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的供需现状,提出了新型粮食安全观,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本书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化解国家粮食风险,并对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缓解粮食结构矛盾、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价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系统回顾总结梳理了2013年出台的土地政策,从多个角度对一年来的土地政策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下年的土地政策走向作出大体的预判。 全书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政策回顾篇、地方探索篇、理论研究篇和调研报告。政策回顾篇包括耕地保护政策、规划计划政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产权保护政策等方面。地方探索篇包括地方在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退出等方面的探索,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理论研究篇包括征地制度改革、土地财政、土地管理制度政策改革等方面。调研报告包括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养老产业用地问题、旧村改造等方面。
张建云等所著的《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就地城市化研究——关于当前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的调研》内容简介:传统城市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就是随着非农产业的聚集而发生的非农人口的聚集过程。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城市化的总结,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思路。但是,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迅猛发展、现代农业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国情背景和时代背景下,传统城市化理论已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化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纠结的难题无不与此内在相关。传统城市化理论需要创新。我们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只有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在人类发展一般规律意义上才是对的,对于具体国家、具体地区来说,并不
·中国经济到了由传统发展样式向新的发展样式转型的时刻 ·中国经济转型双坐标:横坐标,全球视野;纵坐标,时代眼光 ·本丛书的特点:宏观性和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本丛书旨在探讨转型规律,达到明智境界
“新农村”到底新在哪里?“农业”怎么搞?农村怎么建?农民能不能富起来? 我社特邀《人民日报》国际部驻外记者,就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深入到十八个国家的乡村进行了实地采访。这些国家国情不同,表现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农村是很有希望的田野,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新思路! 该书无疑可为我们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创新思路提供颇有价值的参考。
“新农村”到底新在哪里?“农业”怎么搞?农村怎么建?农民能不能富起来? 我社特邀《人民日报》国际部驻外记者,就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深入到十八个国家的乡村进行了实地采访。这些国家国情不同,表现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农村是很有希望的田野,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新思路! 该书无疑可为我们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创新思路提供颇有价值的参考。
本教材在吸收当前我国土地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果的基础上,从行政学的视角对土地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等进行了研究。本教材从行政管理学和土地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土地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土地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二是土地行政管理的运行规律;三是土地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四是土地行政法规和伦理。本教材将我国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如省以下垂直统管体制、土地督察制度等纳入其中,对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征用、土地冲突、区域土地行政等热点问题也有所涉及,还将土地行政伦理问题的初步研究纳入其中,让人们树立土地行政管理既要刚性也要柔性,既要法治也要德治的理念。本教材每章后面,还列出主要思考题,并提供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问题。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农村的特征,小城镇的土地既承载着城镇建设,又满足着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研究小城镇土地问题,对于加快城市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科技部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设计了“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03BA808A03)即是该项目的21项重点课题之一。2003年,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成功中标,承担了此课题的研究任务。课题组经历三年时间完成了该项研究。本书主要汇集了研究成果的总报告和专题报告部分,是对近年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全面总结,总报告是对专题研究成果的高度提炼与集成。
如果说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身边的一切,那么,10万亿规模的整个大农业将因互联网而迎来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产值几乎占据了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如此巨大的市场,通过互联网渠道流通的份额却不足4%,这将为我们提供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像许多行业的互联网化一样,农业互联网顺理成章地从B2C电商开始,于是我们经历了生鲜电商元年-2015年。不过,真正令我们兴奋和充满希冀的,并非仅仅是流通端的改变,而是我们发现,互联网对农业的影响正在由流通端,向上游延伸,一点一点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直达最上游的生产端,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整个行业的组织和流通效率,这体现在物联网提升生产效率,B2B电商提升流通效率,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提升人力资本和生产率。可以说,互联网不仅仅改变着农业的"流通端",也在改变着
本书梳理了中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当代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特征与评价,并总结了北京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现实,围绕农宅流转发生的诉讼和讨论;描述了远郊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中的宅基地利用、近郊村域城市化的不同路径与宅基地利用和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的探索,对如何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一体化”有重要的启示;提出了对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农村宅基地登记与政策调整的看法和主张;选编了中国大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学者关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宅基地利用的重要观点和实地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苗木产业的发展,花木经纪人行业逐步兴起,约有15万花木经纪人紧密联系着买卖双方。但是,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行为不够规范、各地经纪人各自为战、缺少行业组织等现象仍然存在。为此,作者总结了许多花木业者的经验和教训,编写成书。该书分经纪谋略、经营观点、经营警示、他山之石、经纪典范和实用信息六个部分,介绍了目前我国花木经纪行业的基本状况、成功经验、发展思路等内容。
本书是来自国土资源部门专家的鼎力之作,它集中解决一线土地登记的疑难问题。涉及各种类型的土地登记: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涵盖各种土地权利的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登记,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土地抵押权的登记,地役权的登记,国家租赁土地使用权的登记,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登记,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储备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