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是长于抒情的,往往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色彩的诗境。追求画外情、画外意。所以诗意性的内涵成为工笔画的内在意蕴。细腻幽雅的抒情特质,充满着诗意情趣,洋溢着对于自然生命和生活的深情。本书是是“当代工笔画唯美新势力”丛书系列中的一册,选取的是汤琳南的工笔花鸟画精品。 汤琳南,别号老汤,清瘦客,书斋号观心堂。1970年出生于福建漳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00年结业于中国文化部第四届重彩画高研班。攻山水、花鸟画,工写兼善。对中国历代传统的经典绘画作品做过深入细致的研习,功底扎实。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大型展览并获奖。发表于多种专业期刊,并入编多种大型画集,辞书。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出版有《汤琳南画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三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
百石图谱 ,陈金章,岭南美术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陈金章 原价 ¥30.00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5-01
“一周一画系列”图书从初学者的角度,分享细致的学习工笔画的方法,让读者深切的感知工笔画并不难。姜冬莲、黄蓉著的《工笔荷花快速入门》中首先从简单的工笔牡丹的范例入手,每个步骤明晰自然,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不仅适合没有基础的入门读者,也适合学过工笔画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进一步了解写意画。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绘画工具的选择、分步案例讲解、成稿作品赏析。书中工笔画技法介绍和案例学习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案例讲解工笔画技法,让读者 容易掌握。每一个案例都有详细的过程图,较复杂的绘画部分还有重点讲解。
姜冬莲编著的《白描仕女》收录了仕女白描画稿作品。每幅作品的线条优美、步骤清晰、结构明确、形象生动。并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使读者轻易得其精华之笔。本书不仅具有欣赏性,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临摩学习。
新时期以来,在传统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中,苏百钧是令人瞩目而且非常突然袭击出的一位。 苏百钧出身于书香门第,他从小就背诵唐宋诗词、中国古代画论、古文学以及练习书法等。从他父亲的教育中受益匪浅,他在绘画中学到的不仅是具体的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用绘画语言传达内心情感的原则。一九八四年,他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八十年代末,他脱颖而出,作品《小憩》入选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并获一九八八年中国画大赛大奖。他的雅致、清新而略带蒙眬味的抒情风格也逐渐形成。九十年代初他发表的作品《圆寂》《夕照》《涟漪》《暮韵》《晚风》《秋韵》《庭院》《春雨》等,表明他的个人风格更加成熟。
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现代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的一种新样式,始于70年代初,延续至今,已有近30年历程。它重新高举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的旗帜,重振汉唐雄风,重兴色彩的表现力;它充分利用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优化,大胆地把抽象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来,以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强化了绘画的本体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不仅在中国画坛形成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轰动西方、广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赞赏、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为了欣赏现代彩画兼容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装饰情趣以及明快华丽的色彩,我们选择了12位当代具有影响力的现代重彩画家,出版了这套《当人名家现代重彩画精品》,将他们多年来的创作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不仅是美术专业的研究提
《工笔线描实用画谱》为花鸟画选辑,收录有沈克明、郭增庆、梁燕生、李尚昱、师行坤等花鸟作品。工笔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朵奇葩,向来以细腻和丰富著称。它是学习中国画的首要课程和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为了弘扬中国画的艺术,学习、继承线描的传统技法,临摹古今工笔线描,实为必要。
