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国》内容介绍: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 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中国发展中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都在城乡之间。周其仁教授在《城乡中国》中指出,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状况的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是搞不起来的。因此,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成为政府、大众、舆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问题。 多年来,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陆续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调查了中国很多地方城乡的情况,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将城乡之间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
本书运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作者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书中一以贯之地将地理(包括经济地理)因素作为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作为扭曲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的力量。本书的主体部分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不当的区域发展政策造成效率与平衡的冲突?”“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等。最终,本书提出,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