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迷人的70年代中期 在这一时间点上,大卫 鲍伊、布莱恩 伊诺或者 发电站 乐队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流行和摇滚乐的样式类型。某种程度上,这是要将实验性的欧洲式敏感,注入一个基本被美国文化塑造了概念的媒体当中。自从1960年代早期涌现出波普艺术革新者,殿堂艺术和通俗艺术就开始不停地互相倾轧互相渗透。不过,如果说60年代是艺术带上波普审美在贫民窟信步闲逛,那么70年代则是反过来了。波普学艺术。而鲍伊的专辑《低》标志着这场进程的至高点:它的现代派疏离感,它的表现主义,它对节奏布鲁斯、电子合成、极简主义和过程驱动技术的折中融汇,还有它对叙事的怀疑。 本书作者雨果 威尔肯听到这张专辑是在15岁。15岁是一个人躲进卧室的年纪,而《低》当中5首有配词的歌
乔治 丹德洛特(Georges Dandelot, 1895-1975)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曾在巴黎音乐学院随保尔 杜卡斯、樊尚 丹第等学习音乐课程,1919年在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教授钢琴,1942年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和声,并出版多本视唱练耳与和声教程。这套节奏训练教程原由五册组成,中文版合并出版,按照从启蒙到进阶的顺序编排。册从基础知识开始,通过训练一些简单的节奏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地基。第二册是混合节奏阶段,这个部分结束后可以直接练习第五册内容。第三册可以让钢琴学习者在 双手协调 的问题上得到一定改善,对双手的节奏不同步、不容易演奏的情况特别有帮助。第四册则训练非常规节奏,比如一拍子、五拍子和七拍子等各种类型节奏。
乐评人时不时将 地下丝绒 作为有史以来极具影响力的摇滚团体。甚至那些公认不喜欢这个团体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现代摇滚无可比拟的影响。任何关于现在正在播放的摇滚的调查,都倾向于将他们放在第二或第三位。然而,电台的 很好100专辑 统计中,地下丝绒的地位常常显著下降,甚至消失。 地下丝绒 生前 几乎被所有电台(及媒体)禁播,直至今日,仍然在主流电台鲜有露面。反差如此鲜明,形成了一个悖论:一个对摇滚音乐和音乐人造成深远影响的乐队,其作品却被主流渠道故意屏蔽了。简而言之,在1967年 爱之夏 的那一年,主流渠道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音乐。加之评论界的冷漠和公众的敌意,使得挣扎中的 地下丝绒 在商业上毫无回报。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几乎没有乐队在无法获
奏鸣曲一词来自意大利文 sonar ,为鸣响之意, 16世纪时泛指一切 器乐曲 ,与声乐曲相对。17世纪早期,发展成 巴洛克式 的奏鸣曲, 三重奏鸣曲 是当时的重要体裁。到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取代了三重奏鸣曲的地位;18世纪下半叶, 海顿 和 莫扎特 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快板 行板 快板);在 贝多芬 的发展下,奏鸣曲进入成熟的发展时期。此后,奏鸣曲成为西方音乐*重要的乐曲形式之一。奏鸣曲在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演奏钢琴奏鸣曲是每一位钢琴学生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奏鸣曲的学习,不仅能从各种技法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还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风格。《小奏鸣曲集》选自6位生活在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钢琴家、教师、作曲家 克列门蒂、库劳、杜舍克,以及三位对奏鸣曲式的成熟发展有重大
本书选取了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家的那些已为人知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呈现给大家,相信对大家学习音乐史、了解音乐大师、进一步理解一些名作会有很大帮助的。音乐家的奋斗精神、他们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执着追求,甚至他们身上的一些佚闻趣事,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也会帮助我们对这些音乐大师们的进一步了解。
.
汤姆 韦茨在《剑鱼长号》中彻底颠覆了自己并重塑了音乐图景。但颠覆与重塑并非凭空出世,在汤姆以往专辑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你应该把这张专辑当作他音乐生涯的一个支点、当作三部曲中的一部分来听。汤姆的语言风格是隐喻的、幽默的、虚构的。他有编织隐喻的天赋,这种隐喻出自童谣、杂耍艺人的街头吆喝、布鲁斯音乐的修辞、密西西比式的自夸。想要进入《剑鱼长号》,你得放纵自我,去延展真实、去编造、去即兴创作、去扭曲,去搬弄是非。 大卫 斯梅耙梳了有关《剑鱼长号》的方方面面,力图以一种汤姆 韦茨式的语言 甚至包括了天马行空般的呓语 讲述这张专辑的创作缘起、曲调架构、歌词隐喻。很难想象有比澄清《剑鱼长号》这张专辑更怪异的事情了:《剑鱼长号》扭曲了讲述
创意曲 是指一种结构自由、运用复调手法写成的小曲。与赋格曲相比更加灵活、自由,常使用模仿、模进、卡农、复对位、缩减主题、主题动机部分音型分解展开、多种材料重叠使用、原型与倒影呼应等发展手法。《巴赫创意曲》由15首二部创意曲和15首三部创意曲组成,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程之一,也是训练钢琴演奏中复调思维能力和复调弹奏能力好的教材。由于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一些独特性,如装饰性、即兴性等等,导致在诠释巴赫创意曲时,出现了不同的乐谱版本。然而如何恰当地理解与演奏巴赫的创意曲,始终是教学中的难题。因此选择正确的学习版本,对于掌握巴赫或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次修订在程度上忠实于作曲家的原意,使学琴者能够更加直接 、全面地了解巴赫创意曲的风格特点。
坐落在山西河北交界处太行山腹地的左权县,是抗日名将左权将军的热血染红的土地。在这片沃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民歌、舞动了干百年的小花戏,传承着太行人的血脉,滋养着太行人的精神,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每一个人只要上太行,都会深深地为这里的民间艺术所折服!
《陕北红色歌曲视唱100首》以陕北革命歌曲为题材,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历史时期为时间线索,通过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不同风格的作品,展现了陕北地区一幅幅火热的战斗、生产、生活场景,如《东方红》《赶牲灵》《绣金匾》《南泥湾》等等。读者可以通过一首首跨越历史的歌曲,回看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曾走过的艰难而辉煌的峥嵘岁月。 该书的每一首作品均配有五线谱版和简谱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使用。本教材不仅适用于我国高等院校音乐院系的学生,也适用于社会层面的陕北红歌爱好者。
由李晶编著的《西方音乐名作主题汇编》以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总共收录西方音乐名家80位,代表作品153部,其历史跨越了古希腊至20世纪,风格覆盖了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中世纪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等。音乐体裁涉及到圣咏、经文歌、弥撒曲、安魂曲、歌剧、康塔塔、清唱剧、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序曲、艺术歌曲、钢琴套曲、交响诗等等。与同类谱例教材相比,本书着力增加了宗教音乐体裁和复调音乐发展的相关谱例,形成比较完整的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线索。由于教材中谱例涉及较为广泛,除了可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之外,还可供广大音乐专业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