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密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需要,针对蔬菜生产上可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不仅提供了可靠的传统防治方法,也挖掘了不少新的、现代的防治方法。本书图文并茂,介绍了西瓜、小西瓜、薄皮甜瓜、厚皮甜瓜的282种病虫害,图文结合,不仅有宏观的症状特写照片、病原生物照片,还有病原菌显微照片、图片等,便于准确识别病虫害,做到有效防治。附录中提供了农药的科学使用与配置方法以及西瓜辨识方法。本书在文字上既描述了传染病害,又描述了生理病害的症状、病因或传播途径及害虫识别、生活习性,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方法,科学、实用、通俗,可作为各地家庭农场、蔬菜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参考书,指导现代蔬菜生产。
本书围绕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新产生的病害防治问题,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涵盖了草莓、蓝莓、树莓、黑莓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本书图文结合介绍草莓、蓝莓、树莓、黑莓病害四十八种,虫害近五十种,还有十六种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本书图片包括病原、症状及害虫各阶段彩图,防治方法上既有传统的防治方法,也挖掘了许多现代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大小年及落花落果,保证大幅增产及如何生产精品果等现代技术,附录中还有农药配制及使用基础知识。是紧贴全国浆果生产,体现现代浆果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可作为诊断、防治浆果病虫害指南,可供家庭果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广大果农、农口各有关单位参考。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外来入侵植物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重大。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与编目,查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和蔓延的科学基础。本志书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志书共5卷,共收载了外来入侵植物68科224属402种,不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名称(拉丁学名、中文名)、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生境、原产地及分布现状,给出了外来入侵种与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每种外来植物都附有高清的图片,还着重考证了入侵植物的传入与扩散,包括从历史标本和文献记载两个角度去推断外来植物的入侵时间,从外来植
本书围绕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新产生的病害防治问题,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涵盖了猕猴桃、枸杞、樱桃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本书图文结合介绍猕猴桃、枸杞、樱桃的病害八十余种,虫害八十种,本书图片包括症状、病原及害虫各阶段彩图,防治方法上将传统的防治方法与许多现代防治技术方法相结合,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大小年及落花落果,保证大幅增产等现代技术以及猕猴桃、樱桃精品果的生产,如何抢早上市等内容。附录中还有农药配制及使用基础知识。是紧贴全国果品生产,体现现代果品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可作为诊断、防治猕猴桃、枸杞、樱桃病虫害指南,可供家庭果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广大果农、农口各有关单位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出版,本书为第二版,由全国26所农业院校长期从事“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专家共同编写和修订。《BR》 全书共分水稻病害,麦类作物病害,玉米、高梁和谷子病害,薯类作物病害,棉花和麻类病害,油料作物病害,烟草和糖料作物病害,果树病害和蔬菜病害九章。书中对各类作物重要病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叙述,并附有典型症状和病原显微形态及病害循环图。各章单独编写了一节该类作物病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技术措施,对次要病害以附表方式简要描述了症状要点、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章末附有复习思考题,书末列有相关参考文献和主要参考网站。
本书收录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全国植保科技创新与发展大会”上的论文数十篇,包括《群落生态学研究在IPM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困境》《水稻条纹病毒与介体灰飞虱互作的相关研究》《国际植保公约与外来人侵物种控制》《桔小实蝇研究进展》等,该书的出版将进一步繁荣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事业、推动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我国植保科技人才成长,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套书分为I,II两卷。第I卷阐述线虫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第II卷讲述线虫的控制和利用。本书的焦点集中在上世纪后期有显著进步并且现在仍是主要研究方向的各个领域,其中主要包括自由生活、植物寄生和昆虫寄性线虫。编撰这本书目的是总结20世纪虫学研究的进展并提出21世纪线虫学研究发展的前景。希望本书能起到一个路标图的作用,能标出目前线虫学科重要的各个方面,为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并将线虫的研究带入新的世纪。
《野生植物资源学》是一本适用于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和生物科学类专业使用或参考的教科书。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篇。总论从野生植物资源分类、分布及其特点、开发与利用、调查与评价、保护与管理等不同研究层次,介绍了植物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各论重点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果树植物资源、野菜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油脂植物资源、淀粉植物资源、树脂植物资源、树胶植物资源、鞣质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包括甜味剂植物资源、经济昆虫寄主植物资源、皂素植物资源和木栓植物资源)等17类野生植物资源重要种类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
本书从林业管理实际出发,采用了大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数码生境照片,结合当前林木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新手段,对123种林木病虫害(其中虫害102种,病害21种)的识别与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病虫害的分类、分布、寄主及危害特征(症状)、识别特征及生活史、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等。 本书是一本便于园林和林业工作者随身携带的、图文并茂的野外实用工具书,也可供林业及园林教研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包括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两部分。病害部分介绍了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以及叶部病害、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虫害部分介绍了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和害虫的防治原理与方法,以及食叶害虫、钻蛀性害虫、刺吸式害虫和根部害虫。全书涉及园林植物主要病害52种,主要害虫89种,共附插图203幅。所附光盘收录了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症状图片。书后还有我国主要市树、市花主要病虫害名录。 本书力求帮助读者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主要病虫害类群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本书为高等农林院校园林、观赏园艺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园林技术推广及园林植物栽培和管理者的参考用书。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实施已经两年多了。两年多的时间里,项目各参加单位努力工作,在示范推广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相关研究也全面展开,各方面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一些作物,可以利用其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体,直接或间接翻压到土壤中作肥料;或者是通过它们与主作物的间套轮作,起到促进主作物生长、改善土壤性状等作用。这些作物称为绿肥作物,其绿色植物体称为绿肥。 绿肥的作用,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可以说,绿肥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体,是农业生产消耗和保护的纽带。绿肥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大家关注的环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和食品健康问题,绿肥在其中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肥作物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十
全球高等植物超过30万种,我国高等植物超过3万种,属于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种类多达1000余种。要识别这些保护植物对于基层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员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使我们找到了灵感,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组织专家按照《汤头歌诀》编写的思路,实现 一种植物一首歌 ,将每个物种的野外主要识别特征、分布与生境、用途三方面内容提炼后,编写成七言歌诀。 《农业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识别歌诀》把植物识别特征编成 顺口溜 ,或合辙押韵的甸子,通过歌诀形式让学习者识别植物。部分识别歌诀在教师、学生、基层技术员中征求了意见。由于识别植物歌诀在国内是首次用在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中,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易于诵读、方便记忆,反映比较强烈。
本书主要以我国北方地区观赏树木的主要害虫为主,兼顾南方,共收入主要园林害虫655种。全书力求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种类,有相当部分种类系初次发表。害虫学名均按命名法和公认分类确定。分布区依据何振昌的《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划分为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东(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华中(湖北、湖南)、华南(广东、海南、广西)、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西北(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河南。寄主植物仅列入露地越冬的主要木本品种,生物学特性仅为书中指明的地区田间观察所得。从保护生态平衡出发,书中列出主要的、可操作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在农药品种上以无公害农药为主,不再列入已被或即将被禁用的农药,供各地选择和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