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程序中礼让的新作用》论述了美国的礼让原则等法律制度对国际私法程序的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在导论之后,本书首先介绍了美国国际法尤其是国际私法程序中所适用的基本原则,接着从构成要件、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关系、与国际仲裁的关系等角度介绍了礼让原则,接下来介绍了美国法的域外适用的概念、标准与构成要件以及与礼让原则的关系,然后介绍了外国主权豁免原则及其例外尤其是限制豁免原则的历史发展、具体内涵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以《美国法典》第28编782条为中心介绍了美国的国际司法协助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运作。
《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规划教材:国际商法教程》力求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国际商法的基本原理,并扼要介绍近些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商法是法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既不同于国际经济法,也不同于国际私法。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大量涉及商事方面的国际公约与国际惯例的出现,商法展现出其国际统一化趋势,这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国际运输等领域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意味着中加经济不断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范畴中去,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学习与掌握有关国际商事法律规范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近20年以来的人类发展历史上,金融衍生交易可能是争议的几件人类发明之一,赞赏者莫不视之为天使而推崇备至,鄙弃者却目为洪水猛兽避尤不及,从来就是聚讼纷纭,毁誉参半。但不论外界如何评说,金融衍生交易正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地增长与发展,改变着金融市场乃至我们的生活。如今,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研究已如火如茶地成为显学,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要手段的金融工程学也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科学。相形之下,法学领域对此课题的研究程度与其重要性相比,极不成比例。笔者无意追赶时髦,但认为法律如果不对现实生活中最被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与解答,对于被研究对象与法律科学本身而言,都是有缺憾与不完整的。这成为本文写作的初衷。 金融衍生交易法制是一个大题目,涵盖的法律问题众多,本文选取了“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交易协会”
“国际法”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对国际关系、国际法律原则和规则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内容共包括十五章。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为国际法的主体,第四章为国际法律责任,第五章为国际法上的居民,第六章为国际人权法,第七章为国家领土,第八章为海洋法,第九章为空间法,第十章为国际环境法,第十一章为外交与领事关系法,第十二章为条约法,第十三章为国际组织,第十四章为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第十五章为武装冲突法。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如何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舍,一直是作者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为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每章之前一般都特设案例,其内容涉及本章之基本原理,在每章之后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是一套基础性的以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法学本科教材,适用于广大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亦可适用于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自修者。该套教材有以下特色: ·基础性。立足中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内容编写上,注重阐释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简明扼要、中心突出、概念准确、条理清晰。 ·实用性。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侧重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内容和体例开拓创新,文内设计了形式新颖的各种栏目,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国际商务法律》以国际贸易专业大中专在校生和广大现时或潜在的国际商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力求为之提供体系完整、内容实用的国际商务系列范本,以期对其学习、工作和晋级有所裨益。因此,《国际商务法律》在考虑了各学科自身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读者的普遍需要作了有机组合,是对该学科体系的拓展和知识更新。
在我国加入WT0后,中国逐步迈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现正成为其主要支撑者。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争端解决机制,对WT0人才及国际贸易法和投资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世界贸易组织法(以下简称WTO法)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在中国加入WT0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新形势下,WT0法已成为法学、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等学科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为适应加入WT0的迫切需要,并结合我们的学术资源优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在我国较早开展了WT0法的教学以及教学实践。2002年开始,我院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课程中开设“世界贸易组织法专题”,作为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专业必修课。2004年3月,我院针对在校本科生开设“世界贸易组织法”,作为法学专业和其他本科生的专业
本书系列图书,在内容上均包括以下板块: 论点:根据本领域的学习重点,提示重要理论和核心制度,给出学习书目,为您深入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法规:选录法规,带您走入现行法律规范体系 案例:对核心的法律条文给出典型案例,由专家进行点评,为您适用法律规范、进行理论分析提供专业指导,让您用法律家的眼光关注社会实际。
近年来,我国学界已有多部涉及保障措施的书籍问世,不仅包括了对WTO保障条款的一般性介绍或对保障措施争端案例的剖析,而且也出现了保障措施的比较法研究,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发展。这不仅仅因为WTO协议与各国贸易法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比较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补充WTO保障措施协议的实体和程序内容;更能够站在发展中国家角度,考虑实践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而本书则抽取了中美两国的保障措施,做一尝试性的研究,一则可为WTO保障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学理性探讨;二则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保障措施的或区域的立法,关注保障措施的发展及动态。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是一套基础性的以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法学本科教材,适用于广大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亦可适用于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自修者。该套教材有以下特色: ·基础性。立足中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内容编写上,注重阐释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简明扼要、中心突出、概念准确、条理清晰。 ·实用性。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侧重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内容和体例开拓创新,文内设计了形式新颖的各种栏目,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著作权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在著作权法领域,由于作者权法律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并存,国际公约只是为各国的著作权保护规定了标准,因此,各国之间的法律冲突井未止息。针对这些法律冲突,《著作权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首先对跨国著作权纠纷的管辖权行使原则进行了探讨,井对此类纠纷的法律适用规则和方法进行了剖析。然后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跨国著作权纠纷的管辖权行使和法律适用新难題进行了阐释,建议对传统管辖权规则和法律适用规则做一些改良或者进行新的解释。最后,通过观察国际私法基本制度例如识别、先决问题、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等在涉外著作权案件申的使用,认为不仅应制定更为灵活的复合性冲突规范,而且应由司法机关在适用冲突规范时带有目的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制度。
本书作者系统地诠释了中国最近几年与外国签订的双边引渡条约中的各项规范,介绍了我国的有关立法在借鉴和采纳国际引渡合作规则时的基本考虑和谈判背景,结合中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探讨了一些与引渡有关的国际法理论问题,并且就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引渡有关的审查和执行程序问题并将此程序从理论上界定为“引渡诉讼”,力求将其严格地纳入法制轨道;在对我国暂行的引渡案件“主管机关会审制”及其得弊进行评述后,针对各主管机关在引渡诉讼中的职责分工和相应的审查和执行程序,从学者的角度,为拟议中的有关立法提出了一整套方案。
《WTO的TRIPS协议解析》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纵览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TRIPS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主要内容,并结合案例对TRIPS的实际运用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我国入世后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的任务。《WTO的TRIPS协议解析》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可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法律工作者参考使用。
《国际商法(第2版)》是作为全国精品教材出版的,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并于2006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基于这样的背景,在书写这一版《国际商法》的序言时,作者感到十分地欣慰;与此同时,鉴于此书将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国际商法学科和课程的独立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首先是由于知识的分类走向细化的必然性。从古至今,人类对知识的探索、积累和发展经历了从粗分到细化的过程。人类法学学科建设和法学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从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法学课程细化的程度代表着其法律教育发达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