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图书《中国树木志》,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主编,全国60余个科研院校数百位专家参加编写的。该书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了我国树木资源、分类、栽培及利用的成果,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著作,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显著特点。它的编辑出版,标志着我国树木学研究进入该领域的世界先进行列,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该书记载了中国原产的和引种栽培的树种179科近8000种(含亚种、变种、变型、栽培种)。全书分四卷出版,第一卷于1983年出版,第二卷于1985年出版,第三卷于1997年出版,第四卷于2004年出版。 《中国树木志》主要记载了树种的中文名称(包括俗名)、拉丁学名(包括异名)、形态特征、产地及生境、林学特性、用途,以及中国主要树种区划。
吴章文、周仲珩、何克军、崔晓东主编《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1-2020)(精)》是在对保护区功能区划、保护、科研、宣教、生态旅游、多种经营、社区共管及相关的附属工程等项目做了详细的调查,对环境、大气、水质、放射性、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森林小气候、大型真菌、细菌等进行了监测和测定,对区内和周边的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对动植物、地质土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该保护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为保护区进一步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暂无内容简介。。。。。。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研究进展;杉木人工林自身特性对土壤肥力影响;育林干扰对土壤养分损耗和土壤功能的影响;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变化;杉木营养特性与人工林生产力和碳分配;连作对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碳分配及养分生物循环影响;连载杉木林土壤对幼林生长机理探索;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及保持长期生产力的途径。分总论和不同地理与岩性条件下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机制二部分论述。
刘云根主编的《普者黑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针对目前普者黑湖泊处于富营养化初级阶段的特征,以普者黑湖泊水环境质量安全保障和富营养化控制为目标,从普者黑流域治理的高度综合考虑,以“坚持让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建设绿色流域”为指导思想,以控源治河和生态修复为主,以湖泊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采用产业政策与结构调整减排、污染源工程治理与系统控制、低污染水净化与处理相结合的污染源系统控制措施;坚持河流水生态系统修复理念,对入湖河流及其小流域实施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突出岩溶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观点,对湖泊流域汇水区
《结构化森林经营原理》是一部森林经营专著,冠以结构化的目的在于强调森林经营的核心是掌控“结构”。全书在纵览外众多现代森林经营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森林结构、生长模型、竞争密度和经营模拟以及结构优化,亦涉及森林立地、目标树经营、近自然经营和恒续林模式等相关内容。《结构化森林经营原理》对从事生态学、林学、森林保护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营林技术人员的经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