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六篇,*篇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知识;第二、三篇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两门*重要的专业课《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的学习指导,详细介绍了每一章的学习要点,并给出相应的复习思考题;第四篇为《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课程实验指导;第五篇为《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六篇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指导。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水利工程施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类课程的参考书。
《风电场施工与安装/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章、第三章主要介绍风电场内的基础工程,包括道路施工、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施工等;第四章主要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分为陆上与潮间带两部分;第五、第八章主要介绍风电场的电气工程部分,包括电气接电技术、集电线路及光缆施工技术、箱式变电站施工技术以及升压站土建施工技术;第九章介绍风电场工程的施工管理;第十章介绍风力发电机组存放、保管与维护保养。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统一水电站发电压力钢管设计标准,保证设计质量,做到运行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修订本规范。《NB/T 35056—201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代替DL/T5141—2001)》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般管段布置、材料、水力计算、基本设计规定、一般管段结构分析、岔管布置及结构分析、构造要求、模型试验及水压试验、安全监测与运行检查。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由张诚、陈国庆主编,为《水电厂检修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书中详细讲解了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与调试技术,并介绍了一些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编写特点是以水电厂A级检修为主线,围绕设备(设施)的检修、调试工艺,介绍每项检修应具备的条件、所需要的工时、材料、工具、仪器、安全措施、检修流程、工艺和质量标准等。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本书还辅以大量的图片,力求直观、易懂。本书共分四篇。篇介绍混流式水轮机和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检修工艺,第二篇介绍水轮发电机主要部件和辅助设备的检修技术,第三篇介绍水轮机调速系统的检修及调整与试验技术,第四篇介绍水轮发电机机组现场机械试验的内容与方法。《水轮发电机组检修》重点在于现场实际操作介绍,对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不作过多阐述,可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2002年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及主编单位的通知》(水总局科[2002]15号文)的工作安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吸收了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招标投标实践和建设管理经验,重点编写了勘测设计招标文件、施工监理招标文件、施工招标文件和设备采购招标文件的编制方法、主要本标准共6章32节175条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 术语; 勘测设计招标文件; 施工监理招标文件; 施工招标文件; 设备采购招标文件。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黄河勘测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蓄水安全鉴定、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明确规定:水库工程下闸蓄水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已提交;大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术预验收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中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 本书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鉴定的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鉴定导则》(SL 670-2015)的具体要求,针对各参建单位自检报告需反映的内容,编写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工程地质自检报告、工程施工监理自检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金属结构自检报告、工程施工自检报告、工程安全监测自检报告、运行管理工作报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的写作要点,并附报告示例,
为进一步提高水电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工程项目划分,建设优良的工程产品,编者在依据水电水利建设工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编写了《水电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划分操作指南》一书。内容紧密结合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提出以工程项目划分为纽带,将工程质量检验、合同管理、质量评定、档案管理、工程结算与决算融合在一起的新思路,并就水电水利枢纽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水工金属结构工程,以及公路工程、房屋建筑等各类工程,阐述了工程项目划分方法,为工程质量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提出了相应措施,促进水电水利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书共分十五章,分别是: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划分与合同的联系,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划分程序与原则、水电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划分、水电水利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
《长江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由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编著,本书侧重于基本资料的汇集和重大地质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的介绍。实际上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勘察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发展。长江委勘测部门除了重视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外,也十分重视勘察技术的开发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果。例如在葛洲坝软弱夹层研究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大口径钻探,钻孔彩色电视,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的摄像地质编录,左岸厂房1~5号机组坝段的特殊勘探等,也为解决相应的技术难题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惜限于篇幅,对之都无法作具体介绍,希望能有其他的机会加以补救。
经过数十年的梯级滚动开发,我国已经形成多个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特大流域水电站群,其调度运行呈现水电站数目众多、任务需求多样、约束条件复杂等综合特征,系统规模与运行复杂性急剧增大,维数灾已经成为影响水电调度的重大基础科学难题。为此,本书在解析大规模水电调度维数灾根源、经典方法计算性能及其工程适应性的基础上,从知识规则、等蓄能线、非线性优化、并行计算、试验设计、两阶段优化、变尺度抽样、群体智能等多个层面,尝试创新并发展形成特大流域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降维理论,力求为我国大规模水电能源广域时空配置提供切实可用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2012替代SL168-96》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l-2002)的要求,对《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96)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2012替代SL168-96》调整阶段验收内容,将原“机组启动验收”内容并入阶段验收,调整竣工验收内容,取消初步验收,增加竣工验收自查和竣工技术预验收等一系列的内容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61-2012):水利水电工程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规范》共15章26节346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环境条件;——裸导体;——封闭母线;——电力电缆;——高压开关设备;——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变频装置;——中性点接地设备;——过电压保护设备;——绝缘子及穿墙套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61-2012):水利水电工程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款有:2.0.15。以黑体字标示,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电气设备运行》共分十五章,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概述,变压器的运行,高压断路器的运行,互感器的运行,隔离开关的运行,消弧线圈的运行,绝缘子、套管的运行,防雷设备的运行,水电厂的继电保护,水电厂的厂用部分,水电厂水轮发电机的运行和常见电气故障及处理,接地装置的运行,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电气设备倒闸操作,安全工器具的使用。 《电气设备运行》可供从事电气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工作人员参考和使用。
