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 98)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从交通工程学、心理学、城市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综合视角,界定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概念和特征;描述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城市化与机动化发展历程,探讨这些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演化规律,借鉴其应对之道;从中国大城市各类交通出行者与供给者的细分视角,分析这些行为主体的现状行为特征与潜在行为机理,预测其对于未来交通拥堵缓解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反应;提出中国不同类型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近期和中远期战略。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状况、效益及问题。全书共7章。第1章为背景,主要介绍我国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第2、3章引出公路建设环保投资概述、投资结构分析和管理;第4~6章深入分析公路建设环保投资效益基本概念、分类体系及其费用分析方法;第7章总结梳理公路建设环保投资及其效益的问题对策。本书在编写上力求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从基础理论出发,引申独特见解,并附以作为理论实践的工程案例。本书可供从事公路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等领域研究或从业人员使用,亦可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研究了高速公路基本属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总结了我国高速公路30年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基于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构建了高速公路影响评价体系,从经济、社会、国家战略、社会文化4个层面对高速公路发展进行了系统客观的评价,并对未来高速公路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本书可供高速公路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交通专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交通运输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之一。本书共分基础知识、公路养护工(初级)工作要求、公路养护工(中级)工作要求、公路养护工(高级)工作要求四部分,对公路养护工需要掌握的路基、路面、小桥涵养护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主要用作公路养护工技能鉴定的辅导用书,也可作为交通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供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和自学使用。
《公路施工与养护技术丛书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实用技术》一书内容包括:预防性养护与路面维修的基本概念、预防性养护材料概述、裂缝填封、雾封层、防护性封涂层、石屑封层、稀浆封层与微表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和超薄层罩面、超薄磨耗黏结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选择与实施时机。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二~二○○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及代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测量;6.路基;7.基层;8.沥青混合料面层;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l0.水泥混凝土面层;11.铺砌式面层;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l3.人行道铺筑;l4.人行地道结构;l5.挡土墙;16.附属构筑物;17.冬雨期施工;l8.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
书中包含钢桁梁、钢箱梁和钢拱桥三个部分,重点是钢桁梁。在钢桁梁部分,除用主要篇幅叙述结构细节设计外,还将与之相关的材料选择、高强度螺栓设计、焊接设计等也写在这一篇里,希望尽可能完善这个部分。当然,这些关于选材和连接设计的内容也同时适用于其他部分。 钢桁梁节点只讨论了整体节点,散装节点没有涉及。但整体节点是从散装节点发展过来的。从散装节点到整体节点的发展过程及两者的对比,在钢桁梁第三章第四节作了说明。整体节点及杆件的某些设计规范国内尚缺,为了方便使用。引用日本及英美等国规范作了补充。 在钢箱梁部分,结合细节叙述,也对相关规范作了简要说明。钢拱桥的吊杆刚性是广泛关注的问题,书中有专门讨论。
本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相关单位编写,目的是规范指导我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旨在掌握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为全国公路运营管理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指南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成果质检两册,其中,*册数据采集包括5章和4个附录,系统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第二册数据成果质检包括7章和4个附录,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与成果质检核查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内容丰富,调整了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分级和设施配置要求。新增部分交通安全设施、监控设施设计要求。调整了部分隧道通风、照明、消防设计参数。强化了接地与防雷设计要求。
现发布《公路路堤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指南》(T/ CHCA 003 2019),作为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标准( 团体标准),推荐全行业使用,自2019 年10月1 日起施行。
本书为《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三分册 路面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 第三版),系在现行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总结福建省多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编制而成。本书图文并茂地对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工序、技术、工艺和管理进行说明,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的理念贯穿于施工管理全过程。本书对于规范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克服质量通病,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书适用于福建省所有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以及新增独立互通和出入口工程(含连接线)的路面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管理,也可供其他省份相关管理与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配合《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第二版)》的顺利实施、提高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从业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而编写。本书系统阐述了与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仪器设备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钢材类原材料相关的知识点,同时着重介绍了钢材与连接接头、钢筋焊接网,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及锚具、夹具、连接器,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等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检验方法。本书可供从事钢材类检测机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专业能力评价的培训参考教材。
本书为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主要介绍桥隧建筑物的一般知识、常用材料、基本组成、检查、常见病害、作业机械、安全知识以及桥隧其他知识等;职业技能部分主要介绍对桥隧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资格性和适应性职业技能要求。 本书针对铁路职工岗位培训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进行编写,是各单位组织各级各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用书,对各类职业学校相关师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指南着重阐述了现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的总体要求、程序、路段排查方法、方案和安全设施设计及验收评估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六章,章阐述现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的目的、原则、目标和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第二章阐述总体要求和程序;第三章介绍了路段排查分类方法和实施顺序;第四章介绍了多种情况下的安全处置方案设计要点,给出了具体处置示例;第五章介绍了安全设施设计要求;第六章给出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验收和评估要求。书末七个附录给出了实施案例、安全设施结构等的参考。
刘遂俊编著的《电动自行车故障检修现场通》以 电动自行车四大件现场故障检修为切入点,从实际维 修的需要出发,介绍了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组成以及主 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接线方法和故障检 修与代换技巧。更具特色的是,本书对电动自行车的 核心部件一一电动机、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进行 重点介绍,对于检修要求较高的拆装、测量和更换接 线以“操作现场照片”的形式进行呈现,使读者通过 阅读就可以跟着学、跟着做、跟着修,从而快速掌握 各种重点、难点的维修技巧。 本书突出实用性和易学性,可供电动自行车维修 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广大用户、售后服务人员学习 ,还可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为贯彻沥青路面“精心施工,质量”的方针,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路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2011-09-01实施。
《公路机械化施工组织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工程机械类专业规划教材)》主要介绍公路建设中常用工程机械的结构特点、使用性能、使用范围、施工作业方法、工程机械的选择,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组织与计划、施工前准备工作,路基路面机械化施工、桥梁工程机械化施工、公路维修和养护工程机械化、软基路基处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工程机械化施工、工程机械经营管理及机械的定额管理与统计核算等知识。 吴幼松、吴明华主编的《公路机械化施工组织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工程机械类专业规划教材)》可作为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公路机械化施工和路桥类专业类高职教学用书,也可供工程机械、公路机械化施工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指导公路与桥梁机械化施工使用。
张卫华主编的《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版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吸收国内外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新研究成果和政策法规,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环境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手段与事故机理分析方法、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手段与再现技术、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事故预测、道路交通安全设计优化方法、道路交通安全审计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与安全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交通、公安、城建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道路沥青材料》主要围绕沥青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论述道路建设用石油沥青材料的性能和使用。主要内容包括,石油沥青概论、石油沥青的成分组成和结构、道路沥青的路用技术性能、世界各国主要沥青技术规范和标准、改性沥青技术、乳化沥青技术、沥青再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