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军事著作,从兵诀到战略、从阵法到兵器,记录了千百年来的军事实践成果。本书以《武备志》中旌旗部分为基础,在近百本文献中寻觅、考据旗帜的由来,再以数千张文物古画的色彩逐一对应,为白描图样赋予色彩及纹样,形成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旗帜图书。 旗在人在! 本书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旗帜文化传承,更使今日读者得以重拾中国旗帜之美。中国古代旗帜的丰富代表了华夏军事文明的进化高度。中国古代旗帜种类繁多,《典籍里的旗帜之美》作为 中国武备志 系列的开篇之作,梳理归纳了18种、103面中国古代旗帜,有据可查,有典可寻,制成 中国古代旗帜谱 。 清道旗、五方旗、五方神旗、五方高照旗、塘报旗、中军坐纛、豹尾旗、三军司命、门旗、二十八宿真形旗、六丁六甲旗、金鼓旗 近200幅图片展现中
在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陈列着开国大将粟裕生前研读的《孙子新研究》,该书便是中国近代军事学巨擘李浴日《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的基础。 李浴日一生研究《孙子兵法》,不仅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更因民族危难的紧迫性。在抗日战争期间,李浴日在黄埔军校、民国陆军大学讲授《孙子兵法》,在各抗战前线献计献策,发表演说,激发将士的勇气和信心。他与浙江蒋百里、云南杨杰同为军事学三巨擘,被当时公认为 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 ,是全球孙子研究热的引领者,于右任大赞其 与孙子同不朽 。 《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收录《孙子兵法》原文及中国近代军事专家李浴日的研究成果,既有针对原著的逐句解说,又有中外谋略的对比研究,阐明孙武智谋的哲学思想渊源,剖析《孙子兵法》深藏的智慧与具体应用之法。
《意志的胜利:战斗研究》是军事理论家阿尔当 杜皮克上校的遗作,与传统的军事学派不同,杜皮克另辟蹊径地从精神方面入手,主张研究战争中的 人心 。在研究中,杜皮克注重分析实证,他相信只要分析士兵过去的行为,从中收获充足的证据,就能预见他们的未来。因此,他搜集了大量战争中的细节,进行审慎的分析,还曾创造性地设计过问卷调查,邀请同僚们详细作答。 为从本质上研究战争中的人心,杜皮克选择从简明清晰的古代战史开始其研究,并在1868年著成小册子《古代战斗》;随后他继续从事近代战斗的研究,不幸在有生之日并未能完成。他的遗稿和大量笔记由他人整理为《近代战斗》,与《古代战斗》合为《战斗研究》。于1880年出版成书。
本书以图解形式介绍了目前全球空对地作战的主要作战样式及动态。全书以空对地作战样式和打击目标的特性为主线,根据打击目标的不同,介绍了不同武器的是实用方法和特点,并结合近期几场战争中的典型战例,展现了打击地面目标的武器发展与作战方式的变化。
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是一点点显露出来的。 想当年,那不可一世的地中海海盗最多是让罗马帝国陷入缺粮的麻烦,尚还动不得罗马帝国的筋骨。但到后来,当西班牙的舰队惨败给大英海军之后,西班牙的风头也被英国盖过。在大航海时代,海洋的控制权和殖民地利益紧密相关,海战的结果完全可以决定若干块殖民地的归属。当西班牙失去了海洋优势,它就不能阻止其他国家去建立殖民地。而赢得了战争的英国,则可以大摇大摆地开始对世界各弱小地区进行殖民侵略。 工业开始了,打惯了海战的欧洲国家已经不满足于既有的殖民地,它们瞄上了东方那些庞大的陆地帝国,并开始了对这些帝国的海上进攻。那些对海权知之甚少的陆地帝国,不管曾创造出怎样的辉煌,都落花流水地败下阵来,从此开始了被侵略、被殖民、控的命运。 时机不等人,错过了靠海洋崛起的
《总体战》的主要军事思想包括:一、现代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二、总体战的基础是民族的精神团结。必须控制新闻舆论,利用一切手段进行精神动员;三、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粮食、服装、燃料等重要物资要大量储备;四
本书精心选取了在世界各国军队和执法部门服役的50种军警犬,对每种军警犬的诞生历史、形态特征、性格特点、种群分类、适用范围等方面均有详细介绍。全书文字通俗易懂,每种军犬都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包括整体鉴赏图、局部特写图、说明图等。另外,还加入了相关的小知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也是军事爱好者和动物爱好者收藏的对象。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