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作为一国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我国要怎样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进行能源转型,优化国内的能源结构?全球诸国家又将怎样共同应对能源和环境危机,进行碳减排? 本书从全球视角出发,以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与市场机制由国家垄断走向市场导向这两大发展趋势为主线,详细叙述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能源结构特点和能源转型过程,展现了各国能源转型中的问题、痛点及成功经验,并揭示了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的能源转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以及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奠定现代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基础的书。书中描述了人类滥用农药和杀虫剂将会造成的后果:春天变得寂静,虫鸟不再名叫,整个地球了无生趣。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 人类环境大会 ,并由各国签署了 人类环境宣言 ,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无
本书是美国人文与艺术学院院士唐纳德.沃斯特的作品。本书作者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其论著对世界环境史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书汇聚了作者有关美国西部环境史的多篇论文和学术讲演。本书首先介绍了西部史的发展过程及新西部史的基本特点,对新西部史的研究方法做了阐释,并研究了西部畜牧业的发展和经验教训等内容。总的来说,本书主要围绕西部史的三个主题即多元文化意识、环境意识、个人自由与集权问题展开。本书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对于研究环境史等专业的人员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环境仪器分析》共分为13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环境分析中常用的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和离子选择电极、电解和库仑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以及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方法原理、仪器组成和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阿勒泰地区矿区修复技术集成与模式研究》系统地介绍了2011年以来主管部门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两河源废弃矿区开展的生态恢复试验研究工作。针对废弃矿区生态恢复存在的主要障碍(土壤与种子库极度匮乏、地形强度扰动),在试验研究中借鉴国内外废弃矿区生态恢复的先进经验与寻求当地自然生态演化的启迪相结合的途径,探索出了受损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系列技术措施,并进一步通过分析评估不同技术的投入产出比及生态与经济效益,构建了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益的废弃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模式,为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恢复、景观优化提供了保障。《阿勒泰地区矿区修复技术集成与模式研究》总结的废弃矿区生态恢复技术与模式,已经在阿尔泰地区的其他矿山生态恢复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是一本从观念、方法、应用三个维度讲解供应链计划中的需求预测和销售与运作计划S OP的著作。读者对象是供应链从业者,企业管理者,销售人员等。目的是帮助企业协调生产与销售、采购与库存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生产与销售效率。本书是具有20年供应链管理领域作者的经验分享。作者深耕供应链计划与库存控制模块,精于供应链计划理论与理念,同时具备丰富实操经验和精于理论知识的供应链计划与库存控制领域专家。 本书共分为14章。章,基础篇。从头细说供应链计划,讲述什么是供应链计划,为什么企业需要供应链计划,供应链计划的分类以及各个分类的概念和应用,并给出供应链计划的整体框架图。第2至8章,需求预测(DP)。从采用层层递进、逐步展开的方法,介绍需求预测的概念、分类和评价指标,重点讲述类需求预测的方法和操作实例、供应
企业获得 20000认证,是实现国际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认可的途径,同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合格评定领域将该系列标准作为认证认可的标准之一,从业人员在获得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审核员资格的同时也更关注到标准的本质,更愿意进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本书为有意愿通过系统培训和学习,扎实掌握信息技术服务和管理知识的从业人员,以及对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感兴趣的人员提供指导。 本书的编写主要参考了/IEC 20000-1《信息技术服务管理部分:服务管理体系要求》,同时融合了作者在信息技术服务项目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企业审核经验。
自然保护学是以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赋存生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生态系统及其生境的自然状态、受扰状况、保护必要性性评估、自然保护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的科学管理等。由于人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上,国际社会通过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正是在那个峰会上,北九州市得到世界上最早的“联合国地方政府表彰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与本市以推进中的生态工业园为开端乃至以实现“循环型社会”所开展的各种行动有着关联。
本书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为主线,科学解析了铜、铅、锌冶炼行业废水重金属污染特征,系统介绍了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及其技术水平、设备水平、经济效益水平,精选水污染控制优秀新技术及工程实证,覆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清洁生产和水污染治理重大共性关键技术。 全书共4章,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水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需求、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重大水专项形成的关键成套技术及其示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展望。 本书可供有色金属行业相关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汽车再生工程(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汽车再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增加相关内容而重新编写,全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汽车可回收利用性、废旧汽车回收、废旧汽车拆解、废旧汽车回收利用、汽车总成及零部件再制造、汽车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经济分析和汽车再生资源利用管理。 《汽车再生工程(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为全国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筹)“十二五”规划教材,适合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等本科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汽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检索大量资料、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分析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开展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系统地总结归纳了目前国际上已有的保护区划分方法,包括简化图形法、分析法、水文地质描绘法、综合多种方法的组合法、解析解模型法和数值解模型法,详细讲述了每种方法的实施步骤和技术要点,并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后选取我国北方地区有代表性的研究实例详细论述,以便读者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保护区划分的步骤和要点。本书由徐海珍统稿。
