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 金冲及文丛 中独特的一卷,与文丛中金冲及先生的其他个人著作不同,它源自于他40年前对新中国外交重要人物乔冠华的深度访谈记录整理。1981年,在撰写《周恩来传》的过程中,金冲及先生广泛搜集资料,乔冠华作为关键受访者之一,分享了大量珍贵的回忆。如今,这份尘封四十年的访谈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终于得以出版,向读者呈现了一段生动的历史。 从1981年6月至11月,金冲及先生在乔冠华位于史家胡同的寓所中进行了七次深入的访谈。乔冠华以其亲历者的身份,详细回顾了1950至1975年间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的新中国外交工作,重点讲述了朝鲜停战谈判的幕后故事、日内瓦与万隆国际会议上的外交风采,以及尼克松访华等中美关系转折的关键时刻。其口述内容细腻入微,尤其是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的复杂细节与中美关系破冰的始末,为研究新中国外
本书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 朝贡体系 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最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本书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 共享治权 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 共治 的合作者。
本书由一系列从未披露过的内幕故事组成,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舞台的惊心动魄,以及中国未来三至五年在地缘政治上将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这些重大挑战,取决于能否做出准确的战略研判,以及在外部环境“新常态”下能否把握“冲撞的艺术”并培养出一种成熟的心态。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学者对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的研究置于白宫尤其是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忽视了美国国务院等机构的作用。本书根据尼克松政府时期的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档案资料,以及历史活动参与者的回忆录和口述资料,解释尼克松**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国务院在外交事务中职权的形成,梳理它在中美关系缓和历史进程中(1969~1972)的政策设计和外交努力,并评价它的作用。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记述了柯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奔赴延安学习、工作,担任外交部首任礼宾司及亚非司、非洲司、亚洲司司长,驻外大使,“文革”的经历,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工作41年。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由柯华口述,由郭彤彤执笔完成。
该书主要记述了毛泽东从1948年5月27日到达西析坡至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进北平的十一个月的生活和经历。这十一个月既是中国革命迎接胜利的十一个月,也是中国共产党筹划建国的十一个月,又是毛泽东雄才大略得到充分展现的十一个月。 这部书从党史的角度,全面、详细地反映了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风云岁月,它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它对于今天大力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书资料丰富、情节生动、评价客观,以毛泽东年谱、书信、文稿的资料为主体,以大量的当时各类报刊、杂志等文史资料,并溶入了大量国、共资料以外的第三者资料为依托,来展现普通人眼中盛年时期的毛泽东。 这部书严格遵循个人传记的基本法则,对人物和各种历史侧
《中国远征军》讲述六十年前有一支了不起的中国军队,他们牺牲得了不起,失败得了不起,胜利得更加了不起。这支鲜为人知的军队住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了中国军队的头一回主动出击,实现了战略大反攻,并且是在境外作战,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侵略者赶出了国门。可是也许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不知道这支军队的名字——中国远征军。
《廉政学研究(2019年辑 总第3辑)》聚焦廉政建设,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际和等多个层面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性质特征、产生原因、政策措施、治理效果、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性、科学化的研究。 本集刊探讨廉政学的基本原理,对廉政、失范行为、腐败、不正之风、道德滑坡、反腐败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研究腐败与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及其规律,对反腐败策略、廉政建设体制机制进行评估,对历史上的廉政建设制度和措施进行比较分析,对各个地区廉政建设及其相应制度进行研究,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与腐败的关系进行探讨。 廉政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决定了本集刊必须采用多学科的方法。本集刊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证研究为主线,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如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运用定性
本书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讲座《风云唐太宗》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本书以治国宝典《贞观政要》为蓝本,精妙剖析了强帝王唐太宗缔造强帝国的全过程。全书从接手亡隋的烂摊子说起,深入剖析了唐太宗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的谋划:实现治国理念的重大转变、出台国民双赢的政治制度、建立开放自信的核心价值观。这谋划包括治国先正君、以人为镜、国家体制、官员铨选、反对腐败、施行仁政和俭约慎行等内容,史料详实,分析透彻,观点独到,对当下治国很有借鉴意义。“治国”虽为宏大主题,但本书妙在从小处入手,以讲故事为主,将历史抽象和历史细节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延安十年,中国共产党人何以赢得民心,赢得天下?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掩藏着丰富的思想智慧,也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启发意义的社会话题。《延安缔造》用开放的眼光,纪实的手法,在坚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选择普通读者乐于接受的叙述方式,全方位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精神魅力、文化活力和社会影响力,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局部执政环境下的政治智慧、经济政策、道德情怀和文化创新能力,再现两代人对士地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寻,对社会的责任。重塑延安革命精神传统,激励当代,启迪后鲲。 《延安缔造》由朱鸿召所著。
《中国军事外交理论与实践》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我国军事外交实际,纵观世界大势,采取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提炼、概括和阐述了军事外交的基本涵义、文化渊源、思想理论、方针原则、主要实践、总体目标、基本方略,填补了我国军事外交系统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