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凯利 约翰逊加入洛克希德公司。他通过72次风洞试验改善了 伊莱克特拉 的稳定性问题,后来又相继设计了 哈德逊 轰炸机、P-38 闪电 截击机和 星座 运输机。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洛克希德公司秘密承担为美国空军设计*种喷气式战斗机P-80的任务。为此,凯利 约翰逊召集23名工程师,成立了*个 臭鼬工厂 。 臭鼬工厂 推崇 14条凯利原则 ,打破大体制管理上的束缚,灵活独立,凝聚精英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设计了许多惊人的飞机。U-2和SR-71便是其中的两个传奇。凯利 约翰逊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四十多年中,为四十多种飞机的设计做出了杰出贡献。书中着重描述了凯利 约翰逊设计各种飞机时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细节,以及他解决各种难题的方法。 凯利 约翰逊主导设计的各种飞机对美国的航空发展和国防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本书就飞机制造领域内所涉及的专业,从飞机工艺技术、飞机工艺装备技术、飞机零部件制造及装配技术、飞机售后服务、飞机质量适航、飞机制造供应商管理以及飞机制造文化等方面提炼出作者多年来工作经历中的一些经验,由背景、主题切入、过程和结果与思考四部分结构组成,相关案例通俗易懂、有浅有深,为读者阐述了宝贵的处理复杂技术和其他问题的技巧和实用方法,记载了中国航空制造发展的一个个事实,本书目的是让中国的航空工业工程师在工作中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少走弯路,是一本值得阅读和珍藏的专业读物。
本书由“隐身飞机之父”本杰明·罗伯特·里奇撰写,全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U-2、SR-71及F-117的研制历程。本书从美国国防部、美国空军、洛克希德管理层、飞行员、技术人员及本杰明·罗伯特·里奇本人等多个视角,全面系统地描述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臭鼬工厂”这个神秘团队与三型极具鲜明特点的飞机发展过程。隐身是一门门槛高、发展快、保密严的技术领域,国内外无论是隐身技术本身,还是隐身普及类的专著都十分稀少,本书的引进对从事航空事业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无人机详解与剖析 是无人机的科普类图书,采用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无人机的整个系统。无人机详解与剖析 分为8章,其内容涵盖了无人机的概念,无人机的硬件组成,多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机的硬件组成以及优缺点,如何安全地操作无人机以及无人机的监管环境,无人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zui后通过实例讲解了在制作无人机时应该如何选择核心的软硬件。《无人机详解与剖析》适合对无人机感兴趣的科研单位、无人机生产公司、无人机开发制作人员以及发烧友阅读。
本书是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出版的飞机驾驶技术参考手册。有三部分内容:*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飞行员训练过程中涉及的安全问题,飞机基本驾驶技术和高级驾驶技术;第二部分介绍了驾驶复杂和高性能飞机以及多发飞机(重点强调了单发失效时的运行)有关的基本原理,深入讨论了三点式起落架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以及喷气式飞机的驾驶特性和系统组成;第三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空中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本书聚焦系统工程的复杂性,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转型为主线,揭示面向对象设计、系统建模语言、建模和仿真等应用于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个经验证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流程(MBSAP)。以航空航天和能源领域的典型系统开发为案例,贯通系统工程生命周期的各个活动以及运行-逻辑/功能-物理的各个层级,阐述基于数字原型系统的开发、系统架构集成以及验证和确认等内容,并进而将该方法扩展到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实时嵌入式系统、赛博安全、网络化复杂组织体以及架构治理等方面。 本书适合于系统工程师、架构师等从业者以及希望系统性掌握MBSE方法的各类人员。另外,本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全球MBSE*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值得读者进一步了解,并可作为扩展研究和深化应用的指导。
本书覆盖了多旋翼飞行器设计的大部分内容,共十五章,包括多旋翼飞行器基础知识、布局、动力系统、建模、感知、控制和决策等部分。旨在将多旋翼飞行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设计原则组织起来,并强调基础概念的重要性,具有基础性、实用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本书可以用作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教材,或者作为该领域研究的入门指南,还可以作为多旋翼飞行器工程师的自学教材。另外,本书也可以作为其他无人飞行系统乃至无人系统的补充阅读材料。
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现生536种鲨鱼,让任何对鲨鱼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获得所有鲨鱼物种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方面近期新、最全面的综合资料。本书中收录的鲨鱼,均并配有精美、科学且准确的彩色插图。书中突出了物种的多样性,描述了用于物种识别的关键形态特征,提供了对其已知生物学、栖息地和分布范围的见解,并及时更新了每个物种目前的濒危程度和保护状态。本书具体内容包括:鲨鱼的进化史、鲨鱼生物学、鲨鱼和人类、现生鲨鱼及科级检索,其中现生鲨鱼及科级检索包括9目36科的鲨鱼:六鳃鲨目(包含皱鳃鲨科和六鳃鲨科)、棘鲨目(包含棘鲨科)、角鲨目(包含角鲨科、刺鲨科、乌鲨科、睡鲨科、尖背角鲨科、铠鲨科)、锯鲨目(包含锯鲨科)、扁鲨目(包含扁鲨科)、虎鲨目(包含异齿鲨科)、须鲨目(包含斑鳍鲨科、长须鲨科、须鲨科、长尾须鲨
本书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简称航空燃气轮机)为主要对象,第1~7章是航空燃气轮机“结构分析”,主要介绍航空燃气轮机的分类与研制、结构组成、典型的总体结构方案和部件结构方案,此外对发动机安装结构的分类和设计特点进行了介绍。本书更注重从正向设计的角度,论述航空燃气轮机的工作环境和载荷条件、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典型的总体结构布局和部件的结构特征。第8~12章是航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基础,主要介绍发动机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结构定量评估和优化方法、结构系统稳健设计和安全设计方法,最后以典型涡扇和涡桨发动机为例,论述了总体结构与力学特性的关系。
