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世界5000年建筑设计与风格的视觉指南,全书精彩呈现350多座世界标志性建筑。 从古典时期到当代,世界各国的经典建筑不断铸就人类对于人造奇观的观念和历史,专业建筑评论人乔纳森 格兰西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五千年辉煌建筑之旅,从古代的苏美尔到当今玻璃和钢结构的壮丽城市景观,一路体验佛教之和谐、巴洛克之丰盛与现代派之功能主义。 本书提供了对历史和当代建筑的真正世界性探索,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和剖面图使读者视野更加开阔。探索某些形式和特征如何不断进化、获得生命力,以及这些惊人的建筑如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一座建筑不仅与其设计者相关,它还与其委托人及使用者息息相关。重要的是,建筑是有关我们所有人的故事。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德维希 密斯 凡德罗和勒 柯布西耶,以及本书所代表的众多其他人的作品
凡是到过敦煌莫高窟的人,无不惊叹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但大家在瞻仰庄严肃穆的佛菩萨像、观赏壁画中多姿多彩的飞天时,并未真正体味到敦煌艺术的精彩。敦煌之所以精彩,不仅是因为敦煌艺术中塑绘了大量形态各异、生动细致的佛、菩萨尊像,色彩鲜艳、构图灵动的壁画和珍贵翔实的藏经洞文书,还因为这些雕塑、绘画和文书不仅反应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信仰、道德观念,也反映了当时敦煌人乃至当时代的中国古人的日常社会生活。这些才是敦煌最精彩之处。本书吸取几十年来敦煌学界的研究成果,用十个章节,从敦煌艺术中提取佛教艺术、人生道德、天文地理,敦煌人的民俗风情、游乐活动等关键词,以及敦煌莫高窟在近代被发现、被诈骗、被盗窃,导致文物流散的历史,用通俗化的文字和丰富形象的图片,全面介绍敦煌文化。
教堂的彩绘玻璃窗上描绘的是哪个人物?那些几何图案有何深意?在如此美丽的建筑中,怎么会有凶狠的野兽雕塑从墙上探出头来?为何读经台上有鹈鹕的造型,而立柱上有枝叶装饰?中世纪的大部分信众虽目不识丁,却能够读懂教堂建筑中精心编码的种种象征符号,并领会其中的含义与背后的故事。对虔信者而言,教堂是接受宗教教育的课堂,是让感官与灵魂俱得满足与提升的盛宴之所。然而今天的人们已然忘却隐藏在图像、雕刻和符号中的深意,教堂在他们眼中仅仅只是恢弘的建筑。本书意在挖掘这些精美绝伦、气势恢宏的殿堂失落已久的精神意涵。 本书共分三章,*章分析建筑的结构特征,从外至内,从墙壁到天顶。第二章引导读者熟悉基督教的各个主题,辨识重要人物、场景、故事、动物、花卉以及绘画、雕刻、塑像中数字、字母和图案的运用。第
本书介绍了我国传统工艺榫卯的发展历程、特点、所用材料等,以 经典小木作 和 经典大木作 为例,分别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应用。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使晦涩枯燥的学术知识变得清晰易懂。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了参考。
本书《中国古代建筑史手绘图说》以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为主线,以各个朝代为关键节点,通过手绘图说的形式来讲解中国古代灿烂的建筑成就。针对单个朝代建筑类型的划分和重点建筑的选取,主要参考了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本书对于每一个朝代的建筑解说都遵从一个基本原则 由宏观到局部,即城市、宫殿、单体建筑、园林、陵寝、书籍记载、建筑技艺这样的逻辑顺序。众多的中国古代建筑都各有特点,本书将这些特点以*简洁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将图片进行提炼和简化,以手绘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加工的手绘图片更容易理解,也更能帮助读者弄清楚建筑的细节。
如何打造一间充满个性的咖啡馆?美味的咖啡、人、咖啡师 这些都是决定咖啡馆好坏的关键因素,不过本书要从 空间 角度给出解答。 书中收录的39家咖啡馆均为令客人身心放松、印象深刻的成功之作,通过对店主和设计师的采访,辅以加藤匡毅个人的解读,为读者解开这些咖啡馆的 个性 之谜。 全书以环境、人与时间这3个重要的设计元素为框架,讲述了咖啡馆设计是如何受到场地和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周边环境的,以及活跃在咖啡馆里的人们与咖啡馆的关系,思考了如何将流逝的时间融入咖啡馆的设计。书中展示了许多加藤匡毅亲手绘制的空间速写,他还为咖啡馆拍摄了大量照片,让专业设计人士和非建筑从业者都能轻松阅读。
龙、凤、鹤、狮、象、麒麟、螭吻、甪端、蚣蝮 故宫里共有多少种神兽? 故宫神兽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神兽背后有哪些历史演变和文化含义? 故宫古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各异的神兽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现方式。本书以 强政神兽 消灾神兽 纳福神兽 宠物神兽 四大维度,系统梳理龙、凤、獬豸、甪端等五十余种神兽的隐秘踪迹。 