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法官波斯纳的传记。 波斯纳,1959年以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1962年以全年级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并曾担任过《哈佛法学评论》主编。1962年毕业后,他曾在联邦法院担任大法官布冉能法律助手一年,并先后在其他政府机关任职,同时开始接触并自学经济学,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1968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成为副教授;1969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1973年出版著作《法律经济学分析》,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场 革命 (《纽约书评》语);1978年以后成为法学院讲座教授。1981 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上诉法院法官,并在1993年到2000年间因为资深担任首席法官(院长)。2017年,波斯纳法官宣布退休。 任职法官期间,波斯纳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高级讲师;每年至少上两门课。同时,他每年平均撰写80件以上的上诉审判
《陈光中口述自传》系我国著名刑事诉讼法学家陈光中先生深情回顾其九十多年人生经历后完成的口述自传,由陈夏红历经三年采写并整理完成。陈光中1930 年生于浙江永嘉。改革开放之前,他在历史和政治的惊涛骇浪中浮浮沉沉,有时卑微如蝼蚁,有时坚韧似金刚。 改革开放之后,年过半百的陈先生枯木逢春,致力于在学术界立功、 立德、 立言。 机缘凑巧,则执掌学务,为公共学术事业开拓疆土;功成身退,则回到书斋,潜心治学,通过一本本专著、 一篇篇论文,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制的现代化和人权保障事业殚精竭虑。他的成长经历,恰恰与中华民族历史上波诡云谲的一段历史重叠。 作为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泰斗,他乐于看到自己的学术观点转化成改革措施,但不会为了自己的观点被采纳而曲意迎合。 这种风格, 使得他的学术视野具有开放、 前沿的一面,高
《票据法案例精选》作为从事实务的律师,办理客户的大量委托业务之外,来编辑这样的一本大书,实在非我精力所能完成,这中间要特别感谢冯守尊博士和潘洪兴编辑的长期协助和努力,还要感谢我之前工作过的北京市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以及现在效力的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的李洪积律师、陈强律师等,还有北京市众一律师事务所常建律师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周院生秘书长一贯的支持和关怀,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逢华书记、法学院副院长王军教授、学生处的王强处长,清华法学院前院长王晨光教授等领导、朋友及同事在过往和现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的想法是:我希望能收集和整理一些基础材料,以作为实务和研究的“地”,则其他同人的实务和研究可以在这“地”上展开,无论想种什么样的“种子”,开出
本书系我国有名刑事诉讼法学家陈光中先生深情回顾其九十多年人生经历后完成的口述自传,由陈夏红历经三年采写并整理完成。陈光中1930 年生于浙江永嘉。改革开放之前,他在历史和政治的惊涛骇浪中浮浮沉沉,有时
《票据法案例精选》作为从事实务的律师,办理客户的大量委托业务之外,来编辑这样的一本大书,实在非我精力所能完成,这中间要特别感谢冯守尊博士和潘洪兴编辑的长期协助和努力,还要感谢我之前工作过的北京市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以及现在效力的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的李洪积律师、陈强律师等,还有北京市众一律师事务所常建律师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周院生秘书长一贯的支持和关怀,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逢华书记、法学院副院长王军教授、学生处的王强处长,清华法学院前院长王晨光教授等领导、朋友及同事在过往和现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周鲠生是中国著名国际法专家,其关于国际法原理性著作有两部,一是民国时期的《国际法大纲》,纳入“大学丛书”,近年又以简体字版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一是新中国时期的《国际法》。《国际法》是周鲠生1949年后完成的主要著作,也成为中国20世纪国际法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本书具有浓重的时代烙印,深刻记录了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崭露头角的大国形象与战略思维,特别倡导第三世界国际法。如果将本书与《国际法大纲》相比较,前者代表中国当代国际法,而后者则代表了中国近代国际法。? 《国际法》全书分十二章,依次为导论,国际法的主体――国家,国家的承认和继承,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居民,领土,公海,外交关系,条约,国际组织,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国际法教科书,其原理性阐释超过时空,对今天中国
何欢、韩长印译的《美国破产法协会美国破产重 整制度改革调研报告》是美国破产法协会在全美范围 内展开的一项时长超过2年的调研活动的结晶。其目的 在于判断美国现行企业重整法规在实施近40年之后, 是否有重新修订的必要,若有应当如何修订。报告的 主要内容按照破产程序进行的大致先后顺序分为案件 启动阶段、案件进行阶段和案件终结阶段三部分。除 此之外,本报告还包括对中小企业重整、重整案件的 管辖等方面的调研总结及改革建议。
科特威尔教授的《法律社会学》为当代西方社会中的法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并为研究该领域多种多样的文献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法律社会学导论(第二版)》上一版出版于1984年,为了考察最近的理论著作,反映有关法律实践、纠纷解决和法律执行的研究重点的变化及相关新近研究,这个新的版本不仅篇幅有所增加,而且进行了大幅度改写。总的来看,新增加了170多条参考文献,几乎全部重写了注释及拓展阅读文献。作为一本享有国际声誉的杰出的著作,《法律社会学导论(第二版)》对法律社会学所有主要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做出了系统介绍。就其本身而言,《法律社会学导论(第二版)》是为大学和理工学院中的法科学生以及社会科学学生所写的,而且并未预设读者具有法学或者社会科学等相关知识。
何欢、韩长印译的《美国破产法协会美国破产重 整制度改革调研报告》是美国破产法协会在全美范围 内展开的一项时长超过2年的调研活动的结晶。其目的 在于判断美国现行企业重整法规在实施近40年之后, 是否有重新修订的必要,若有应当如何修订。报告的 主要内容按照破产程序进行的大致先后顺序分为案件 启动阶段、案件进行阶段和案件终结阶段三部分。除 此之外,本报告还包括对中小企业重整、重整案件的 管辖等方面的调研总结及改革建议。
全书论述涉及民事执行的各个主要方面,作者对民事执行的概念、目的、价值、功能以及民事执行法律关系、执行机关、执行救济、民事执行立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其中既有现象的描写,也有理性的思考,既有对国内现行制度的透析,又有与外国制度的分析比较,既有宏观的立论,又有微观的求证。应该说,从如此全面的视角分析比较民事执行的基本理论问题,目前尚不多见。??????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资料翔实,集近年国内外民事执行理论研究之大战。第三,论述全面,论证充分。第四,敢于创新,对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教程由我国研究外国宪法的专家学者编写,系统地论述了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宪法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制度及其具体运行过程。分导论、四编十二章。导论着重论述外国宪法研究历史、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方法,从总体上说明了学习与研究外国宪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各章根据宪法文化的特点,分别阐明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宪法沿革、基本制度与运作过程。
作者具有丰富的上市公司疑难法律问题成功解决经历,其根据自己与多家上市公司长期法律事务合作过程中积累的商业纠纷案件处理与投融资项目法律实务操作经验,经过多年精心调查研究,总结出上市公司具有共性的常见法律风险,并针对这些法律风险,结合社会热点和亲自办理的案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公司控制权、并购重组、信息披露、再融资、独立董事、产品质量、房地产、知识产权、境外投资、合同签订履行等方面的法律风险防控实务。作者擅长解决上市公司重大、复杂、新型法律问题,书中涉及的诸多案例都具有典型性,极富参考价值。同时,作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者除了精通法律之外,还熟悉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防控实务》不仅会有效地帮助上市公司防范法律风险,而且会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