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天津港爆炸案所涉及的111种化学物质中包含的所有危险化学品以及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首批和二批)共133种重点危险化学品,基本涵盖了各行业常用危险化学品以及环保部 十二五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中 突发环境事件高发类 危险化学品。内容设置方面介绍了有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和急救建议,以及危险化学品的毒理信息和健康危害,涉危化品事故的疏散隔离以及泄露处置建议。提出危险化学品的现场应急侦测总则,并对部分物质给出现场快速分析方法,并根据实用性排序列出,便于从业人员快速选择,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效率。
消防安全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密切相关。本书共分八章,从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实际出发,内容涉及重视消防安全、普及基础知识、防范火灾风险、掌握灭火知识、强化风险管控、加强源头治理、预防生活火灾、学会逃生技巧等方面展开论述,采用条目式结构,层次清晰,科学实用。
定义事故预防为广义安全管理,定义安全行为控制为狭义安全管理。本书在提出现代事故致因链之一行为安全“2-4”模型、把事故原因分解为两个层面四个阶段的行为之后,分别阐述了事故各阶段行为原因的控制方法,然后给出事故案例的综合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最后将上述安全管理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了学科定位。全书共十章,各章内容的逻辑关系由图表给出。
幸免于难,死里逃生,差点发生。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未遂事件经常先于产生损失的事故出现,因为未遂事件没有发生伤害,所以损害和损失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或者没有被报告。这样就失去了许多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识别和报告未遂事件,对组织机构中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很大的防范作用。《BR》 以超过30年的国际安全经验和研究为依托,本书通过未遂事件依托的安全理论,梳理安全管理的功能以及它们与未遂事件的关系,用决定未遂事件发生的三个运气因素清晰地阐明了事故序列。重点强调事故发生的机会,以及如何使用简单的风险评估来确定事故的起因并加以纠正用实例来证实未遂事件识别和评估的重要性。提供未遂事件报告形式的模板,提出跟踪未遂事件的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和培训方式。
《工业过程中灾难性事故的预警信号》给出了事故预警信号的特点、识别和对事故征兆的应对措施,并对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预警信号进行了分类。旨在事故发生前帮助企业员工避免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事故预警信号包括生产过程偏差或者故障、仪表的报警、历史操作数据和其他不正常的操作,还包括设备腐蚀情况、异常气味、程序不正确和一些其他方面。本书图文并茂,可使读者全面了解企业中的各种危险征兆,并给出处理方法及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以实现 安全*,预防为主 的安全理念。《工业过程中灾难性事故的预警信号》既可用于过程安全管理(PSM)人员评估反应过程和PSM系统,也可用于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阅读,还作为企业一线工人培训用书,同时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共分为6章,主要介绍了消防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易燃易爆设备和危险品管理、消防系统管理、消防安全检查与火灾事故处置等内容。本书还配备了视频和电子课件等多媒体资源。本书易于理解,便于执行,方便读者及时查阅和解决实际问题。本书可供消防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从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石油储罐火灾扑救、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交通事故救援、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和仓库与堆垛火灾扑救等类型火灾事故扑救案例中选取了42个典型案例。为方便阅读,各章均加注导语,每个典型案例从火灾基本情况、扑救经过(处置经过)和案例分析几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详细介绍和阐述。既有指挥和行动的得失分析,也有对消防救援工作的启示分析。本书的*特色是结合实际火灾案例进行阐述和说明,贴合了灭火工作的实际情况。 本书文字简洁、案例典型、通俗易懂,可供消防队的指战员、相关单位工作者、学校师生以及从事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消防指挥相关专业人员的辅助教材,对提升消防人员火灾扑救相关能力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安全文化学不同于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学是安全科学和文化学交融而成的安全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对它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安全文化学》(第2版)是介绍和研究安全文化学的专著,涵盖安全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实践基础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共分10章,具体包括:绪论、安全文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安全文化的起源与演进、安全文化学的基础问题、安全文化学方法论、安全文化学原理、安全文化学的学科分支、安全文化学的外延、安全文化学的应用实践理论、安全文化学的应用实践典例。 《安全文化学》(第2版)结构科学严谨,内容翔实丰富。可供从事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实践的人员阅读,可作为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的师生,以及广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者和安全文化学研究爱好者参阅。
本书为翻译图书,是在CCPS出版的《过程安全管理实施指南(*版)》基础上,结合近年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实施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增加了过程安全管理的实践案例,介绍了新增的过程安全要素含义及应用,阐述了过程安全管理体系的维护和提升,并讲解了如何在现有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新要素、如何运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绩效、怎样维护或提升现有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未来过程安全绩效等问题。
《室内电磁辐射污染控制与防护技术》一书共计7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一些电磁学的基础知识,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种类、危害和电磁辐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了国内外电磁辐射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全方位地对比分析,提出目前国内外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第3章为电磁辐射检测方法和设备,详细阐述了不同辐射源采用的电磁辐射检测方法及设备,并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电磁辐射检测设备及各自的特点;第4章主要介绍了建筑室内电磁辐射检测设备的设计原理、内部原件设计及设备的软、硬件开发;第5章为电磁辐射现场测试分析,包括高压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通信基站、家用电器辐射源的检测依据、方法及结果分析;第6章分别介绍了电磁辐射污染控制与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包含建筑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和电磁辐射结构防护
本书以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以及预案编制、事故预防、控制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为工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供案例丰富、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读物。使从业人员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应如何开展事故调查。 全书参照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事故界定标准,并按照这一界定标准对事故进行分类分析和说明,涉及高危行业以及机械、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引导读者对照自己的工作岗位,查找事故隐患、整改事故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本书适合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工矿企业干部/职工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司法实践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之用,也可供安全工程教学、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参考。
太空是未来战略制高点、大国竞争新焦点、综合国力新支柱、国家安全高边疆。太空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制约国家发展。随着太空相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太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世界各国太空安全意识普遍觉醒,纷纷制定太空战略政策,调整组建太空安全力量,维护国家太空安全。 本书以战略为中心,阐述了太空安全战略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创新发展和世界太空安全战略形势,梳理了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地区的太空安全战略的战略历程、战略形势、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手段,总结了太空安全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策略。本书侧重于太空安全战略基础知识的概述,内容浅显易懂,是了解太空安全战略的入门教材。 本书为航天专业高校的基础教材,主要供本科高年级各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研究生、在职人员使用,还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版权所有,
