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表面工程的体系,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表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在表面工程理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表面覆层的形成与结合机理;在表面工程技术部分介绍了多种实用表面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和工艺;在表面工程技术的综合运用部分重点阐述了复合表面技术及其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 本书突出表在工程学科“综合、复合、交叉、系统”的特色,重视反映复合表面技术、纳米表面技术等进展,强调理论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着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表面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除用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外,还可供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水利标准化工作作为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和手段,是水利行业的主要技术保证。多年来,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水利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把水资源同粮食、油气资源一起列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将水资源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与目标,我国水利标准化工作和水利事业一样,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治水方针,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利现代化,我们对水利技术标准和与水利行业密切相关的技术进行了汇编,出版《水利技术标准汇编》(下称《汇编》),以满足广大水利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本《汇编》收录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所列标准以及直接为水利建设服务的主要相关技
本书是《风电场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检测评估和修复加固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研究现状、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缺陷及损伤机理、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耐久性评估、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现场检测方法、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修复加固以及工程应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也适合从事风电场施工与管理的技术与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谢泽兵、张耀磊、路鹰等编译的《国外典型空间技术验证飞行器(精)》是一部系统介绍国外典型空间技术验证飞行器的编译作品,瞄准 外空间技术的发展前沿,详细介绍了 有代表性的典型空间技术验证飞行器,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且具备较大的工程设计参考价值。 全书共分为25章。内容涵盖了在轨服务、导航通信、预警监视、对地侦察、环境探测和其他新技术验证等6类空间试验飞行器,包含XSS、DART等多个热点技术验证飞行器。具体内容涉及用途、总体方案、分系统方案及单机方案、技术指标及飞行演示验证试验情况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宇航工程、通信与信息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与参考书,可供信息、航天和空间科学应用领域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航天爱好者全面了解技术试验飞行器的相关科普知识。
本书为“低维材料与器件丛书”之一,涉及化学、材料学、物理学、电子学、光学等学科。本书共分13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低维分子材料与器件这一前沿领域的基础知识与重要研究成果。在内容方面,第1章为绪论,概述了低维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第2章介绍了低维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方法;第3~7章分别阐述了一维和二维有机半导体单晶、低维有机共晶、低维共轭高分子晶态材料及低维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第8~12章分别介绍了低维分子材料的几个 活跃的器件应用领域(发光和光探测器件、光伏器件、场效应器件、传感器件、有机激光器件及单分子层电学器件)。
《变化条件下水工混凝土特性》阐述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冻融、持续低温、干旱等气候事件对水工混凝土的力学、抗冻、干缩变形与抗裂性等宏观性能,气泡参数、水化体系结构与微裂缝、孔结构等微观、亚微观性能演变的影响规律以及水工混凝土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抗裂性评估方法。并对水工混凝土应对低温、干旱等事件的防护措施与工程实例以及未来气候变对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变化条件下水工混凝土特性》包括了变化条件下水工混凝土力学、抗冻、变形与抗裂、微观特性的相关基础理论与大量翔实的试验资料和工程应用资料,可作为从事混凝土设计、科研、施工、管理等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水工材料专业的师生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35-2012·替代SL/T235-1999):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标准按照《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对《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1999)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35-2012·替代SL/T235-1999):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共35章、1个附录,主要包括32个测试方法的基本规定、主要技术内容以及所有测试记录表格式等。
本书主要阐述基于环境激励振动的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诊断理论与方法。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环境激励下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的意义,以及 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章介绍环境激励下水工混凝土结构振动数据前处理和自由响应提取方法;第3章介绍环境激励下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模态识别和损伤诊断的模态指标;第4章介绍结构损伤诊断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第5章介绍应用动力系统理论,提取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诊断指标的方法;第6章介绍结构健康诊断的波动理论和相关损伤诊断指标的计算方法;第7章在损伤指标提取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激励下基于有监督学习的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程度估算方法;第8章介绍水工结构损伤的状态空间和贝叶斯理论的结构辨识方法;第9章基于振动模型试验和某重力坝强震观测数据,验证本书所介绍的环境激励下损伤
本书是《风电场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检测评估和修复加固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研究现状、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缺陷及损伤机理、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耐久性评估、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现场检测方法、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结构修复加固以及工程应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也适合从事风电场施工与管理的技术与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阐述基于环境激励振动的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诊断理论与方法。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环境激励下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的意义,以及 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章介绍环境激励下水工混凝土结构振动数据前处理和自由响应提取方法;第3章介绍环境激励下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模态识别和损伤诊断的模态指标;第4章介绍结构损伤诊断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第5章介绍应用动力系统理论,提取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诊断指标的方法;第6章介绍结构健康诊断的波动理论和相关损伤诊断指标的计算方法;第7章在损伤指标提取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激励下基于有监督学习的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程度估算方法;第8章介绍水工结构损伤的状态空间和贝叶斯理论的结构辨识方法;第9章基于振动模型试验和某重力坝强震观测数据,验证本书所介绍的环境激励下损伤
本规程规定了检验水工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水工混凝土物理、力学、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现场检验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质量的测试方法。本规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混凝土的室内、现场科学试验以及对施工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