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的第三个版本。本书在全面回顾和反思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基本理论范畴以及研究方法问题。本书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刑事诉讼的宪法基础问题、程序正义理论、程序生制裁理论以及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本书还结合新近兴起的量刑程序改革和刑事和解运动,提出并论证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那就是量刑程序的独立性理论与合作性司法理论。本书倡导一种从经验到理念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中国的法制改革和法制经验中提出概念,总结出制度形成的规律,并进行适当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然后,尽可能地将作者的理论与中西方相关的主流理论进行学术上的对话。 追求法学理论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推动立法修改和司法改革,这是作者的基本学术志趣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要求“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仅体现了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再调整和大布局,也为推动多元纠纷化解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书分为高端论述;理论阐释;制度建设;“一带一路”纠纷解决机制;在线纠纷解决;律师调解;调解技能七大部分,针对多元化纠纷机制建立与运行中的实务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既关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新领域的运用,也注重帮助相关从业者提升自身技能素养,堪称是一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集大成之作。
《不正当竞争诉讼证据实务操作指引》以案例为切入点,对各种类型的不正当竞争诉讼所涉及的证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的实务指引,可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研究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一手参考资料。
《民商诉讼疑难案件裁判要点与依据》是一本民商诉讼疑难案例的汇编。《民商诉讼疑难案件裁判要点与依据》共分七部分,收入了近300个案例。
《新民事诉讼法与律师实务》由蒋勇主编,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编著,本书特色: 1.以人大法工委、人民法院观点为导向,内容准确 2.结合实务案例,讲问题更清楚 3.详述律师、当事人应对策略 4.针对律师、企业法务、公司管理人员、商务人士的切实需求 5.信息量足,并附有1991、2007、2012年三部民事诉讼法条文对照表。
《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对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研究具有系统性与多维性,旨在推动现行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为现行立法的结构性的完整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与原创动能,并且为现实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程序性及法理上的疑惑提供智力支持与信息资源。
公诉人是怎样炼成的?熊红文的《公诉人是怎样炼成的:从公诉技巧到公诉理念》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公诉人是由优良的公诉执法理念和公诉工作理念炼成的,,是用忠诚和汗水铸成的。红文的这本书中,对公诉人应当树立什么理念及如何践行这些理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涵盖了公诉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公诉理念思想体系,是目前专门研究公诉理念方面一本不可多得的益著。
本书以西方自白学说为线索,以翔实的中英文资料,对自白制度的基本理论、西方自白制度的产生和演变、自白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以及非法自白规则等一系列自白制度的核心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 本书的研究立足于西方,但又于西方,对自白制度所作的分析和给出的结论,是普适化的,以此探寻中国自白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是本书的最终目标。
行政诉讼无非涉及审判程序、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三个基本方面。《行政行为的可诉性与原告资格》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与法律适用》两书正是按照这种结构安排的。前者对审判程序未作全面系统的研究,只是对当前争议问题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的行政行为可诉性及原告资格两大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涉及世贸组织规则的司法审查问题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行政审判的新领域,本书结合有关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专题研究;本书还对当前审理行政许可案件等广受关注的审判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考虑到现有行政诉讼著作对行政诉讼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论述较少,或者对实践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后者紧密结合审判实际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