保卫皇权的甪端还可以充当香熏,辟秽清洁的同时营造出仙界的意境;作为万兽之王的犼,不仅能够添瑞气、避妖邪,还肩负监督君王励精图治、明辨是非的使命;水面上欢快地奔跑的海马,是护卫帝王、驱除邪恶的海中战神 全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辅以近400幅图片,图文并茂地解读故宫内的神兽及其所展现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本书全面系统地调查梳理了我国现存的古塔,范围囊括佛舍利塔、佛教供养塔、佛教墓塔、风水塔、文峰塔、道教墓塔,乃至佛教、道教经幢,共涉及古塔(及经幢)约2400座(包括双塔,墓塔林中单独的塔)。其中专门配有图文介绍的古塔约960座,其余千余座则以塔林的形式集体呈现。我国现存的精品古塔已基本收录于此书中。 同时,本书也绝非一本简单罗列所有古塔信息的 名录手册 ,作者以简洁通俗的语言,生动地梳理并呈现了中国古塔的发展脉络,融合过去几十年学术界对古塔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创新观点,为普通读者构建起了认识、欣赏古塔的专业知识体系。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 从入门到精通 的古塔介绍之作。 本书名为《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座中国古塔》,但 1001 是个虚数,其零头 1 ,代表着无尽可能的全新开始。也衷心希望读者朋友能在翻阅本
这座城堡展现了时代的样式与色彩! 拿破仑 在法国,一千多年来从弗朗索瓦一世到拿破仑,从玛丽 安托瓦内特到约瑟芬皇后,枫丹白露宫是法国历史上的34位君主与统治者生活过的城堡,是半部法国史的缩影;在中国,枫丹白露宫是诗人徐志摩、文学家朱自清笔下难忘的欧洲旅行记忆之一,也是西方掠夺圆明园珍宝的藏地。在这样一座城堡中,每一件艺术作品、每一座建筑,甚至每一株植物背后都暗藏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在枫丹白露宫,让我们穿过一扇扇宫门,爬过一级级楼梯,凝望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开启一段段历史与美的回忆之旅。
本书综述了世界家具设计的系统与风格,并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家具设计大师及其思想与作品,从19世纪开始,直至活跃于21世纪的设计大师,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介绍不同学派的家具设计大师。本书共包括五章。首先概述世界家具的系统。第二章从七个不同学派介绍现代家具设计的先驱者。第三章介绍包豪斯与同时期的经典设计大师。第四章介绍包豪斯之后的设计革命时代各学派大师。第五章介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新生代家具设计师。同时附录部分介绍了200余位家具设计师的生平简介和代表作品。
本书初版于1978年,是国外研究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性专著。2002年,由汉学研究者夏丽森女士修订,她是明代计成的著作《园冶》的英文译者。本书讲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园林与中国哲学、绘画、建筑、文学的互动关系,通过中国的园林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 作者玛吉 凯瑟克在中国长大,从小浸淫于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挚爱中国园林。她尝试在纵深的历史和宽阔的对照中把握中国园林的精粹,既有追本溯源的梳理,也有典型个案的描述与分析。本书堪称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国园林导览,也是我们了解西方人如何欣赏中国园林的一种重要参照。借此,更能体味中国园林本身所包含的精彩的精神意蕴。
本书记录了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重要的建筑论,生动剖析每种理论的源头及其发展动机。内容涵盖了在不同国家流行的建筑美学的主要立场。建筑论述的文本常常用来阐述插图 书中收集的丰富插图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建筑理论的图解指南。本书的许多参考资料现安置于柏林国家博物馆装饰雕刻部门,这几十年来,博物馆的工作尽责地补偿了二战期间造成的扼腕损失。此书不仅意在展现梳理建筑美学和理论的种种论辩,也是鼓励各位建筑学同仁做出更广泛、更详细的学术研究。
《鲁班经》是一部有关古代建筑家具设计的著作,大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与那些官修著作不同,《鲁班经》出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其内容也十分繁杂,既有与建筑家具设计相关的方法和程序,也有择日择址的堪舆风水。其中很多是对前人智慧的总结和继承,也有一些内容是当时匠人的创造。可以说,《鲁班经》是一部闪烁着古代工匠智慧光芒的著作。 《鲁班经图说》在原《鲁班经》的基础上进行了点校注释,以方便读者理解原作,又甄选三百余幅相关图片并配文作补充说明,从而使读者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了解更加形象、真实,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全新视野,同时也是追溯东方美学、东方设计源头的重要凭依。
