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历史最清晰、最确定的记录。中国共产党的档案,记录着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历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求索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部分珍贵档案,通过57篇文章,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串联起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对其间的大事进行了全景式概括。通过档案解读百余年党史,是青年一代党史和文献研究工作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从不同角度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全新尝试。
本书是一部新时代党建史通俗读物。 改革开放40年来,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发展壮大的40年。 本书把细节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等的回顾,展现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4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全貌。
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 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九……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一部党史诞生的过程。大到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何评价和定性,小到一字一词如何使用的斟酌——一次次的讨论,整个过程都收录其中。另外还有主要参与者的日记,以及本书作者所作的旁注等。 我们将看到杨尚昆、胡乔木、胡绳、薄一波、邓力群等先生为党史书写提出的各自观点性的意见。我们也将知道,原来我们往日所熟习的党史观点是这样成形的,具体而微。 “他们讲话时,大多只有四五个人在场,并不是准备发表的。由于长期的职业习惯和训练,我对他们的讲话始终作了详细的记录。”——金冲及 名人推荐:
本书内容严谨,叙述生动,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以1911年至1921年这段激荡变幻的历史为背景,以*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中国近代社会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纷繁芜杂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筹备到成立并扬帆起航的一系列过程。作者权威专业,史实精准,文字大气,适合党员干部、青年学生阅读。为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建党历程,此书将 中国共产党*个纲领 中国共产党*个决议 中国共产党*次代表大会 一大出席者人物小传 和 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事记 等珍贵史料制作成精美彩插。
1921年,13人在上海正式建立创业团队 中国共产党,当时全国仅50余名党员; 2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如今,中国共产党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长期保持稳步增长。 从13人到9000多万,从一艘小船到一个大党 史上zui牛创业团队成功秘笈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从起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深度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的,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地利优势”,在上海作了长时间细致的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文字,创新的“T”字型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光荣梦想 文物中的百年党史》一书以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精选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党史文物图片,经过再创作编写成能见物见人且有情节的生动故事,通过文物及故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崇高追求、高尚的人格,以及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的新的胜利和丰功伟绩。
这本严肃活泼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由半小时漫画团队、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专家学者等共同打造。作为专门针对青少年研发的入门级读本,每一处细节均经过严谨考证,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漫画形式,给孩子们讲党的诞生故事。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各地代表相继赶赴上海,1921年7月23日大会拉开帷幕、紧张推进,7月30日暗探夜闯一大会场,大会最后一天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生动还原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本书着重于串起事件与时间之间的因果脉络,让孩子们不仅能理解发生什么,还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翻开本书,轻松通晓中国共产党建党故事的同时,更能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本书以2023年12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总则、分则和附则的结构和内容特点为基础,按照条文主旨、条文解读、适用要点、典型案例、条款索引的架构,力求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条文主旨旨在以精练的语言概括出具体条文的主要含义,条文解读旨在围绕具体条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学理化阐释,适用要点旨在分析具体条文在实践中的适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典型案例旨在结合具体条文选取并呈现官方发布的已经审理完成并形成定论且具有典型性的相关案例,条款索引旨在梳理并列举与具体条文具有直接关联性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具体条文所涉及的纪法知识加以学理化阐释,并辅以适用要点和典型案例,既有助于读者学习和理解,也有助于相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
作者依照现代史学研究中强调的宏观分析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观点,对1937年以后,国共斗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战争进行了宏观论述,揭示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国共终走向决战的社会深层次原因。 书中对历史事件中的一些戏剧性情节的描写,生动反映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浴血厮杀,并非像近年来某些人荒谬地认为的那样是 历史的误会 ,而是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所不可避免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共之争,实质上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革命与反革命的博斗。 本书以翔实丰富的史料及科学严谨的阐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从拨乱反正到开办特区 从恢复高考到联产承包 从思想解放到一国两制 从知青回城到对外开放 全景呈现1976至1984年间,从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到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艺术刻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群像,展现他们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勇气与智慧。
本书围绕自我革命、党性修养、作风建设等多个重要主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力量之源,深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自弱变强的历程,科学解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通过严谨的史料挖掘与史实考证,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持续成功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其在应对诸多挑战时,如何依靠优良的传统和强大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前行。书中的观点鲜明深刻,内容通俗易懂,既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又为当前及未来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是一部既适合党员干部,又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党史学术普及佳作。
本书主要选编了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作为党务管理专硕专业的教材。这些案例涉及国企、非公企业、农村、机关、城市、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机关、医院等领域,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贯彻中央要求、推进基层党建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基层党建的基本规律和操作技巧,提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本领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各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也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本书从“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选取优秀案例,按照国企、非公企业、农村、机关、城市、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机关公立医院等八个板块进行编写。每个板块的编写由引言、案例内容、思考题三部分组成。每个案例由内容提要、背景与起因、过程与做法、成效与启示、评论与探讨组成。
本书是一本讲述共产党员为何担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的书,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优选的政党。就要有大的样子。“大的样子”不仅指数量、规模大,更应有强大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有远大的使命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理想所必须具备的务实担当和自我革命精神。只有每一名共产党员担当起肩负的责任,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本书以《石叟文库》为史料来源, 收录了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的部分重要会议文件、中央指示(批示、决定、意见、通知等)、领导讲话、报刊文章、课本读本、标语歌曲等。其中收录的资料多是当年油印件,一部分为铅印件,基本上保持了原件原貌,许多文献罕见于当前的史料库,也极少被学术界研究和引用,具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着眼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的宏阔历史,结合三个历史决议所作出的重要结论,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重大事件和重要经验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三个“历史决议”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找到准确答案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刻揭示了三个历史决议一以贯之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科学逻辑,是一部从学术角度入手、帮助广大知识阶层系统理解党史重大结论的通俗理论精品。
本书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遵循党的历史决议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本质和主流,把握史实、评价、表述、口径的规范性进行撰写,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介绍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等,采用大量的党史资料和文献研究,吸收*研究成果,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有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情节,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立意新颖,是一部严肃而又活泼的党史简明读本,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了有益参考。
抗战期间,共产党敌后战场与日军共发生战斗不计其数,英雄人物风起云涌。本书选择了其中*特色和有影响力的15个人物和团体以及14次战斗,反映了当时共产党敌后战场实况、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以及国共两党在战场上的密切合作等。这些英雄人物与战役,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族入侵时的决心与勇气。
本书全面梳理了2023年中共党史党建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文献、重要学术成果、重大学术会议、学科建设状况,并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和评述,以期为关注和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学领域研究的人员提供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上篇为2023年中共党史研究进展的概况,重点对2023年中共党史领域的研究文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梳理和评介;下篇为2023年党的建设研究进展概况,重点对2023年党建理论基本概况、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领域的研究文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学术梳理和评介。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地解读辽宁红色精神的图书,是一部“专业人员不觉其浅,普通大众不感其深”的新时代大众化、普及化的权威党史读物。图书以百年党史中的辽宁“六地”——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锋精神发祥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为专题,深挖“六地”思想内涵,讲好辽宁红色故事。全书生动阐释了辽宁“六地”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对追寻辽宁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重要的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不懈奋斗中百炼成钢,锤炼锻造出优良的工作作风,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通过作风建设这一有力武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锻造一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从而团结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模范回答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 本书聚焦延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详细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作风建设的感人历史画卷,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党、作风强党、作风兴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培育和弘扬优良作风方面精彩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