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一本通系列丛书:公路资料员一本通》全面介绍了公路工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概述,公路工程管理文件,公路工程施工资料,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隧道、小桥及涵洞施工资料与质量评定,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工程财务资料,公路工程监理资料,公路工程竣工资料,公路工程验收资料,公路工程资料建档与管理等。 本书可供公路工程资料编制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督人员使用和参考。
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 98)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以及工程 经验的积累,《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以下简称 原规范 )部 分内容需修订完善。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 1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 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 115号)要求,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对原规范 的修订工作。 本规范以国内外近年来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为依托,按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 原规范的交通与气候参数、设计参数、设计指标和相关性能模型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由八章、七个附录构成,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标准、结构组合设计、材料性质 要求和设计参数、路面结构验算、改建设计和桥面铺装设计等。较原规范主要变化有: 1.规范了轴载谱及交通参数的调查分析方法。 2.引入了温度调整系数和等效温度。 3.改变了路面材料的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简称“原规范”)的修订工作。原规范由交通运输部于2000年1月1日发布并批准实施,施行15年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书在《CASIO fx-9750GⅡ图形机编程原理与路线施工测量程序》的基础上,改进研发了新版的交点法路桥隧三维坐标计算程序Q2X8与线元法路桥隧三维坐标计算程序Q2X9。新版程序充分应用了fx-9860GⅡ/SD的1.5MB永久存储器与大容量SD卡存储器的功能,可以同时存储、按工作需要随时调用数百条路线的三维设计数据,实现了大型交通土建标段路线三维坐标计算的全数字化。 对交点法设计的平曲线,实现了应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在MS-Excel选项卡快速定位非完整缓和曲线位置并准确计算其参数与起讫半径的方法,这对于工程用户快速编写新版Q2X8程序的串列设计数据文件有重要的意义。新版Q2X8与Q2X9程序均实现了施工测量计算成果数据的集中显示,与文献[1]的旧版程序比较,可以显著地提高道路、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效率。 本书为fx-9860GⅡ的基本操作与全部工程案例的数据输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〇 〇 二~二 〇 〇 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及代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测量;6.路基;7.基层;8.沥青混合料面层;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l0.水泥混凝土面层;11.铺砌式面层;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l3.人行道铺筑;l4.人行地道结构;l5.挡土墙;16.附属构筑物;17.冬雨期施工;l8.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
为贯彻沥青路面“精心施工,质量”的方针,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本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安全评估基本知识、《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解读、《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解析、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和附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指南解析》可供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监理及建设管理人员使用。
《公路勘测细则》由中交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出,为公路勘测做出了详细的报告。
《道路沥青材料》主要围绕沥青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论述道路建设用石油沥青材料的性能和使用。主要内容包括,石油沥青概论、石油沥青的成分组成和结构、道路沥青的路用技术性能、世界各国主要沥青技术规范和标准、改性沥青技术、乳化沥青技术、沥青再生技术。
本指南着重阐述了现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的总体要求、程序、路段排查方法、方案和安全设施设计及验收评估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六章,章阐述现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的目的、原则、目标和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第二章阐述总体要求和程序;第三章介绍了路段排查分类方法和实施顺序;第四章介绍了多种情况下的安全处置方案设计要点,给出了具体处置示例;第五章介绍了安全设施设计要求;第六章给出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验收和评估要求。书末七个附录给出了实施案例、安全设施结构等的参考。
本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相关单位编写,目的是规范指导我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旨在掌握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为全国公路运营管理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指南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成果质检两册,其中,*册数据采集包括5章和4个附录,系统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第二册数据成果质检包括7章和4个附录,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与成果质检核查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由交通部批准发布
本书是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编写的路基工程教学用书, 内容包括路基构造及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填料与填筑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路基的受力与变形, 路基与其他铁路建筑物的连接, 路基排水和路基防护,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路基支挡结构设计, 特殊岩土体路基设计, 复杂地带路基,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等内容。本书为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专业系列精品规划教材, 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路基课程教学用书, 也可供路基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路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2011-09-01实施。
《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模板、支架和拱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基础,墩台,支座,混凝土梁(板),钢梁,结合梁,拱部与拱上结构,斜拉桥,悬索桥,顶进箱涵,桥面系,附属结构,装饰与装修,工程竣工验收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新增了施工技术要求条款;2.修订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批的质量检验内容、标准和程序;3.质量检验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4
肖敏敏、苗聪编写的《道路交通安全工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和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是在吸收了国内外交通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围绕道路、车辆、环境、交通参与者等因素,探讨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在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措施。另外,当代科技在道路交通安全中应用在本书中也得以介绍和阐述。《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共有8章,包括绪论、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道路安全设施与交通安全、车辆因素与交通安全、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代科技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运用。《道路交通安全工程》除作为交通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教材外,也可供从事道路交通安全设计、安全管
本教材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路、桥、隧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进行编写,教材中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道路勘测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本书适用于应用型本科学生、专升本学生和继续教育学院本专科学生,并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第2版是一本全新的图书。书中的qh2—7t与qh2—8t程序都具有三维中边桩坐标正、反算,路基超高及边桩设计高程计算,边坡坡口与坡脚计算,桥墩桩基坐标计算,隧道超欠挖计算等功能。qh2—7t为交点法程序,qh2—8t为线元法程序,两个程序均使用数据库子程序输入平竖曲线的全部设计数据。测试程序各项功能所用的案例均取自真实的工程项目,计算数据由项目的施工企业提供。 本书对缓和曲线切线支距坐标计算与坐标反算原理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得用qh2—7t与qh2—8t程序计算缓和曲线坐标反算的速度比第1版的相应程序缩短了1/3,且适用于计算任意偏角的缓和曲线。 本书适合于从事公路与铁路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师生参考。
济青高速公路(现更名为青银高速公路)作为山东省通车时间长和精细管养、运营效益好的条高速公路,创造了运营十年未中修、十七年未大修的记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养护管理模式创新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王化冰主编的《山东高速沥青路面管理与养护技术》分九章全面总结分析了济青高速公路整个养护管理历程中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成果,凝聚了济青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近二十年的心血与智慧,是对济青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丰富和创新。 《山东高速沥青路面管理与养护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指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为国内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亦可以作为从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教材,以及高速公路设计人员的工作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