气危害性评价原理、卷烟烟气毒理学评估方法、卷烟烟气危害性评价方法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本书可供烟草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开发人员参考。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市年均种植烤烟130万亩左右,收购烟叶2亿千克左右,烟叶总产量占全省的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全国*的优质烤烟生产城市。 曲靖市烟叶因其清香型风格明显,烟气透发、飘逸,香气量足,香气质感纯净、细腻柔和,备受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睐。多年来,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曲靖烟草公司建立了稳定的烤烟供求关系,每年调拨曲靖烟叶750万千克以上,占集团云南烟叶调拨量的20%左右。曲靖烟叶主要用于“中华”品牌一类卷烟中,整体上较好地满足了“中华”品牌发展的需要,但随“中华”品牌的扩量生产,上海烟草集团面临着烟叶原料数量、质量和结构供应的挑战,也进一步增加了对曲靖优质烟叶原料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因此,全面了解曲靖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烟叶质量风格特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YC/T451《烟草行业数据中心人力资源数据元》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数据元目录; ——第2部分:代码集。 本部分为YC/了451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 l44/SC7)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人事劳动司、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俞关勇、高一军、袁健、李捍红、刘东平、李特朗、易雅鑫、李江、吕新宇、辛国亮、黄建、王贺。
本书共分为五章,章简要叙述了烟草农药残留概况,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烟草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基础知识、分析过程和发展趋势,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烟草农药残留分析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第四章对烟草农药残留分析中常见农药进行了分类,并对每种农药的理化性质、用途及推荐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五章对烟草农药残留分析中常见农药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
《中国优质特色烤烟典型产区烟叶质量风格特征》概括地介绍中国优质特色烤烟典型产区烟株与烟叶的风格特征。《中国优质特色烤烟典型产区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共分21章,以典型产区代表性片区的大量翔实数据和图表形式概述我国12个优质特色烤烟生态区域的典型产区的烟株特征、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指标、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中微量元素、烟叶生物碱组分与细胞壁物质、烟叶多酚与质体色素、烟叶有机酸与氨基酸、烟叶香气物质、烟叶感官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按照武陵山区、黔中山区、秦巴山区、鲁中山区、东北地区、雪峰山区、云贵高原、攀西山区、武夷山区、南岭山区、中原地区、皖南山区12个烤烟种植生态区域,分别阐述我国主要烤烟种植区域的典型烤烟产区烟株与烟叶的风格特征。
本书前五章系统地阐述了烟叶调制的生物学机制和物理学原理,揭示了调制过程中烟叶品质形成、发展规律性,介绍了不同类型烟草的调制设备和工艺技术,在体现工艺系统性和严格性的同时,突出了管理上的特殊性和灵活性。第六章至第九章在阐述烟叶分级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不同类型烟草的烟叶分级标准、操作方法和检验技术,并对国外烟叶分级标准做了介绍,突出了分级原理的基础地位和分级标准的导向功能。作者集众家之长,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致力创新,全书较好地体现了内容上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教学上的实用性。 本书既可用作有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烟草原料科研人员和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引言,描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应用,总结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2011)推行和应用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对《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2011)具体内容的解释,分别对《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第1部分:基础管理规范》(YC/T384.1-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YC/T384.2-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3部分:考核评价准则和方法》(YC/T384.3—2011)的相关要素及条款进行了解读;第三部分附注了部分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文件。
《烟用三乙酸甘油酯质量分析与检验技术》共分为八章,第壹章简要叙述了烟用三乙酸甘油酯概况,第二章介绍了烟用三乙酸甘油酯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基础知识,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详细介绍了烟用三乙酸甘油酯外观、色度、密度和折射率、三乙酸甘油酯含量、酸度、水分、砷和铅等技术指标的分析技术,第八章介绍了卷烟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和施加量均匀性的测定技术。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44/ SC 7)归口。
随着烟草行业打叶复烤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与推进,为提高我国烟草生产、加工、管理以及技术监督方面的整体水平,提高烟叶和烟草制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我们编写了打叶复烤企业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急需使用的标准工具书。《烟叶打叶复烤标准汇编》收录了截至2011年7月底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发布的10项打叶复烤的行业标准,另外还有7项涉及打叶复烤的相关国家标准。 《烟叶打叶复烤标准汇编》可作为烟草行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具书和标准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了解打叶复烤的辅助资料。
本书简要综述了离子色谱、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现代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技术特点,详细介绍了离子色谱在卷烟纸助燃剂检测和烟草中亚硝酸、硝酸检测,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在烟草多农残检测和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芘检测,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在烟草多农残检测、氨基酸检测和烟用纸张芳香胺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烟用纸张、丝束、三乙酸甘油酯等烟用材料重金属检测和卷烟纸中钾、钠、钙、镁检测的应用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技术应用实例详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烟草仪器分析技术的科普教材和工具书。
造纸法再造烟叶在减害降焦、调控卷烟化学成分等方面具有天然烟叶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目前国内外烟草行业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本书系统介绍了实现再造烟叶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的整套技术,包括原料预处理及均匀混配技术、提取液和浓缩液物理质量稳定控制技术、再造烟叶重要化学成分在生产中的传递、制浆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抄造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涂布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DCS系统控制技术、技术集成应用等内容。本书可供烟草行业的研究开发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以及再造烟叶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本标准的附录8、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1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洪祥、申国明、王凤龙、徐秋萍、刘新民、曹鹏云、许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