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07年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而成,适用于200km/h以下的普速铁路部分,是国家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是各部门、单位制定铁路技术管理文件的依据和基础。全书分为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共三篇十九章,附图2种,附件10个。内容包括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铁路信息系统、车站枢纽、机车车辆、供电给水、房建用地,编组列车、调车工作、行车闭塞、列车运行,固定信号、移动信号及手信号、信号表示器及标志、听觉信号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64开)分两个部分,分别是:
日本被誉为运行在铁道上(含轨道和地铁)的国家,拥有世界上多的铁道乘客。2015年度,铁道乘客达230亿822万人,约占世界铁道乘客的1/3。现在全球乘客人数多的51个火车站(含地铁乘客),日本就占了45个。东京是铁道线密集的城市,每100平方千米,东京拥有火车站(含地铁站)35.6个,2010年度,东京新宿站平均每天乘客为364万人,是乘客人数多的火车站,有10条铁路线和3条地铁线在此交汇。日本铁道网(不含轨道和地铁)密度约为716千米每万平方千米。铁道是日本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无论是上班、上学和观光旅游,火车总是日本人的交通工具。铁道本来是输送人和物的交通工具,但日本铁道却具有了超越运输工具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日本人是世界上喜欢铁道的民族,形成了特有的铁道文化。铁道作为基础设施,促进了国家、社会运营机能的效率化与公共交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07年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而成,适用于200km/h及以上的高速铁路部分,是国家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是各部门、单位制定铁路技术管理文件的依据和基础。全书分为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共三篇二十五章,附图2种,附件3个。内容包括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铁路信息系统、车站枢纽、机车车辆、供电给水、房建用地,编组列车、调度列车、列车运行、限速管理、调车工作、施工维修、灾害天气行车、设备故障行车、非正常行车组织、救援,固定信号、移动信号及手信号、信号表示器及标志、听觉信号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64开)分两个部分,分别是:
本书以实用性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翔实地阐述了中欧班列运营组织中的重点问题。全书分为 中欧班列发展概述与宏观分析 中欧班列基础设施与配套支撑 和 中欧班列国际运输与操作实务 三篇。*篇从发展概况、市场分析、平台公司经营、中欧班列与国际物流四方面对中欧班列进行总体分析;第二篇从设备设施与技术标准、运输协定、内陆铁路口岸建设、海关监管与保税物流四方面阐述中欧班列开行的配套支撑条件;第三篇从作业流程分析、集装箱运输管理、集装箱货运安全风险与损失处理、集装箱货物装载加固四方面详细梳理了中欧班列的实际操作流程。
本工种以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和形式为主要依据,内容包括职业技能鉴定习题及其答案,以及技能操作考核框架、技能操作考核样题与分析。本书可作为各企业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前培训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申请鉴定人员的自学参考材料,侧重于技术人员的相关知识要求练习和技能要求演练。
本工种以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和形式为主要依据,内容包括职业技能鉴定习题及其答案,以及技能操作考核框架、技能操作考核样题与分析。本书可作为各企业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前培训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申请鉴定人员的自学参考材料,侧重于技术人员的相关知识要求练习和技能要求演练。
铁路与中国政治的发展紧密相关,本书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研究铁路的功能与影响。首先,对铁路与政治的关系进行历史的考察。铁路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由其承载的政治功能所决定的。其次,对铁路的三大政治功能及影响进行系统的论述。*后,从宏观视角探讨铁路与政治的关系,揭示铁路政治功能形成的逻辑。铁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过程的改变,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政治变迁。政治层面要充分重视这种功能,更有效地利用铁路的政治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与政治发展。
本书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果教材之一。本书包括工程地质和土力学两大部分,全书共分为九个单元,主要介绍工程岩石、地质构造对铁道工程的影响分析、自然地质作用对铁道工程的影响分析、铁道工程中土的基本知识、铁道工程中土的渗透理论及应用、铁道工程中土的变形理论及应用、铁道工程中土的强度理论及应用、铁道工程中土压力理论及应用、特殊性土。本书注重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学实践,以培养生产*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介结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知识的同时,融合了土木工程施工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按照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的功能类型进行分析解读,希望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份建筑遗产的多样性,并让更多对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者和同仁一起来认识和共享这份宝贵遗产的技术成就和艺术魅力,同时对深化这份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本书是在2018年11月12日国家铁路局发布了《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 2018)等17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自2019年2月1日起实施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而成。为更好地贯彻新验标、方便广大铁路建设者做好铁路检验批验收工作,编委会组织编写了本手册。 本填写范例主要给出的是检验批中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一栏填写的框架:检验批应该验收的内容、需要引用的基础资料、对施工过程的描述、对定性项目质量的描述、对项目验收结果的描述等。相关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结合设计和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使填写内容符合施工实际。
全书共分5篇。篇,变电所电气工程;第二篇,中压网络电气工程;第三篇,线路授电工程;第三篇,电气试验项目;第五篇,施工项目管理。书中配有大量的设备图、施工现场图,由多位具有施工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著完成。内容先进,实例丰富。
