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山大学法学学科复办40周年暨创建114周年。悠悠百余载筚路蓝缕、弦歌不辍,漫漫四十年矢志不移、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名师荟萃,桃李芬芳,绘就了中山大学法科壮丽的历史画卷。历史不能忘记,传统需要传承,精神需要弘扬。为铭记历史、弘扬传统、展望未来,本书选取了1924—1953年12位中山大学法科名人,通过讲述他们在中山大学任教的故事,展现中大法科人的精神和传统,激励我们传承并弘扬他们的精神,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刑事案件侦破中,指纹、足迹和枪弹痕迹等都是关键物证。崔道植刚当刑警时,我国痕迹鉴定技术还很落后,没有案例参考,为了迅速准确破案,他反复实验,拓展鉴定思路。 在 DNA 鉴定技术面世之前,为了实现指甲同一认定,他用警校200 名学生每隔 20 天剪下来的指甲逐一比对,发现了指甲前端竖线排列规律,用半枚黄豆大小的指甲物证确定了嫌疑人,开创了指甲 破案的先河。 没有枪弹自动识别系统,他就人工比对。为了比对子弹头上的痕迹,他打了 3000 发子弹做射击实验,最终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他还发明了性能优越、达到水平的“弹痕展平器”。 从警 60 余年,崔道植侦破的既有大案要案,也有久侦不破的悬案。他鉴定过 7000 多件物证,参与破获 1200 余起案件,无一错案,被警界同行称为“手、足、工、枪、特”鉴定领域的全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神探
《不媚俗的楚大夫(屈原)》内容介绍:如果说真话会被讨厌、还会被降职,谁还愿意说出内心话?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却仍然说着:“是的,我愿意。”这就是屈原。他的认真固执,让他被流放到远方。但是他的善良正直,却还是牵挂着国家的安危。他只能把自己的真心话写成《楚辞》,让里头的香花香草、女巫神仙,为他表达心中的苦闷和难过。作者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屈原的世界,看他如何倔强耿直,看他如何发挥才情。《不媚俗的楚大夫(屈原)》由詹凯婷改编,灰色兽担任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