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海涅说,不要低估观念的力量,教授的平静书斋里生长起来的哲学观念,能够摧毁一种文明。 每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都是一座金矿,格劳秀斯、洛克、休谟、亚当 斯密、伯克、黑格尔、哈耶克、亨廷顿等,他们的思想是照亮人类前行的一盏盏明灯。 高全喜老师独辟蹊径,从18位百科全书式思想家的政治哲学与文明论的内容出发,有选择地讲述了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哲学观念及其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如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权思想为当时及之后的世界各国解决海洋争端提供了依据,黑格尔的国家主权学说从哲学家的宏观视角为人类社会的法权关系梳理出了系统的等级层次尤其是重点梳理了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几位思想家如哈奇森、休谟、亚当 斯密、弗格森关于文明社会与道德哲学的思想体系,与国家主权、海洋法权、财产权、政府论、现代政治的现
宇宙这一 万有相通 的网络整体中的每一个交叉点(每一事、一物、一人),都既有其当前呈现的状态,又有其背后作无穷尽的联系为背景。用中国美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 秀 ,后者叫做 隐 ;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 在场的东西 ,后者叫做 不在场的东西 (海德格尔称前者为 显现 ,后者为 隐蔽 )。是后者构成前者、形成前者、成就前者;后者是前者之源、之母。宇宙间的任何一事、一物、一人,皆是 在场 与 不在场 的统一, 显 与 隐 的融合。
《德意志浪漫主义》是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之一,是一部高水准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著作。它从哲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等方面立体而深刻地分析了作为时代思潮的浪漫主义运动。不同于聚焦作家作品的专题性研究,《德意志浪漫主义》从统摄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核心概念与命题出发,深刻剖析了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德国文化、宗教、学术与政治领域浪漫主义根基。《德意志浪漫主义》的核心观点在于,浪漫主义不仅是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范式,厘清其线索将极大有助于理解德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现状。这也构成了《德意志浪漫主义》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
本书系 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 ( 吴根友 万百安 主编 )之一。 本书阐述了亲子关系在婴幼儿道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从古希腊和中国哲学家到当代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依恋理论和循证理论的工作基础上,作者柯爱莲教授提出了一种加强家庭和儿童性格的有效方法,并呈现了早期儒家思想家是如何认为,我们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发展起来的一般性的道德情感构成了几乎所有美德的基础,而亲子关系正是这种成长的主要背景。她将这些观点与有关幼儿的科学著作结合起来,展示了西方心理学如何加强和更新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书还展示了儒家哲人如何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积极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特别是在带薪育儿假、母乳喂养倡议、婚姻咨询和家庭治疗等领域的革新。
收入本集的文章,是作者过去近三十年间所撰写的与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印度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大部分曾在学术期刊发表过。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较大,论题不一,既代表了作者对某些问题的学术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兴趣点。一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实为中国思想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此后中国思想与哲学的历史,不再能排除佛教这一 有意义的他者 的介入与互动。然佛教之所以能够较为顺畅地进入中国,实有以老庄为哲学底蕴的道教在东汉以来的发展为之前导。更深入的研究表明,中、印作为东方文明的典范,其基于农耕生产方式而启迪于自然世界的形上之思,虽然其表现形态各不相同,却存在着某种实质上的同一性面向。
德国诗人海涅说,不要低估观念的力量,教授的平静书斋里生长起来的哲学观念,能够摧毁一种文明。每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都是一座金矿,格劳秀斯、洛克、休谟、亚当·斯密、伯克、黑格尔、哈耶克、亨廷顿等,他们的思想是照亮人类前行的一盏盏明灯。高全喜老师独辟蹊径,从18位百科全书式思想家的政治哲学与文明论的内容出发,有选择地讲述了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哲学观念及其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如格劳秀斯的 法权思想为当时及之后的世界各国解决海洋争端提供了依据,黑格尔的 主权学说从哲学家的宏观视角为人类社会的法权关系梳理出了系统的等级层次尤其是重点梳理了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几位思想家如哈奇森、休谟、亚当·斯密、弗格森关于文明社会与道德哲学的思想体系,与 主权、海洋法权、财产权、政府论、现代政治的现代性等内容互补
吴根友 学以成人 (Learning to be human)是2018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该次大会将在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主题带有鲜明的中国哲学特点,但不能说只有中国哲学才关注如何成人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十分关注人对自己的认识,德斐尔神庙的格言就是 认识你自己 。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题之一,就是在与基督宗教神学的斗争中,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现代世俗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于人的自由、权利等抽象的本性做了极其深刻而丰富的论述,为人的全面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如何成为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中西哲学,也可以说是世界哲学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从比较哲学的角度来开掘这一重要哲学问题,或许能给比较哲学提供一个极富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哲学论域。从不同的文化传统来看, 学以成人 这一问题有丰富的哲学思
李蜀人,男,1958年5月出生于重庆市,西南民族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地质专科,1992年9月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被分配到西南民族大学社科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1999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在职攻读博士,专业是外国哲学,方向是西方哲学史。2002年8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又回到西南民族大学从教。已参编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现在主要研究当代西方哲学和现代中西哲学比较。
  以史与思的交融为进路,“具体形上学”既基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又以世界哲学背景下的多重哲学智慧为理论之源,其内在的旨趣在于从本体论、道德哲学、意义理论、实践智慧等层面阐释人与人的世界。与抽象形态的形而上学或“后形而上学”的视域不同,“具体形上学”以存在问题的本源性、道德的形上向度、成己与成物和意义生成的历史过程、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为指向,多方面地展现人的存在与世界之“在”的具体性。全书包括四卷:《道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四者既脉络相通,又各有侧重。
无
无
《解深密经略讲》被称为“经中之论”,素以结构严密、长于论议而著称。要圆融地讲解这部经典,本来就不容易。而讲解此经之时,经中涉及佛法名相众多,时间又比较短,听讲的人佛学基础参差不齐,要把握解说的详略,殊为不易。
1.本书是一部供广大读者查阅、学习、研究中外思想家思想精华的参考工具书,共收入中外思想家重要思想命题2200余条。
乍听《乐育堂语录》书名,会让人觉得是一般劝善之类书籍,这也正是此书以前少被人注意的原因所在。当然,应该说,这是常人知识僵狭所导致的错误,并不是书名本身有什么不当。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丹经著作,是清朝道咸年间(1841~1860年)黄元吉先生为门下弟子在“乐育堂”讲解的丹法,其间经历十余年。后来,弟子们将其语录汇编成册,分为四卷,取名《乐育堂语录》。