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垄断认定过程中的相关市场边界划分原则与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是中外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关于反垄断案件界定相关市场的经验和体会。书中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1)反垄断法的一般经济分析;(2)相关市场界定的法律问题;(3)相关市场界定的经济学原理和技术方法;(4)传统行业的相关市场界定;(5)新型市场的相关市场界定。本书对反垄断法研究和反垄断执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卡特尔违法行为是一种最普遍和对市场危害最为严重的反竞争行为,因此其历来是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严厉限制的对象。以反垄断法实施最为严厉著称的美国采取了一项独特的卡特尔侦查工具——宽恕制度,实践中其在打击和威慑卡特尔违法行为方面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为有力查处卡特尔(我国反垄断法称之协议垄断),我国反垄断法也引进了宽恕制度。本书是部系统论述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专著,阐述了国外关于反垄断法中宽恕制度的立法规定和实施状况,论述了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实体规范和程序规则等,并分析了影响该制度有效实施的因素和相关制度,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指出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和实施该制度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适合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实务工作者及学生阅读。
“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对它们进行监督管理。” “十五大”报告中的这一句话,可以说概括出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的必要性及修改与完善的必要性。而这些内容,又确像是孔祥俊博士在“十五大”之前已经写入其专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中了,只是不及“十五大”报告那样高度概括。 这部书是作者阅读参考了大量外国及国际组织的资料(很可惜目前不少学术专著的撰写恰恰缺少这必要的一步),结合自己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成果。作者提出的不少建议是值得参考的,提出的不少问题是值得广泛讨论的。纯理论的专著往往呈现出灰色。而以生动的实例去支持及说明自己的理论
本书共分24章,作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将律师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的法律服务做了深入细致的解析,点出实践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结合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兼具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可作为年轻律师开展业务的指引和参考,也可供其他律师同行交流、借鉴。
本书立足于现实的迫切需求,从反垄断法实施中的诸多问题中选取了11个专题,分上、中、下三篇进行论述。上篇是关于反垄断法实施中宏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反垄断法及其实施的基本问题、反垄断法实施中的政策法律协调、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竞争倡导以及反垄断法实施中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中篇是关于反垄断法实施中具体制度层面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反垄断执法机构与反垄断裁决程序、反垄断执法中的宽恕制度、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以及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等问题。下篇是关于反垄断法在特殊领域实施的问题,重点就反垄断法在自然垄断行业、互联网行业和知识产权领域这三个比较典型的特殊领域的实施进行研究。
本书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一是对垄断法原理的介绍系统全面,几乎触及所有的反垄断法问题;二是注意了反垄断法的动态研究,力图把握反垄断的外立法和国际发展的动态,特别是比较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当今为典型的反垄断立法;三是保持了作者一贯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风格,对现行的反垄断法律规范及其实施问题做了详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对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四是资料新,使用了大量一手资料,发挥了作者参与立法、执法和外学术交流的优势。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反垄断法的原理,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当今为典型的反垄断立法。 该书内容全面,涉及面广,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可操作性,对促进我国竞争法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立法、执法和竞争法教学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