在这部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中,建筑史学者大卫 沃特金追溯了西方建筑的历史,从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以及21世纪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涉猎的建筑大师有布鲁内莱斯基、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尼尼、辛克尔、麦金托什、彼得 贝伦斯、勒 柯布西耶、弗兰克 盖里等。通过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建筑和大师,作者揭示了古典建筑语言的持续生命力,如古希腊时期的建筑样式,到 1900 年左右纽约的麦金、米德和怀特的作品中,得见贯穿其中的建筑脉络。 本书视角全面不失深度,文字通俗不失专业性,图文并茂,自西方建筑之始延展至近现代,完整讲述了西方建筑的故事,并为21世纪的新发展单独设立一章,内容涉及计算机与建筑,以及可持续性与环境问题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
《透视建筑》选取各国建筑师的50个建筑作品,辅以400余幅高清照片与大幅手绘立体剖切图、细部图,让你了解这些建筑史上著名的房子是如何建成的,为你揭示建筑立面与完成面背后的秘密。50个建筑涵盖古今,从古罗马斗兽场、吴哥窟,到包豪斯、贝聿铭扩建的卢浮宫,再到流水别墅、马岩松设计的梦露大厦,以及圣保罗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本书由建筑史学者提供专业讲解,梳理历史文化背景,探索建筑的重点空间,分析相关建筑思潮的发展,为这些*闻名的建筑提供一场全面的回顾;配有高清大幅照片展示建筑全貌,铅笔淡彩立体剖切图、细部图、平面图及立面图,精准揭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内部构件,不同层次的淡彩渲染出空间关系,助你透过表皮看到内在结构,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建筑不仅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其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构成中国古建筑语言的元素种类包括城池、宫殿、坛庙、陵墓、寺庙、道观、文庙、衙署、祠堂、学宫、仓廪、园林、民居、牌楼、戏台等,其代表形式丰富多样、千姿百态。这其中的每一个种类中,又包含了相当多的变化元素,由多变的单体建筑所构成。在不同的地区,这些建筑种类又有不同的方言表述形式,其地方词汇所涵盖的形式内容又与其他地区的词汇内涵不尽相同,因而更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王其钧教授几乎走遍中国、参观过相当多著名古代建筑,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出古代建筑图,带领读者在手绘图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精妙,在盛宴中体悟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本书以高清原彩、大开幅画面,使读者徜徉在中国古建筑的空间
本书收录了柯布西耶职业生涯中11种类型公共建筑,合计80个作品的图面和三维模型空间图解。通过建筑功能分类展开的作品解读,能让读者了解建筑家在处理不同功能建筑时所采用的形态策略和思考。其次,以全公共建筑作品在时间序列上的定位为线索,也能窥探建筑家在设计思想上的延续和转折。通览全篇,能让读者更能切实理解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态基础。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为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于2001年6月25日荣列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的佳作和典范。整个建筑群以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形式,采中西之所长,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艺术为一体,开创了我国建筑史上的新风。无论是建筑规模、设计手法、建设历程,还是研究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都是整个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曾说 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可以去到武昌看看珞珈山武汉大学 。 本书收录了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测绘图及效果图,配以精炼准确的中英文双语介绍,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书籍布面精装,并搭以专色护封,内文纯质纸四色印刷,雅致妥帖。
《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是首次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建筑进行全方面记录的专业论著。本书的出版,打破了 中国有几千年之建筑,而无建筑之学 的禁锢,对于我国建筑史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书是《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卷,也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开山之作,初版于1911年,共收录240幅照片和手绘图,30余万字的描述和阐释。作者以普陀山三座主寺普济寺、法雨寺和佛顶寺为例,对普陀山的整体设计规划、各种陈设及岛上的宗教生活做了细致的描述,深刻而又细腻地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特点及其背后的宗教思想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