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进口木材225 种,(其中有12 种木材属于红木),分别为东南亚地区118 种,非洲地区78 种,其他地区29 种,隶属于59 科176 属,根据其产地分为南洋地区、非洲地区和其他地区三部分,其中南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各地、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全书融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图文并茂,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并选配了大量的彩色实物图片,真实地展示了各种木材的树皮、心边材、弦切面或径切面以及宏观构造等识别特征,同时还介绍了进口树种的分布、地方名称、规范名称、不规范名称、木材构造特征、木材加工性能和主要用途等知识,为准确、快速鉴定树种和合理开发使用木材提供了依据。本书在2004年精装版的《进口木材原色图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此次的《进口木材原色图鉴》为平装版大32开(148×210)的开本,延续了
本书收录了世界各地共289种木材,从世界上公认的重硬的沙漠铁木,到轻的轻木,应有尽有。 书中的配图立体、精美,完整清楚地呈现出木纹、色泽、细微导管等细节,且相较于大多木材相关书籍中放的平面图,本书使用木材曲面图,能看到木材从横切面到弦切面或径切面的连续变化。 书中以作者亲身加工体验为基础,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说明每种木材的硬度、加工难易度、纹理、色彩、气味等,还收录了众多木材从业者与研究者的真实感想或研究成果,对木材加工、室内装修、木材销售等木业相关人士大有裨益。 本书文字生动,用具象化的词汇描述木材的颜色与气味,例如, 仿佛鲜嫩香蕉一样的黄色 等,便于读者联想。 书中每个书种兜标注了正确的木材名、的学名及科名。 本书不仅是一本相当实用的木材工具书,也是一本日本木工艺家的作品集,289种精美
本书是一本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一共包含两大部分:*部分是对家具设计工具和西方家具历史演变过程和风格概况的详细概述;第二部分则是对具体生活空间家居设计分类讲解教授。本书分别从家具风格、设计流程、材料、细木工艺到涂料来讲解家具制作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和具体的制作方法。另一个方面则根据室内不同功能空间介绍不同空间的家具,如餐厅、卧室、客厅、家庭办公室家具等。
《木工模型结构与制作解析 椅类》一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将一些 椅 类家具中用到的榫卯结合结构进行梳理整合,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榫卯结合方式和形态。通过对每件家具的介绍,以及榫卯结构、制作工具及其使用方式的解析,结合图纸与实物照片,让读者更全面清楚地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尺寸及生产工艺。 《木工模型结构与制作解析 椅类》一书兼备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可以用于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堂教学,可供文化艺术研究者、家具设计师和收藏家研究参考,也适合作为一般明式家具爱好者手工制作的蓝本。
《人造板制造学.下册》全面论述传统“三板”的制造原理、方法和技术进步,按照先共性后个性的原则逐层讨论,赋予读者联想比较,深入浅出,便于掌握。《人造板制造学.下册》分上、下册,共12章,汇集作者30余年在人造板制造领域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教学科研思想,对人造板制造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发展和科学成果进行系统介绍,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充分展示现代科研成果和承载前辈学术成就,全面呈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时代精髓。《人造板制造学.下册》插图全部由作者精心设计绘制,更加直接、准确、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内容。《人造板制造学.下册》内容新颖,知识全面,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学术先进,图文并茂。
《胶合板生产技术(第2版)》采用了全新的编写体例,以适应项目化教学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单板旋切加工、天然薄木制造、胶合板的胶合与加工、特种胶合板生产。本书以项目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介绍应用性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充实、加强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各项月都源臼胶合板生产企业的基本类型,既互为联系和补充,又各自独立。 本书为高等职业院校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培训教材和从事木材加工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许继峰所*的《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系统论》一书的研究是在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研究中式传统家具的现代化创新设计问题,其中*主要的是要解决中式家具中的“中式特征”与现代美学、时尚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这也就在客观上提出了设计文化整合的问题。产品设计过程就是将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将不同质的文化成分加以整合的过程。本书通过对中西和谐思想的异同性的分析,进而明确中西和谐思想中的主要观点和适用层面,使二者进行融通后分别应用到相应的系统层级(主要包括宏观理念、中观方式和微观形式三部分)之中,来获得从整体到局部的系统和谐。同时,在各个层次的具体应用中,又分别引入相应的设计理念作为实现和谐化的理论和方法支持,使现代中式家具的和谐化设计成为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整合性的设计方式。