有人说试飞员是 刀尖上的舞者 ,也有人说试飞员是 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 。毫无疑问,试飞员是勇敢者的职业。然而更重要的是,60多年来中国空军试飞部队累计完成了数万架国产飞机和数万台发动机的试飞任务,一代代试飞员接力拼搏,用青春和热血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航空事业书写了壮丽篇章。 徐勇凌正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从著名的功勋试飞员到资深的军事理论家,他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本书以散文体记录了他精彩的试飞生涯和人生思考。全书以亲历者的口吻揭秘了中国几代新型战斗机试飞的内幕,无论是壮志凌云的训练试飞,还是惊心动魄的意外事件,无不反映了试飞员这一铁血精英群体的独特风采,足以让每个读者真实感受 忠诚、无罩、精飞 的试飞精神,理解强国强军梦的深厚内涵。
本书以航空发动机用的叶片机(压气机与涡轮)为对象,系统介绍压气机和涡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现代航空叶片机的发展特点,本书深入地介绍了压气机和涡轮基元级的工作原理,以及叶栅理论、接*径向*衡方程和叶片径向积叠、多级叶轮机级匹配等经典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对*级和多级压气机、涡轮的特*及调节规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此外,还对航空叶片机的基本设计体系、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做了简要介绍。全书共分三篇十五章:篇 叶片机中的气动热力学基础,包括绪论、叶片机中气体流动的*质和控制方程、*维定常*动的基本方程和热力学图示;第二篇压气机,包括轴流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基元级的基本理论,级的基本理论,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离心式压气机,压气机的特*和调节;第三篇轴流式涡轮,包括轴流式涡轮的工作原理。
本书为钱学森1947 194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教授可压缩流体气动力学课程讲义的中译版,体现了当时前沿的空气动力学水平。本书共分19章。第1~4章为基本原理,给出可压缩流描述的基本参数和基本原则。第5~11章讨论相对简单的各种类型二维流动,从不可压无旋流动开始,到亚、跨、超、高超声速流动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速度图法、相似律、线性化理论等。第12~16章针对不同翼型不同流速进行三维分析。第17~19章集中于黏性效应的讨论,涉及流体的黏性、速度与温度边界层,边界层与激波相互作用等。 本书数学推导精致、内容翔实、物理概念明晰,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怎么把握物理本质建立数学模型的理念和方法。这对于当今工程或技术科学的学者仍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直升机的基本飞行特点和飞行操纵方法;分析旋翼的挥舞运动对直升机的配平、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关键作用;给出直升机的平衡、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分析方法;介绍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的基本内容、应用及其发展;阐述倾转旋翼机飞行动力学的建模方法及直升机模式与固定翼飞机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本书旨在全面总结航天质量管理思想理念、标准规范和经验方法,按照系统、继承、实用、专业和先进的原则,从质量管理组织、项目、方法三个方面对航天质量管理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翔实的阐述,为介绍和推广航天特色质量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奠定基础。本书正文共分为3篇、17章,各篇主要内容如下: 第1篇 组织篇 。共4章,着重阐述了质量管理的发展、航天质量文化、航天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及航天质量监督。 第2篇 项目篇 。共7章,着重阐述了航天项目质量管理要点、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设计质量控制、生产质量控制、外协外购质量控制、试验质量控制和全寿命综合保障工程。 第3篇 方法篇 。共6章,着重阐述了系统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风险识别和分析方法、设计分析与过程控制方法、试验验证与检查确认方法、产品保证方法、质量问题归零
本书对 DO-178和DO-254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关键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讨论,为机载软硬件的研制与合格审定提供指导。 针对机载软硬件研制与合格审定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和易忽视的关键点展开详细讨论,对关键概念进行了清晰定义,对常见问题和误解进行了澄清,以帮助读者理解标准并实施应用。 本书在介绍软硬件研制内容的同时,还对系统需求、DO-330和 DO-297标准的相关要求与软件研制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完整地应用 DO-178和 DO-254标准。
中国航天立足于自主创新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支撑复杂航天工程取得成功的背后因素是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应用。本书以系统工程方法论为主题,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文档的系统工程,内容既有概念描述,又有实例描述;既有技术过程,又有管理过程;既有航天的实践做法,又结合国际系统工程的标准。第三部分介绍了最新发展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重点介绍其方法论和系统建模语言SysML的用法。第四部分针对当前新系统立项都要阐述系统的体系效能或贡献度,介绍了相关的体系工程方法。本书面对的读者对象是从事系统与产品创新的设计师、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螺旋桨动力系统是无人机最常见的动力系统形式之一。本书重点针对中小型无人机的特点,介绍螺旋桨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螺旋桨基本理论、翼型与螺旋桨的关系、无人机螺旋桨的设计与优化、无人机螺旋桨性能计算和风洞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涵道螺旋桨设计方法等。基于翼型的性能特点体现螺旋桨的性能特点,本书强调先选择合适的翼型,再紧密结合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得到高性能的螺旋桨外形。本书从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现代数值方法与试验方法,采用由浅入深、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进行介绍,知识系统性强,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