该图表示了全国铁路线(包括普速铁路,时速200km及以上铁路),铁路线的起讫站及里程,主要车站和车站等级。表示出了18个铁路局的范围、路局之间的分界口站和路局所在地等信息。同时还表示各省、市等行政区划范围,也反映高速公路,国道等其他道路情况。
《铁路工务技术手册》是技术应用工具书,由于规章规范和标准的更新,现对其进行修订版。在内容上广收博取,选材具有理论依据,且经过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故提供给读者,据以指导生产,达到正确贯彻现行规章的目的。
《青藏铁路冻土环境和冻土工程(精)》(作者张鲁新、熊治文、韩龙武)从冻土和冻土工程的环境地质学属性介绍了青藏铁路冻土工程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工程实践。全书共分6章,第1章为青藏铁路冻土环境,第2章为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次生环境,第3章为冻土环境和冻土工程研究方法,第4章为冷却地基思想和青藏铁路冻土工程,第5章为运营期冻土区线路变化和工程病害防治预警,第6章为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施工和建设管理技术。 《青藏铁路冻土环境和冻土工程(精)》可供冻土区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从铁路运输生产系统中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品产出的定量出发,将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归结为在运输资源约束下求可实现的最大运输产出的组合优化问题,提出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特征模型。结合现实中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复杂性,基于优化图解法铺画满表列车运行计划的能力计算原理,提出考虑多种资源适配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以及面向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本书可为铁路运输行业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铁路运输相关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教材使用。
本书为CRH2型动车组司机岗位培训教材,全书分为两部分:基本知识与职业技能。基本知识部分主要介绍CRH2型动车组各系统的结构、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职业技能部分重点介绍CRH2型动车组各系统设备及各种情况下的操作技能、故障处理、非正常行车及典型案例。书中每章列有复习思考题并附有参考答案。 本书针对铁路职工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进行编写,是各单位组织职工各级各类岗位培训、技能鉴定的用书,对各类职业学校相关师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轨道车辆转向架橡胶弹性元件应用技术》以橡胶弹性元件在轨道车辆转向架上的应用技术为主线,分别介绍各种弹性元件的开发应用情况,通过归纳整理和总结,实现了各种弹性元件产品的谱系化,规范了橡胶弹性元件的选型,有利于各轨道车辆主机厂的转向架开发,方便设计人员在进行转向架方案设计时参考等目的。同时《轨道车辆转向架橡胶弹性元件应用技术》介绍了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在轨道车辆转向架橡胶弹性元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转向架悬挂技术和橡胶弹性元件的发展方向。 《轨道车辆转向架橡胶弹性元件应用技术》既可以作为主机厂转向架开发、设计人员选择橡胶弹性元件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橡胶弹性元件研发人员的专业技术参考书。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中有兴趣对橡胶弹性元件展开学习和研究的研究生指导书。
本书详细讨论了轨道车辆动力学系统方程的建立和各种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按系统方程的分类,由简而繁地逐章展开,每章都配以翔实的计算实例,详细介绍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作为全书的基础,详细讨论了建立多自由度系统运动方程的规范化方法——组合矩阵法,对“蠕滑速度”给予了完整而清晰的诠释,推导得出了蠕滑速度和蠕滑率的完整表达式,逐一介绍了蠕滑率和蠕滑力关系的3种常用的理论。讨论了计算机自动建模的方法,介绍了系统参数文件的编制以及不同输入方式的转换。 随系统运动方程由简而繁的变化,逐章讨论了各类动力学问题:准静态性能分析、特征值和稳定性分析、线性频率响应分析、瞬态仿真响应分析和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还用了一定的篇幅介绍列车碰撞动力学的计算方法。 本书适用于从事机车车辆设
《普通高等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电传动列车概论》为普通高等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全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列车牵引理论基础、高速铁路与高速列车、电力机车及动车组机械部分、高速动车组电传动系统、高速电动列车供电系统、城轨电动列车、电传动内燃动车组、电力机车及电动车组测试技术等。 《普通高等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电传动列车概论》为高等学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职业教育教材,还可供从事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铁路机车概要(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由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两部分组成电力机车部分包括国产及进口口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涵盖各种型号的干线客、货运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部分包括国产及进口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涵盖各种型号的干线客、货运机车、调车机车和调车兼小运转机车。书中对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的技术性能、总体布置、车体结构、走行部型式主要技术装备、控制系统、电制动及空气制动系统等作了简要介绍,并附有机车总体布置图和主要特性曲线图,在技术参数表中提供了诸多项目的技术参数。
《隧道工程》由彭立敏、王薇和张运良主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铁路、公路山岭交通隧道工程的技术发展、勘测设计、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隧道钻爆法施工方法与工艺、施工作业与辅助作业、新奥法和新意法理论与技术、隧道掘进机施工、高速铁路隧道的基本知识、隧道施工组织与管理、隧道的运营与养护维修等。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多个典型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工程理论与知识的应用。 《隧道工程》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的教科书,还可用作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职高专院校师生、短训班学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