自《中国木门首卷》面世以来,受到木门行业广泛喜爱,成为企业重要的工具书。因此根据现阶段情况,《中国木门贰卷》适时推出。 《中国木门贰卷》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木门的各种知识和技术,既包含基础木门新工艺和方法的使用;也体现了一种门文化,一种时尚,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对国际国内木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介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涵盖了时尚与古典、抽象与复杂、简约与厚重、具体与模糊、国际与民族、传统与现代等多重元素,设计理念不断更新,从美学的角度,赋予木门以生命力;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企业传承与发展的进行了阐述和讲解,对于企业的科学管理、经营与销售、品牌创建、市场推广、企业接班人的问题等方面,给于建议和指导,知识全面,覆盖面广。 通俗易懂、系统性强
景楠所*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以传统和现代家具在设计原理上存在的共通性为视角,重点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结构、形式以及 一体化设计 的整体观展开研究,从中提取出蕴含思想规律与方法本质的设计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家具对传统设计原理所形成的从沿袭、迷茫到革新的传承演变方式。其目的是在补充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利用传统设计原理的优势解决现代家具的实践难题。本书提出了针对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的系统研究模式、应用途径和评价方法,以及相关家具研究问的比较方法。结论表明,从思想和方法层面展开的设计传承是促进现代家具挣脱符号泥淖、满足多样化风格需求的有效途径。 本书面向的读者主要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家具理论研究者、企事业单位家具设计师、高校学生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人造板制造学(上册)》按人造板制造的工艺过程分为绪论、人造板原材料、单元制造、干燥、单元加工、施胶、板坯成形与处理、热压、素板处理与后期加工等9章阐述主导产品,并以其他木材人造板、无机胶凝人造板和非木材植物人造板共3章进行补充,知识全面,重点突出,逻辑层次分明;从人造板制造体系的共性出发,创新地将人造板制造划分为备料、制板和后处理3个工段和单元制造、干燥、单元加工、施胶、板坯成形、热压和后期处理等7个工序,按照先共性后个性的原则逐层讨论,让读者赋予联想比较,易于掌握;《人造板制造学(上册)》插图主要由作者精心设计制造,更加直接、准确地表达作者思想内容。
朱志悦、李岩主编的《中国传统家具木工图谱》系列图书分为柜格类、台案类、沙发类、椅几类、床和其他类等5个主要的家具类型。 《中国传统家具木工图谱(1柜格类)》主要讲解的是古典家具中的柜格类家具,其中包括衣柜、项箱柜、电视柜、博古架、多宝格、书局、书柜、书架、隔厅柜、立柜、多斗小柜等。 本书主要用于家具爱好者学习参考之用,可作为古典家具学习者,爱好者研究学习之辅助教材。
木材干燥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灵活性都很强,结合基础理论、加强实践与应用技术的学习,对学习和掌握木材干燥科学知识非常必要,对指导企业木材干燥生产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特别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是:木材干燥基础、木材干燥实验、木材干燥装备设计、木材干燥生产实用技术、木材干燥节能技术简介。 本书可作为生产企业从事木材干燥技术研究和生产管理的人员的生产技术操作参考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木材干燥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习指导书。
本书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家具设计师》 (试行)要求编写,是三级家具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本书介绍了三级家具设计师应掌握的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涉及家具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具结构与工艺设计、家具形态构成、家具造型设计等内容。
