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著名散文,也是他的遗著。1935年写于狱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吸她的血液,汉奸军阀帮助恶魔杀害自己的母亲。作者高声疾呼,"母亲快要死去了","救救母亲呀!"他指出挽救祖国的"*出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论证"中国是有自救的力量的",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并在篇末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出革命后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为大学中文系学生编选的一部基础课教材。 本书所选作品,尽量采用通行的古籍版本,与其他版本不同的语词,不单作校勘,极有必要说明者,于注释中顺便交代。本书对入选的作品,全部做了必要的注释。本书各册后附“教学参考书目”,以便于授课教师备课、学生研修检读。
《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 中国文学史略 ;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后改此名。鲁迅先生有几项没有完成的写作计划。《中国文学史》便是其一。他留下了一部教学讲义,题为《汉文学史纲要》。他的讲演记录《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对魏晋文学的演变进行了十分精彩的描述,实际上也具有文学史的性质。
本书收录了诸多名篇,例如《匆匆》《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经典常谈》等。《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选择。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勇敢无畏、顽强不屈的高尚品质和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本书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名,除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外,还收录了作者所写的二十二篇相关文章。青少年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感受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学习他们高尚纯洁的品质、刚强坚定的信念,从而珍视当下,奋发向上。
《摇着轮椅上北大》由李春雷著
本书是一册描写上世纪北方乡土景物的现代散文集,杂以少量诗歌、人物小传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方,古华夏农业文明仍然一脉相传,过去千百年的演进极其缓慢,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其实都没有太大变化。因此所谓故乡,于我们不仅是空间维度的,也是时间维度的,当我们立在土地上,从黄帝、诗经、大河,到犁头、草木、饮食,故乡是几千年的丰厚叠加。当历史车轮辚辚加速,生活图景在几十年里迅疾变化、天翻地覆。古人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个景象依旧是静态的、安宁的,个体历经颠沛沧桑,仍有怀抱可回归、可依偎。而如今,故园不再,故人不再,故土之魂也全然陌生了。异乡者怀想过去。过去并非完美,甚至不一定美好,但它厚重,是我们的一部分。作者尽可能用凝炼白描的笔触
本书收录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中篇代表作品《春琴抄》和《吉野葛》。 《春琴抄》描写了富家盲女与仆人之间异乎寻常的爱情故事,凄美,凄苦,凄凉。大阪药材商之女春琴幼年双目失明,但在音曲方面天赋过人。照顾春琴起居的佐助因倾慕于她,在尽心服侍之余,拜其为师,苦练三弦琴。自立门户后,春琴因招人忌恨,被人毁容,佐助甘愿自刺双目,陪其度过一生…… 小说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歌剧等,尤其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这对银幕伴侣主演的《春琴抄》为中国观众所喜爱。 《吉野葛》是一部以吉野地方历史传说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作者在讲述各种历史传说的同时,道出了主人公由思念早逝的母亲转而追求山村少女的委婉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