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生态系统学》一书是 《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丛书》之一,总结了作者25年来长期从事杉木林生态系统学研究的成果。本书阐述了杉木林系统群落生态、杉木林系统的生物量与生产力、杉木林系统的能量流、杉木林系统的水分循环、杉木林系统的养分循环、杉木林系统的碳平衡、杉木林系统的经营管理、杉木林系统的服务功能等内容。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可靠,紧密结合当前生产实践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 本书可供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师生、科研人员及林业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我国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土壤质量演化与调控技术途径及其作用机理的有关森林土壤领域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6篇20章。在总论中,论述了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化状况的外研究动态和我国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土壤质量演化的状况及其研究工作的进展与展望。篇至第六篇重点论述了我国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杉木、马尾松、桉树、杨树、落叶松及湿地松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演化与调控技术的途径及作用机理,为合理利用我国森林土壤资源、正确经营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维护和恢复森林土壤功能、提高森林土壤生产力、实现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有价值的应用技术。 本书可供森林土壤、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水土保持等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决策领导、科技管理人员以及林场的技术人员等参考。
本书的主要宗旨是帮助读者认识身边常见的树木。精美、清晰的彩色照片可以使您对每种树木的外貌和局部一目了然。 由于初入门者很难读懂专业的形态描述术语,尤其是无法在野外观察到解剖学特征,所以本书编者的着眼点有别于相关的专业植物分类学图书。本书主要介绍树木明显的外邵形态特征。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能帮助读者认识最常见的代表性的树种,并掌握一些主要的常见科属的基本特征。有了这些对常见树木的最初认识,就为进一步在一年四季中定位观察它们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区别相似种类提供了可能性。其实许多树木只要掌握一两个到几个主要外部形态特征,就可以把它们和其他科属的树木明显地区分开来。
本教材在继承传统生态学主干框架的基础上,突出森林生态学自身特点,重点介绍森林分布、森林演替、群落分类和植被分区等问题。针对生态学在宏观和微观方向的发展趋势,侧重生态学分支学科的进展和前沿领域,使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等贯穿于相应的章节中。本书吸收了出版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法国有关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教材的优点,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跟踪世界前沿领域,提高了教材的学术水平和系统性。 本书可供林学、农学、生态、环境、游憩、水保及园林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科技人员、环境保护和林业行政和资源管理人员使用。
《中国湿地资源·西藏卷》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西藏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西藏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
东南亚的名贵珍稀木材很多,常用木材也很多,而且世界上的名贵珍稀木材,同树种也是生长于尔南亚的。如现在市场上使用最多的红酸技术、化梨木、柚木都是产自东南亚的。《中国国标红木丛书(第3辑):东南亚常用名优木材鉴赏》为常用名优术材。此辑中重点介绍了22种树种,这22种是储藏量大,分布广,特名贵,市场又普遍使用和常见树种。
石会平主编的《中国湿地资源(天津卷)(精)》是 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 完成,系统介绍了天津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 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 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有天津湿地调 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 湿地概况。
林资源是林业生存与发展的植物基础,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盛世兴林,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后,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继续保持增长,森林资源质量持续下降的局面初步扭转,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 本书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战略、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编制规划、计划,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益进行科学评价,指导林业项目建设的图件资料和依据。这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资料准确翔实的图集,简洁客观地展示了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提供了一个阅览、查询与森林资源有关信息的平台,是一本林业生产、科研和教学等单位林业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社会各界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森林资源概况的窗口。
科学技术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准。科技水平高则国力强盛,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军事诸方面均会占据优势;而科技水平低则国力弱,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舞台上处于劣势。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己为世界各国寻求高速发展时所共识。我国将“科教兴国”作为国策也表明了政府对提高科技水平的决心。博士研究生朝气蓬勃,正处于创新思维能力最为活跃的黄金年龄,同时也是我国许多重要科研项目的中坚力量,他们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高校、一个科研院所乃至我国科研的整体水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每年一度的“全国百
自然笔记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采用手绘和文字描述的方式,给大自然书写日记。中国野生动我保护协会联合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和广东省长隆动植物保护基金绘举办以“绘眼看自然”为主题的长隆杯第二届自然笔记大赛。在为期一个月的作品征集时间内,将受到的来自全国的作品,分为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和很好奖。同时还评出了认真观察奖、奇妙发现奖等若干。《绘眼看自然:长隆杯第二届自然笔记大赛获奖作品集》将上述获奖作品编辑成册,以期读者从自然笔记中发现、探索、记录和传播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