近些年,我国木门产业快速发展,在制造工艺和加工装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包括新材料的有效利用、产品结构的优化设计、环保胶黏剂和涂料的全面应用以及新型专用加工装备的大量使用。针对现代木门的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备领域的研究,是国内外木制品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研究的热点。《木门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备》共分8个章节,围绕木门的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备进行阐述,涵盖了木门的基本知识,典型木门制造工艺,门扇专用加工装备,门套专用加工装备,木门专用砂光装备,木门专用饰面装备,木门制造涂装废漆、废气、粉尘环保处理装备及木门内部结构特征专用检测装备与技术等内容,对木门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指导木门加工工艺和生产装备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木门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 l952.1--2003《软体家具沙发》,与QB/Tl952.1--2003市H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更新了部分引用标准(见第2章,2003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要求(见第4章,2003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产品用料一致性要求(见5.2表2); ——删除了底脚平稳性(见5.1表1,2003版的5.1表1); ——修改了木材含水率要求(见5.2表2,2003年版的5.1表1); ——修改了面料外观要求的部分内容;修改了饰面外观要求的部分内容(见5.3表3,2003年版的5.1表1); ——增加了饰面外观要求的金属件要求(见5.3表3); ——修改了金属件表面涂层耐腐蚀要求(见5.4.1表4,2003年版的5.1表1); ——删除了铬层厚度要求(见2003年版的5.1表1); ——增加了纺织面料耐酸汗渍
《木材及其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及评价》介绍了木质材料甲醛和其他Ⅵ)C释放源、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分析了木材及其制品释放的醛酮类物质、苯系物、萜烯类以及酚类等挥发性气体的释放量、释放规律以及检测方法,阐述了木质材料中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木粉尘、防腐剂等)的来源、危害及评价方法。《木材及其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及评价》可供从事木材及其制品污染监测、评价和控制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科研单位相关研究人员参阅。
为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家具生产有关的部门根据我国家具行业的实际,及时地把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用于生产的标准,使家具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标准可依,并不断地强化标准化在生产中的作用。根据家具行业产品发展的需要,由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的《轻工业标准汇编——家具卷》现已完成。“家具标准汇编”为轻工业标准汇编系列之一。 本书以《轻工业标准目录(2005年版)》家具类标准为依据收录了自1988年至2005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国家轻工业部)发布的,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72个,其中国家标准34个,行业标准38个。可供家具生产企业、销售部门、质量检验及监督机构、有关科研单位及消费者使用。
尹满新主编的这本《木工机械调试与操作》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引入生产实例、具体内容以分节任务进行展开,共分十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若干个任务,充分体现了现代木材加工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本书内容涵盖木工机械设备的多个方面,有锯切类、刨床类、铣削类、钻削类、磨削类、封边覆膜类、压机、涂饰类以及数控设备。通过将每个类别的机械细化分类,并介绍对应机械的特点、适用范围、调试、操作方法、保养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让读者更快更全面的理解并掌握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木材数控加工的特点、木材数控加工铣床的特点、数控加工工艺、木制品数控加工CAD与CAM技术、数控铣床的使用操作(包括计算机与铣床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数控铣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本书可供从事木材数控加工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家具制作图及其工艺文件》(作者江功南)的内容有:家具制图的基本知识、家具图样图形的表达方式、效果图、三视图、开料表、零部件加工图、五金配件清单、安装示意图、加工工艺流程等的制作。本书填补了传统的家具设计、工艺教材体系空白,以家具行业生产中当前正在应用的成熟技术为主,以适当介绍现代家具企业常用的工艺技术知识为辅,做到实用为主。
本书为“现代艺术设计类‘十一五’规划教材”系列之一。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家具设计风格演变,家具造型设计,家具设计创意与表达,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板式家具生产工艺,金属家具生产工艺,软体家具生产工艺,家具涂料与涂饰工艺,以及现代家具生产新技术。本书详细讲述了家具从设计到制作的实现,知识体系新、图文并茂,理论密切结合实际,非常利于学生对家具设计和生产的全面认识和系统学习、熟练掌握。 本书既可作为开设家具设计专业课的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及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家具设计、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