本案例选编的内容设计和案例选择紧紧围绕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精神实质和战略部署,努力反映现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认识及其实践的主要方面。全书分为总论和五章案例。总论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状况的总括;五章案例分别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的案例。章着重阐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力图通过促进环保与经济的协调融合,来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基于对环境保护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的认识,第二章展示如何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和社会进步,呼应十七大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战略要求。第
本书以绿色文化生态城市理论和绿色人居环境理论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从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和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目标出发,构建层次明晰、结构合理的兰州市城市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系景观空间。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前期分析、兰州市现状分析、规划总则、规划目标、生态功能区划、市域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系建设规划、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工程植被规划、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建设工程灌溉水源利用分析、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建设水源保护区利用规划、分期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效益分析及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
《北方付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是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编写的,选择了适合北方水体修复的生物种类,总结了适合北方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包括生态护坡、水生植物修复、水中建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岛、微生物技术以及底栖动物群落的构建,并对北方水体修复应用广泛的青萍和紫萍进行了适合水体修复条件的实验研究。对于中国广大北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是一本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研究的重要参考和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拓宽知识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主要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通过理论探索研究、室内外试验和典型小流域应用分析相结合的途径,系统探讨了流域水环境模拟预测及治理问题。本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探讨了基于有限监测数据及变异性的定量化信息优化监测方法,针对分布式模型的参数确定及尺度转换问题,研究确立了模型输入信息插值及参数外延方法;二是研究分析面源污染的迁移转化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定量化计算模式;三是基于流域水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变异性,选择典型小流域,进行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四是紧密联系流域的陆域和湖泊水体,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反演模拟应用,量化了域污染风险;五是针对流域特性及小流域河湖水污染特征,构建了流域河网水系水生态改善及效应评价的技术与理论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水生态污染治理措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环境信息治理历经三个阶段:自给自足、信息公开与公共服务。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当前环境信息治理处于环境信息公开向环境信息公共服务的转型与变革阶段。这次变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等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从根本上减缓或避免中国快速城镇化中发生 公地悲剧 的基本条件、必要途径与有力抓手。这次变革的核心是以公众为本位,表现为环境信息需求的公众主导,以及环境信息供给的公众参与,包括参与环境信息的供给决策、生产过程,以及公共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价等全过程。这次变革包括技术变革与制度变革,但瓶颈在制度变革。如何认识这次制度变革的内涵与目标,并提供制度解决方案,设计制度框架,是《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信息治理变革:从信息公开到公共服务》的研
人类文明的历史与江河密不可分,许多古代文明都孕育繁衍在河流的两岸。但是,河流在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土壤侵蚀和过度开发等问题。人们从河流引水灌溉农田,裁弯取直使河道便于船舶通行,还在河道上建造大坝进行水力发电。同时,地球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江河及其流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这些使地球上仍以自然形态存在的河流变得寥寥无几。 《自由流淌的河流——经济上的奢侈还是生态上的必需?》一书对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自由流淌河流状况进行了评估,并阐述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后的自由流淌河流,保护这些河流到底是一种奢侈还是必需。该书指出,目前全球尚存的自由流淌河流为数不多,急需我们共同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各国政府公布本国目前尚存的、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并能服
欧盟国家是全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先驱,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行动等各个方面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 本书对欧盟及欧盟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和实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欧盟国家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地方21世纪议程的实施与进展、生态城市与生态居住区建设、老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保护、城市环境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管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能源节约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流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