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一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的 新约全书 。这些作品从1795年(贝多芬时年25岁)的作品2三首,到1822年(52岁)的作品111,历经27年,贯穿了贝多芬整个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而他的10首小提琴奏鸣曲Z早的作品12三首子 ,创作于1797年(27岁,比Z早的钢琴奏鸣曲晚两年),到Z后一首作品96,写于1812年(42岁),距离贝多芬去世(1827年)还有15年,他再也没有为独奏小提琴写过作品。因此小提琴奏鸣曲只有早、中期而没有真正的晚期作品。虽然Z后一首作品96其中已经有了不少晚期作品中常用的因素和手法。如整个作品的内向气质,很长的颤音(trill)织体,以及Z后一个乐章的赋格段(Fugato)等。
赵晓生交响作曲集,共四个乐章,分别为《追日》《奔月》《填海》《补天》
本书从19世纪爵士的起源讲起,按时间顺序,分阶段、按专题介绍了爵士乐的兴起、发展、传播、兴衰的过程,近距离观察了爵士与古典、流行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及爵士的风格、流派、重要人物及乐队、影响后世的作品及音乐厂牌的故事等。书中按照时间轴,详细罗列了19世纪至今爵士乐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作品创作、公开演唱会、专辑发行、关键人物事件等;同时列出了同时期的世界大纪事,记述了全球背景下爵士乐的发展。书中收录了近350幅图片,从专辑封面、厂牌标识、宣传海报、曲谱手稿到音乐家、乐手、演出现场的照片,搭配翔实的文字解说,将爵士的历史鲜活呈现。书后附有“音乐人”“音乐术语”“国际爵士音乐节推荐”“推荐聆听”“推荐阅读”等知识拓展内容,可谓是所有音乐爱好者的完整资源宝库。
琴心剑胆,大音希声 形断意不断,无声胜有声 武侠和音乐的哲意及美学 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2000年始,谭盾先后为武侠电影《卧虎藏龙》(2000年)、《英雄》(2002年)、《夜宴》(2006年)作曲配乐。今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首发的 武侠 系列作品是根据以上三部电影改编的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同名作品,以及将三件乐器组合起来,并使三个乐器(分别代表电影中的三位女主角)演奏的主题通过复调的写法重叠展现、展开创作的三重奏《复活》四部作品共同组成。这也是谭盾首次对 音乐乐剧 的尝试。 其中,三重奏《复活》受到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启发,将三部电影的音乐、人物串联起来,通过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谱写了四把剑 《卧虎藏龙》的青冥剑,《英雄》的天下剑,《夜宴》的复仇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