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共 1 卷, 5000 余字。历来弘传甚盛,为 佛教各宗派尤其是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本书收录历代 15 位 名家《金刚经》书法力作,书风各异,精彩分呈,为广大学书人、学佛人提供一部可临摹抄诵、欣赏研究的完美典籍。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1卷,5000余字。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本系列字帖共精选历代书家所写《金刚经》墨迹、刻帖近共14件长卷。包括王羲之、柳公权、张即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傅山、雍正、弘一法师、金农诸家力作,同时收录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作品
梁诗正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梁诗正尤精行书,书风妍美流畅,结构工稳,与当代著名书家启功先生书法风格有共通之处。本书收录大量梁诗正行书书法稿件,特别是他的行书古诗文,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一一进行释读,以方便读者的学习欣赏,对当代学习研究中国书法者特别是行书爱好者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行书书写水平。
《孙过庭书谱(下)/历代墨宝选粹》由杨汉卿编,精选历代名家碑帖,包括陈道复《古诗十九首》,杜牧《张好好诗》,黃庭坚《诸上座帖》,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前后赤壁赋》, 颜真卿《竹山堂连句》等十余种,非常适合书法爱好者临系赏读。 孙过庭专*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本卷纸墨精好,神彩焕发,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给。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的辑十一种,共选了十一位书家:陈献章、天然函昰、澹归今释、梁佩兰、宋湘、康有为、叶恭绰、邓尔雅、容庚、商承祚、麦华三。全面展示广东人在整理研究乡邦文献和发展弘扬书法文化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推进研究,繁荣学术。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天然函昰》对禅门书法家天然函昰的出家前后、政治取向、学术成就等生平履历作了详细分析。举人出身的天然函昰,在诗歌方面具有高度的修养,以他为核心的“海云诗派”成为清代岭南诗坛的一个重要流派。函昰融佛理于书法艺术之中,那天然裁成、高雅超凡的书法,在禅门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函昰为核心的海云书派从他们为数有限的传世作品看来,这些僧门书法家具有很高境界。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的辑十一种,共选了十一位书家:陈献章、天然函昰、澹归今释、梁佩兰、宋湘、康有为、叶恭绰、邓尔雅、容庚、商承祚、麦华三。全面展示广东人在整理研究乡邦文献和发展弘扬书法文化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推进研究,繁荣学术。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康有为》对康有为的书法实践与创作风气、书法理论与审美思想做了详细解析,让读者认识政治家和思想家美名之外的书家康有为。康有为书法艺术造诣颇深,风格独特,从学者众,当时人称“康体”。他于光绪十五年( 1889 )所著《广艺舟双楫》是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康有为的书法观。康体书法是《广艺舟双楫》书法理论的典范体现。
汉字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效弥补了语言受时空限制的缺憾,为中华文化的承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千百年来,汉字的这一社会功能主要是通过书写来实现的。所以,张怀瓘曾说: 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 书法艺术依托汉字书写衍生而出,由 能者加之以玄妙 ,其主要任务便是以审美的方式更好地完成服务社会的目的。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季节因为明显的物候特征,对衣食住行、风俗礼仪甚至政治、经济、军事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与各地的人们密切相关的时间概念。《欧阳询楷书 一日一字》分春、夏、秋、冬四册,以每天书写一字的形式,呈现与特定季节或某一季节中的具体节日相关的内容。在选字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大量的传统典籍和工具书,使所选单字或由单字组成的词与相应的季节相关,并尽量
《集赵孟頫行书古文》选文二十六篇,其中多为短文,也有较长的,如《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岳阳楼记》等。文与书法结合,按文的内容集字,文旁有简化字对照。并以赵孟頫书《绝交书》为例分析赵书的用笔、结字与章法特点。
刘炳森自幼喜爱书法,其楷书和隶书的成就对现代书坛影响极大,他行笔稳健,收放自如,老练从容;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本书内容为其楷书《三字经》,是后人学习和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范本之一。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由李佳斌藏,于右任是我国民主革命先驱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杰出的书法家,艺术家。旷世书杰,照灼书坛,誉满四海,风范长存。其草书写的出入无迹,变化随心,将犷辣质直的美与蕴含流逸的美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共四十八张,书杜甫诗四十三首,体现了于右任先生阅历、学养、人生追求和艺术风格。
章革,这一古典草书历经千百年的兴衰,在当今书坛再度兴起,显示了其内在无穷的艺术魅力。虽如此,今人对章草的认识仍有一种模糊和隔膜之感。军旅书家秦阳积多年在章草书学上的研究和创作实践,沿着汉字书体的演进轨迹,以历代经典章草书家及其作品为主线,对上自秦汉、下至现代的章草进行了深入地溯源探变,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章草书的本体特质,还以史料为据对每一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审美对章草一体的兴衰与风格流变所产生的影响作了阐述,并对当代章草创作也作了理性分析和思考,其中不乏独到之见,颇具可读性和学术价值。 《章草寻绎:历代章草书法家及其作品略述》图文并茂,既是章草书史的人物志,又是章草流变的线路图,也是历代章草的精品集。出版此书旨在为时下章草书家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份参考,期望读者
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 抄经 或 写经 。本书以南宋书法家张即之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此字帖为张即之中楷书法中之精品,下笔简捷凝练,运笔坚实峻健,结字俊秀而骨力遒劲,清爽不落俗套。明清两代很多书法家为之题跋,给予很高的评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或《金刚般若经》,根据不同译本全称略有不同,是佛经中流行广的一部,得居佛藏之显要,以鸠摩罗什译本通行,全文五千几百字。金刚即坚不可摧、锐不可当之物,佛经中常用它来作比喻,如 金刚定 金刚慧 金刚句 等。这里用来修饰般若波罗蜜以示赞誉,指它能摧伏一切烦恼魔障。
本书主要编选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书信99通,并进行注释和评点。曾国藩是 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仕宦浮沉,交游极广,他的书信对于我们了解清代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可读性也很强。所选99通信,从收信人看,包括同僚、长辈、子女辈,从内容看,涉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比较丰富。注释部分主要解释疑难字词和典故,对信中涉及的人事进行说明,点评部分则交代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尺牍所体现的作者心态等。本书选篇得当,注释翔实,点评精彩,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尺牍文学选本。
黄牧甫(1849-1908),安徽黟县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黄牧甫的刀法在吴让之的基础上,受赵之谦及汉将军印影响,较之以前 为沉着猛利,不拘泥于古铜印斑驳之貌,直取其内在精神。本书遴选其名品100方,每方印章都有解析文字,侧重鉴赏和技法解析两个方面,鉴赏解决如何“看”的问题,技法解析解决如何“临摹”的问题。全书图文相配,兼顾欣赏和临摹,是篆刻学习者案头工具书。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由李佳斌藏,于右任是我国民主革命先驱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杰出的书法家,艺术家。旷世书杰,照灼书坛,誉满四海,风范长存。其草书写的出入无迹,变化随心,将犷辣质直的美与蕴含流逸的美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共四十八张,书杜甫诗四十三首,体现了于右任先生阅历、学养、人生追求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