艺术创作,自古就有婉约与豪放之分野,有壮美与优美之区别,艺犬的力量也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在于作品有没有真正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往往源自于画家的自身气质、综合修养和表现能力。当代女画家陈晶的创作是以女性形象为表现题材。画风婉约优美、高雅端庄。她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和全面的艺术修养.但她并不追奇求异,而是以近乎“纯形式”的手法.淡淡地去表现寻常女性的日常情态.在不急不躁中勾勒精湛的线条,渲染出丰富而有度的层次,描绘她理想中的女性。 阅读她的作品可以看到,陈晶选择了最适宜于青春女性形象和幽雅气质表现的工笔重彩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她们的思念渴望、憧憬理想,描述她们的匀称身材、娇美面容、文静举止和着装之美,艺术地再现女性生命中丽的风景和心灵情感的轨迹。她的绘画艺术继承了传
中国人对石、水的独特审美由来已久,并由此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石、水文化。《工笔石水画技法》作者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和发展,借以更充分地表现石和水的自然之美。石以卵石为主体,水以活水为脉络,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的绘画语言,注重光影、透视、色彩,乃至体、面的表现,赋予无言的卵石、流水以生命和灵魂。《工笔石水画技法》介绍了工笔石水画的画法和技巧。
荷花的名字很多,像莲花、芙蕖、水芝、芙蓉、水华等。它是众多画家喜爱的题材,善画荷的大家层出不穷。这些名画家在意境的营造、笔墨的构成、色彩的运用及布阵取势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要画好荷花,除了学习前人的技法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到生活中去,到荷塘中多观察、多画速写,在生生不息的荷塘中寻找自己绘画的灵感。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荷花的写意画法,可供绘画爱好者或美术入门者学习、借鉴及临摹之用。
荷花皎洁清艳,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历来受到文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书介绍了工笔荷花的绘画技法,语言浅显,画例典型,是爱荷者与绘画爱好者的参考读本,书中还附有画法讲解,对中国画的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词歌赋等形式赞美、讴歌它们各自独特的品质。在这四君子中,当属兰花最为神奇。她仙姿飘逸、秀雅超群,却无意与百花争艳,她不像牡丹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喧闹,也不如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然而,她怡然自得于寂静的幽林空谷中,并以其洁身自好的高贵情操,赢得世人喜爱。 我很喜兰,也爱画兰,但我更敬佩兰花在名利至上、物欲横流、繁杂喧嚣的尘世中,仍能保有一份清心寡欲、宁静平和、淡泊悠闲的心境。那种对世俗的超然,难能可贵。我为兰花那不以无人而不芳,至贞至纯、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所折服,所以,我的画室起名为“清幽画室”,亦当座右铭。 兰花大体可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亦称热带兰)两类。中国兰属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品种很多。早春开花的叫
《工笔线描实用画谱》为花鸟画选辑,收录有沈克明、郭增庆、梁燕生、李尚昱、师行坤等花鸟作品。工笔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朵奇葩,向来以细腻和丰富著称。它是学习中国画的首要课程和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为了弘扬中国画的艺术,学习、继承线描的传统技法,临摹古今工笔线描,实为必要。
仕女画在早期虽属人物画的一个部分,但在人物画题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仕女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的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动态的渲染之中。由姜冬莲编著的《工笔仕女》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画作阐释了工笔仕女画的技法及要点,可供绘画爱好者学习参考。
学习工笔画的基础就是白描。所谓白描,就是用较细的墨线,以中国画特有的骨法用笔法所绘制的线描作品。在花鸟画中,花卉白描是工笔花鸟的入门课。通过学习花卉白描,不仅可以掌握工笔画线条的画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的方法,还可以了解各种花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画作阐述了花卉白描的绘画技法,并详细介绍了牡丹、梅花、菊花、荷花、水仙、十样锦、仙客来、紫薇、蝴蝶兰、牵牛花等的画法,可供花卉绘画爱好者欣赏、学习。
冯英杰同志生长在冀南平原,熟悉热爱农村生活。金谷、红梁、青菜、白棉,濡染了他的色盘;鸡鸣、鸭戏、马驰、朱耕,揉活了他的画笔。他勤奋好学,刻苦进取,三十年如一日练笔不辍。绘画技艺与日俱增。他的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业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既能和大师并驾齐驱,又可与新秀斗艳争奇。 百看不厌方为艺术精品。英杰同志为创作《百鸡图》工笔长卷,耗费两年光阴,倾注全部心血。二十余幅画面既独立成章又互相连辍,精勾细描制出田园美景,群鸡嬉戏,各形各势各态立卧栖止,飞鸣起落,或护翼下,或伸颈高歌;恬淡者若信步隐士,威武者如怒目金刚,翘翘然如闻其声跃然眼前,可谓百花园中一枝令人注目的奇葩。 古人绘鸡图者有之;今人作百兽画者不少。然而均不像英杰同志所作《百鸡图》,非但重其形,且更重其神,
《工笔淡彩牡丹画法》是“中国牡丹画技法大全”之一,该书收录了杨荣生的工笔淡彩牡丹的画法,它以严谨丰富的绘画手法,展示出中国牡丹画的各种画法,并以工笔绘画为基础,介绍了有关淡彩牡丹这一形式风格的牡丹绘画方法。全书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可供各大专院校及工笔画爱好者作为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