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一本很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书,文笔优美,兼有很美的武夷山自然风光图片,让人不但受到智慧启迪,同时亦得到山水大美的陶冶。武夷山风光绝美,人文景观丰厚,作者以其身为武夷山人的特殊优势,由建莲之开落话因果,由金斑喙风蝶言诚信,由壁立万仞明三学,由天心明月话悟道。又由朱熹故居“不远复”匾,联系到反省、忏悔;由“枕流漱石”的题字,引发出禅学三境;由朱熹“牧斋”之号,阐发了禅宗“牧牛”、“牧心”、“自牧”等等。真是信手拈来,自然人文,皆寓禅理,启人智慧。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倾情推荐本书——“禅语有言:搬柴运水,无非妙道。可见,游山玩水,亦当触境是禅。武夷山水触目皆有禅意,《禅释武夷山》将带领您禅游武夷,在饱览秀美山色水景的同时,获得无限禅悦。
论中国人的精神,不可不近春秋大义;言中国人的智慧,不可不列经史子集;但若要详举中国文化的经世致用,则不可不来湖南湖北一游。沅湘无波,江水安流。洞庭两岸土肥地阔,两湖居民历来便无寝食之忧,偶有结余,还能广济周边十省。独则惟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巴蜀文人,乐于闲情怡志;江南学渊,精于考究;而湖湘一派,善于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迸发出新锐的激情,并亲身力行,务求于实。所以两湖景致,也无一不融汇其湖湘文化的特色。屈子感赋,投汨罗不改爱国之志;,范公观巴陵胜状,系政民之忧于岳阳一楼。刘玄德访卧龙于隆中,得三分天下;谭嗣同振维新之识于岳麓书院,始国民觉醒。行走湘西,山水翠碧,更知“从文其人”……《湖南湖北》的更新重点在于发掘两湖悠远的文化遗产、绝色风光。除了湘西、武当、神农架之类脍炙
这本薄薄的小书,是特意为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而编写的。岳麓书院历史悠久,古迹文物繁多,来去匆匆的游人,在短短的几小时内是看不够的,难免有遗憾之感。如果有这本小书在手,便可对千年学府的兴衰、演变和发展,了如指掌;如果有这本小书在手,便可随时随地翻阅书院的古迹、楹联、匾额、碑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领悟其中的蕴涵,享受古代的文化韵味;如果有这本小书在手,便可了解岳麓书院历代山长的办学思想和诲人不倦的崇高精神,加深尊师重教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