《中国大坝70年》突出了70年来中国大坝在不同年代建设运行的轨迹,客观反映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时代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成效等,系统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教训。全书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以概述加案例的写法,按照年代撰写概述和挑选代表性工程,邀请相关院士、专家和大坝建设管理单位参加编撰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了70多年来我国大坝建设的辉煌成就,向业内人员提供具有系统分析和生动案例的中国大坝工具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按照十章呈现,*章呈现中国大坝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八章呈现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中国大坝工程;第九章讲水库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第十章
本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依据上海1+x水电工(三级)职业技能鉴定细目组织编写。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本职业当前*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高级水电工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机原理、电气控制技术、电梯基本知识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为便于读者掌握本教材的重点内容,每一单元后附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书后附有知识考核模拟试卷和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用于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本教材可作为水电工(三级)职业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全国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以及本职业从业人员培训使用。
《海上风电场防腐工程/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主要包括海上风力发电场概述、海上风电场的腐蚀环境与腐蚀特性、海上风电场的涂装防护与防腐蚀涂料、海上风电塔架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机电气系统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机基础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机其它设施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电场的维修保养及防腐案例、海上风电场防腐系统工程的发展及动向等内容。
本书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全书》之一,为第二卷《土石方工程》中的第六册。本书系统阐述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紧密结合水电工程施工特点,收集了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内容全面,具有行业特色。主要内容包括: 综述、施工规划、 导流与度汛、坝基开挖与处理、筑坝材料、 坝体填筑、趾板施工、面板与防浪墙混凝土施工、 接缝止水、 安全监测等。
本书是《水电厂辅助设备及公用系统检修》分册,由张诚、陈国庆主编,全书详细讲解了水电厂辅助设备及公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技术,并介绍了一些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处理方法。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本书还辅以大量的图形和图片,力求直观、易懂。本书共分六篇二十章。篇为概述;第二篇介绍油系统的检修与维护;第三篇介绍水系统的检修与维护;第四篇介绍压缩空气系统的检修与维护;第五篇介绍厂用电系统的检修与维护;第六篇介绍直流系统的检修与维护。《水电厂辅助设备及公用系统检修》重点在于针对现场实际操作,对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不作过多阐述,可供水电厂生产及其管理人员现场培训参考,也可作为大、中专及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参考用书。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对《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力机械图》(SL 73.4—95)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5章20节77条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水力机械制图基本规定、图的标注、图形符号和常用设备简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文件编制规程 SL 481-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为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对SD267-1988《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原标准)进行修编的。 原标准实施以来,对促进水电水利施工企业的安全文明施工起了较好的规范作用,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十年多来,随着安全生产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继而对安全生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实用性,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
本书全面介绍了变电站与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全书共分三篇:基础篇、变电站篇和水电站篇。基础篇讲述变电站与水电站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可靠性、电源系统以及数据采集与通信;变电站篇详细介绍变电站自动化微机保护控制装置、数据通信系统和无人值班变电站;水电站篇重点介绍水电站自动化系统基础、原理,机组辅助设备自动化,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水情测报系统。 本书可供从事变电站、水电站自动化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使用,亦可供大中专院校水电和电力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一部由中国人创造的行业工具书,其编写方式和体例由中国建筑师独创,并倾注了两代参与者的心血和智慧。《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版)于1960年开始编写,历时18年,一套3册全部出齐,20多年来共发行20多万套。第二版于1987年启动编写,历时18年,一套10册全部出齐,20多年来共发行约15万套。前两版资料集为指导当年的建筑设计实践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因其高水准高质量被业界誉为“天书”。 1995年,《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作为建筑领域唯一入选图书,荣获国家出版界最高奖——中国国家图书奖(共29种图书获奖),同年,作为建筑领域唯一入选图书,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共28种图书获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第九批全国优秀畅销书。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化变革的推进,建筑科技的迅速发
二滩水电站是我国20世纪建成投产的*水电站。本书通过对二滩电厂团队文化的诠释,体现出二滩电厂规范精益的管理风格,旨在将电厂的生产管理精髓进行传承和发扬。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体现了二滩电厂由“制度治厂”到“文化治厂”的战略性转变;下篇涵盖了二滩电厂具体生产管理方式。该书总结了二滩电厂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其经验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的良好融合,为中国水电行业工作者提供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参考。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云南李仙江居甫渡水电站工程施工技术,系统地总结了该水电站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内容包括:土石方及地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工艺;人工砂石骨料高强度产生技术;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温度控制及生产;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科技管理与环境保护。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其中编入的大量计算图表是该电站广大水利建设工作者工作经验的结晶,是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人员及相关行业人员必不可少的、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通过系统整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地下水动态预测方法,对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步骤、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应用实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代表性应用实例,使读者对各类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供从事地下水监测、评价、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水资源科研与管理人员和有关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