本书为 高等学校职业卫生工程专业教材 之一,该专业为近年新设专业,首批共有9所高校陆续获批开设职业卫生工程本科专业,专业建设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市场上尚未见成套系的高等院校教材。本教材采用双主编负责制,由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李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徐桂芹担任主编。 本书全面介绍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内容翔实,注重实例,方便教学,易于学生理解。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采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及应用示例、工作场所化学因素检测常用的实验仪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工作场所生物因素检测及检测实验室的要求和管理。
1.主要内容:本书为“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之一。2.主要特点:目前,市场上此类备考培训多使用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训教材。因为没有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作为考生学习的依据,给考生学习造成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生数量不足。为配合我部及应急管理部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工作,方便考生备考学习,我室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3.选题价值:本套教材由北京注安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编写。该院主要从事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技术研究,提供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编写、考试培训、继续教育等服务。
本书由四川省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协会组织电梯维修、维护保养一线专家,在整合电梯厂家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需要编写的,考虑到读者的特点,主要利用图片来呈现内容,降低了读者的难度。本书主要讲述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包括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维护保养要求、机房维护保养、井道维护保养、导轨维护保养、端站保护装置维护保养、底坑维护保养等知识,适合电梯维护保养培训学校、电梯运营单位、电梯监管单位等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化学事故抢险与急救》介绍了危险化学品以及化学毒物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化学危险源辨识与危害评估、化学事故检测与警戒、泄漏控制与处置、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化学事故现场洗消、急性中毒与中毒急救、化学致伤的现场急救等关键技术以及典型化学物质的处置与急救的应对措施。《化学事故抢险与急救》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适合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科研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教材,也可供高等学校应急管理、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安防行业研究专著,内容涵盖安防行业回顾、安防行业与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新兴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应用,影响安防技术发展的要素、安防未来发展大趋势、民用安防发展机遇与未来、安防技术IT化、安防服务、安防运维等。是安防行业 调 转 、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文献;安防行业研究创新性成果,是行业发展规划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提供了“控制内容+控制目的+控制制度+控制流程”四位一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细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组织架构、会计系统、信息系统、预算与结余、收入、支出、债务、政府采购、货币资金、往来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合同控制等15类工作事项的规范化设计内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手册。 本书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者、财务工作者、内控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其他欲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的人士使用。
本书聚焦于我国安全生产实际,为遏制当前事故频发态势,采用系统安全思维和风险管控方法,研究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本书首次采用 物理-事理-人理 方法论,对我国大型企业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将系统动力学与该方法论相结合,来研究生产系统中多种风险因素的耦合作用关系;提出并构建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基于提出的全新安全管理观点,对四家大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给出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的管理建议。全书所涉内容是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一种创新尝试,为解决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指导进出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适应新形势下国门生物安全的需求,本书系统介绍了植物繁殖材料的概念和分类、全球植物繁殖材料贸易的现状和趋势、各国(地区)植物繁殖材料法规体系、检疫要求和工作流程,以及植物繁殖材料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检疫技术,有利于大众深入了解和科学认识进出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对防范外来入侵物种、促进植物繁殖材料资源健康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本书基于系统脆弱性理论框架分析了重大事故背后产生的机理,并根据系统脆弱性理论要求,系统地探讨了重大事故风险治理的路径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一是系统地梳理了系统脆弱性理论范式,从中分析了系统脆弱性理论与重大事故风险产生之间关联性;二是根据系统脆弱性理论分析框架,剖析近年来重大事故案例,从而分析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的主要不利因素;三是梳理和借鉴了发达国家控制重大事故风险方面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四是比较了上海的大型活动中风险管理实践,总结了大型活动风险控制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五是结合系统脆弱性理论分析框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控制重大事故风险的经验,联系特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实践,探讨了防控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消除重大事故风险的思路和对策,为防范化解重大事故风险提供理论指导。
消费者认可与偏好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只有满足多数消费者需求、获得消费者普遍认可的认证政策才是有效的。 《我国食品安全认证政策改革路径研究:消费者偏好的视角》以基于消费者偏好视角评估我国食品安全认证政策的有效性为研究目标,沿着 理论与文献分析一消费者认知一消费者信任一消费者支付意愿一消费者现实购买决策一政策设计 的研究主线,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消费者对安全认证食品的偏好。 《我国食品安全认证政策改革路径研究:消费者偏好的视角》基于Lancaster的效用理论,采用选择实验和混合Logit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属性的偏好,对混合Logit模型在我国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大胆探索。
本书以生物安全为中心,介绍了象、獴、树懒、食蚁兽、狮、虎、豹、狼、熊、羚羊、白鲸、海豚等公众喜闻乐见的野生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种群分布、贸易与保护等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野生动物可能携带的疫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主要症状、特征性病变、常用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分析了可能存在的生态、生物和遗传学等生物安全风险。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从风险管理、检疫准入、口岸检疫、隔离检疫、检疫处理、应急处置、野生动物保护等角度,分析了进境野生动物口岸生物安全防控对策。本书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可作为广大野生动物爱好者和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